-
-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曾光明教授捐出2009年度“长江学者成就奖”100万元人民币奖金,在湖南大学设立“长江环境奖”基金,用以资助湖南大学优秀贫困学子。11月8日,曾光明教授在湖南大学正式签定了基金设立协议。
- 据悉,“长江学者成就奖”由国家教育部设立,由自然科学界以学术民主投票方式进行评选,每年评选一届,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国际公认领先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或者突破性进展的杰出华人学者进行重奖,从每届评选一两名获奖者发展至分设数理化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5个单项学科奖,每个学科设获奖者一名,是目前国内最重大的奖励自然科学学者的奖项之一。“长江学者成就奖”自1998年创立至今,单项学科奖时有空缺,到目前仅有26名杰出的华人科学家获此殊荣。
- 曾光明教授1988年于武汉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湖南大学工作,主要从事环境系统工程、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方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2004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湖南“本土长江学者第一人”,同年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人才基金资助。多年来,曾光明教授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取得了系列的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在环境生物与控制研究方面,他发明了新型高效的堆肥复合微生物接种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城市垃圾两步厌氧消化处理工艺等技术、理论和方法;在清洁生产研究方面,他发明了10种新型的环保型涂料用树脂和稀释剂等产品及其污染物零排放的清洁生产方法、邻苯二甲酸双(二甘醇丙烯酸酯)污染物零排放的清洁生产工艺等工艺和方法;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他提出了理工文融和、教学和科研结合、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思想和培养模式;在污染治理生物制剂、废塑料裂解制取燃料技术、不确定性理论和方法等研究方面,他发明了可以实现高效、高降解和低成本目标的系列新型的污染治理生物制剂,发明了利用废塑料裂解制取燃料油的方法并建立了每年处理3万吨废塑料生产2万吨燃料油的示范工程,开发了一整套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不确定性多目标最优化方法和理论体系。
- 2004年至今,曾光明教授共获得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其他省部级一等奖5项(4项排第1,1项排第2);获授权50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国际SCI论文183篇(SCI IF大于2的论文96篇),工程EI论文302篇;成果已被国内外几百个(家)工程和企业采纳和应用,产品和技术出口到28个国家和地区,已累计创造产值约42亿元、新增利税约9亿元。这些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堆肥环境生物与控制关键技术、涂料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污染治理生物制剂技术和产品、城市生活垃圾废塑料裂解制取液体燃料技术和产品、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不确定性理论和方法的科技含量以及国际竞争力。
- 喜获大奖之后,曾光明教授表示,捐出100万元人民币奖金,用于资助优秀贫困学子。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曾光明教授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充满感情,始终以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创新人才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在和同事、学生的交流中,他经常提及一个著名的不等式:“人才>资本>资源”,认为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国家复兴和崛起的最关键。此次,他用自己获得的百万“长江学者成就奖”奖金在湖南大学设立“湖南大学——长江环境奖”基金,就是为了给予在贫寒困苦中坚持求学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子以更有力的支持,资助他们继续努力求索与创新,更重要的是要弘扬这种不畏挫折和困苦的精神,激励更多的学子以科学技术的复兴和崛起为己任,毫不松懈,做出更多富有创造性的成绩,回报祖国和人民。
复制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