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49|回复: 14

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的历史渊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9 17: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南大学是在“湖南高等实业学堂”一个矿科半个路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湖南大学是在“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半个路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要想了解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的历史渊源,只要看看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的历史就清楚了。中南大学是2000年由原中南工业大学、原湖南医科大学、原长沙铁道学院合并而成的;而现在的湖南大学是于2000年后,由1959年复名后的湖南大学,先后合并湖南财经学院、湖南省计算机专科学校而成的。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中南矿冶学院。1959年复名后的湖南大学的前身是湖南工学院,湖南工学院的前身是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中南矿冶学院和中南土木建筑学院都是老湖南大学工(程)学院的一部分。老湖南大学工(程)学院是由1926年组建老湖南大学五所学校之一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相关专业组成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创建于1903年,到1926年共设有矿(矿冶)、路(土木)、机械、应化、窑业、电机、数理诸科。1953年撤消老湖南大学时,以原 “湖南高等实业学堂”中的矿科?D?D老湖南大学工(程)学院矿冶系和矿冶研究所为基础与中南地区的同类学科组建中南矿冶学院,以原“湖南高等实业学堂” 中的路科老湖南大学工(程)学院土木系为基础与中南、西南同类学科组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当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于1958年改名为湖南工学院、1959年复名湖南大学时, “湖南高等实业学堂”中的路科已发展为土木系、机械系、电机系、化工系、铁道建筑系、桥梁隧道系、铁道运输系。1960年7月,铁道建筑系、桥梁隧道系、铁道运输系三系调出成立长沙铁道学院。这就是说,中南大学是在“湖南高等实业学堂”一个矿科半个路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湖南大学是在“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半个路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个半和半个就奠定了这两所大学的发展基础。2001年评选全国重点学科时中南大学获得17个,而湖南大学只获得2个,就是上述结论的最好佐证。
  2.中南大学的“祖宗”“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矿科或中南矿冶学院先于湖南大学的“祖宗”“湖南高等实业学堂”路科或中南土木建筑学院问世。
    1903年10月,“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招收预科甲班生,为矿科;次年招收预科乙班生,为路科。如果硬要给矿科取一个俗一点的名字,叫“矿工”的话,那路科就叫“泥瓦匠”。在1950年代院系调整时,中南大学的前身之一?D?D中南工业大学?D?D中南矿冶学院于1952年11月成立,而 1959年复名后的湖南大学前身?D?D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于1953年成立。由此可见,中南大学的“祖宗”比湖南大学的“祖宗”提前一年问世。 1903/1904,1952/1953,别小看这一年的时间差,就是这仅仅一年的时间差,却为这两所大学以后的发展顺序定下了基调。例如,列入全国重点院校的时间:中南大学的前身之一?D?D中南工业大学?D?D中南矿冶学院是1960年10月,湖南大学是1978年2月;又如,中南大学的前身之一?D?D中南工业大学的“211工程”建设于1997年7月正式列入“九五”建设计划,湖南大学的“211工程”建设于1998年6月立项;再如,中南大学的前身之二?D?D中南工业大学和长沙铁道学院在首批博士点遴选中获得5个,湖南大学在第二批博士点遴选时才获得3个。
  3.中南矿冶学院和中南土木建筑学院,都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引入了“名牌”“品牌”。中南矿冶学院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引入了“清华精神”和“湘雅品牌”,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引入了“湖南大学”和“岳麓书院”品牌。
    中南矿冶学院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引入了“清华精神”和“湘雅品牌”,是中南矿冶学院?D?D中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秘密。所谓“清华精神”就是国耻的痛楚和重负,与振兴国运的责任和决心,交织着凝结在清华的校史里和一代代清华学子身上的精神!引入“清华精神”是在中南矿冶学院阶段进行的。“清华精神”是通过两任院长:1952-1957年的陈新民院士、1958-1965年的唐楠屏和主管科研长达32年的副院长黄培云院士来实施的。陈新民是清华大学的本科和硕士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担任中南矿冶学院院长后,他用选校址、开校门、设校庆这种潜移默化的方法来渗透“清华精神”。唐楠屏曾就读于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1937年于东北大学毕业后,1938年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学习。1941年任延安大学校长秘书。他在延安的同事蒋南翔也在同期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以后出任高等教育部部长。因此,唐楠屏在中南矿冶学院工作期间,事事以清华大学为榜样;立誓要培养出学部委员(院士),并身体力行。他经常向蒋南翔请教,了解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清华大学的办学经验,为把中南矿冶学院办成全国重点大学而殚精竭虑。黄培云也是清华大学的本科和硕士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他既是陈新民、唐楠屏任期内中南矿冶学院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形成的策划者和各项工作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又是身体力行的执行者。黄培云在陈新民和唐楠屏离任后,忠实地执行他们的教育思想,在培养杰出人才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办好中南矿冶学院学报,为教师提供发表论文的场地;二是开展学术大讨论,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三是建立研究室,营造优秀人才发展的平台。所有这些都为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工业大学以至中南大学一批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获得国家级奖励、成长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两院院士提供了舞台。院士不是孤家寡人,而是一个学术群体的代表,没有一个为某一领域而奋斗的群体,院士绝对不可能产生。这就是中南矿冶学院?D?D中南工业大学能培养出10多名两院院士、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全国高校两院院士排名”中居第9名的秘诀。
    所谓“湘雅品牌”就是 “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它是湘雅医学院第三任院长、1948年中国首届院士,1955年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张孝骞用心血浇灌而成的。张孝骞是国家邮政部发行科学家纪念邮票的16人之一。“南湘雅、北协和”的湘雅医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我们一起来吟诵当年国立湘雅医学院的院歌吧:“长沙张仲景,医学溯先贤,泱泱乎流千载,湘雅树中坚。椎轮始业,自谭胡颜,历尽艰难颠沛,壮气直无前。院训指薪傅,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宏创造,利人天,发扬光大,亿万斯年。”“湘雅品牌”是中南矿冶学院更名中南工业大学后,于2000年与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时引入的。“湘雅品牌”的注入,使中南矿冶学院?D?D中南工业大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中南大学于2004年进入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湘雅品牌”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1999年4月上旬的一天,湖南省教育厅收到了《关于进行各地高等学校创新改革发展的意见》(内部资料,本人只是听这位高干说的),《意见》说,随着中央关于发展创新和人才战略的实施的精神的贯彻,教育部门将从1999年开始下半年开始进行高等学校的发展改革工作以及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首先将通过《意见》向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教育系统传达有关精神,要求各地进行根据《意见》的精神,拿出本地的高等教育以及民办教育促进的具体方案,然后报教育部备案并进行专家组意见评估!
     湖南省教育厅随后开始进行省内专家组工作会议,并在4月下旬通过了专家组意见,同时并听取了省内拟进行改革工作的高校的汇报方案:当时的焦点几方:湖南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以及中南林学院都提出了初步的方案——当时的意见是以湖南大学为主体,把卫生部的湖南医科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并入湖南大学,组建新的湖南大学,使之成为真正文理综合的大学,作为省内第一扶持对象和省部共建的学校。另外,把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和长沙铁道职业专修学校合并作为湖南的工科老大,(中南林学院的方案未通过评审)将使湖南的高等教育实现类似北大,清华;复旦和上交类似的格局。
     可是这个方案首先在湖大的党委会上就发生了很大的争执,当时还是校长的俞汝勤和当时的党委书记刘光栋首先反对,原因是觉得合并医学院校会改变湖南大学的学科结构,同时由于医学学科和农林学学科范围已经超出了所预定的综合大学的框架,所以不赞成合并湖南医科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而湖医方面的态度是最希望和湖大合并,但保留意见。尽管湖大的这次党委会上,许多的院系主任极力赞成同湖医和湖农的合并,但是却仍然无法改变湖大书记和校长的想法,故方案搁浅。同时刘光栋和俞汝勤的关于在现有学科基础上适当延伸和加强热门学科的方案被强行通过了,就是后来合并的湖南财经学院,以及两年后被迫再次并的湖南计算机专科学校。
     而与此同时的是另外一主要方——中南工业大学和长沙铁道学院的合并在铁道部和教育部的协商下已经初步达成了协议,铁道部将以下放化归地方管理的方式同时拨给湖南省Government2亿,作为对长沙铁道学院的地方化归的安置费用。当然这些都是过场,既然有教育部和铁道部达成的协议,湖南省 Government后来又把这笔钱原封不动的给了后来长铁的新主——中南。
     同时,由于湖大的最后决议方案中没有湖南医大,所以湖南医科大学的归属就成了当时的一个焦点,卫生部当时明确表态原来所属的几大重点医科院校(包括后来的华西,同济等)将同样采取直接化归地方管理的方法将这些院校推出了部署管理的行列。而此时如果湖南医科再没有院校可以选择同其合并的话,那么它就将面临着降级为地方省级院校的危险了,对于一个由美国耶鲁一手创建于1914年,在民国时期被称为“北协和,南湘雅”的著名医学院校来说,这个结局恐怕是最糟糕和最不愿被看到的了,出于这种情况,当时的卫生部又同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进行了协商,同时当时中南工业大学也极力希望能够与湖医联姻,所以后来的专家会再次对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没有包含长沙铁道专修学院)的合并事宜进行了论证,结论是三校学科互补,竞争结构不大,同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小重复建设,因此通过了这一论证方案,随后送交三校党委会讨论,在三校当时的三部委达成初步协议情况下,这个方案最终获得通过。随后在5月中旬,两校的两个方案同时上报教育部和各相关部委,同时报湖南教育厅备案。
至此,湖南高校变革的格局已经定型,湖南高等教育的风云变革开始来临,两个方案都在等待最终的审批,而此时湖南高校的风云之争才刚刚开始。。。
              
    经过漫长的将近一年的审核和论证以及最后审批,中南和湖大的最后改革方案终于在2000年得到了答复,双双获得了教育部的批准。并分别在2000年的四月进行了合并组建仪式,新的湖南大学和新生的中南大学的成立,标志着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发表于 2011-4-11 21: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悠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5: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馨冷


    湖大错过了千载难逢的好机啊!如果湖南医科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并入湖南大学那就没有中南的今天,湖大会比现在的中南更强大,可叹!可惜了那么好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22: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风雨


    现在的湖大也很不错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23: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风雨


    虽然有些可惜,但现在这样也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 11: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中南大学(英文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缩写是CSU 反恐大学 NB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5 15: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中南在10年四川末完成的招生计划,多达55人末完成,中南在川招生不怎么好,反而湖大文,理科都完成了招生计划。

0067 中南大学                              55                        
  04  物理学类(物理与电子科学类)                         3         
  07  地理科学类(地球科学类)                             2         
  09  信息物理工程(信息物理工程类)                       4         
  11  电气信息类                                          13         
  12  软件工程                                             2         
  14  采矿工程                                             3         
  15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1         
  16  安全工程                                             3         
  17  地矿类(矿物与材料类)                               4         
  19  冶金工程(冶金与环境类)                             5         
  20  机械类                                               5         
  21  能源动力类                                           4         
  24  交通运输类                                           4         
  25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5 22: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反恐大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5 22: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大就是基础建设木有中南好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5 22: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大就是基础建设木有中南好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5 22: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9ile 于 2011-6-5 22:43 编辑

从一个外人的角度来说(我不是湖南大学的)
从整体实力来说中南还是要强于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工科强,湖南大学是文科强
但中南能在全国排进前三的一级学科个人感觉要比湖南大学多
所谓的中南实力强,湖大魅力大。
湖大好漂漂的说![s:305]
不过湖南最好的学校还是国防科技大学[s:295][s:29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19: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位校友的她心中的母校:

我的湖南大学 ————一位湖大校友的自白
校友, 湖南大学
本人早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现在在某一所谓的国内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下面谈对湖大的几点看法:
一、 当年湖大之地位和本人报考湖大的缘由
本人高中时候,是文科班数得着的人物,高考的时候报考了湖南大学,因为那时本人有一个想法,就是非经济专业不上、非国内一流大学不读、另外在读学校必须是该地区最好的,本人没有足够的自信报考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学校的经济学专业,所以就退而求其次,报考了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湖南大学在全国知名度不算太高,当时也没有互联网和高校排名榜什么的,不过,在高考前夕,本人看到《语数外学习》杂志上刊登过湖南大学简介,封面是国际商学院的图片,内页还有俞汝勤校长的一段留言。当时本人了解的信息有:湖南大学是湖南省最好的大学,是千年高等学府,全国重点大学,并且是没有围墙的开放型大学,湖大校园古朴,典雅,临湘江、依麓山。
二、 在湖大的四年
在湖大四年活的还算自在,当时湖大女生太少,没找女朋友,天天到图书馆看书或到教室自习,过的比较充实。并且当时在湖大有一种优越感,中央领导经常来湖大视察,当年搞了个湖南省领导联系各高校的制度,省委书记就联系了湖大,副书记去了湖南师大等,总之湖大得到了诸如山东省之山东大学、湖北省之武汉大学应有的地位。并且不管是在湖南人民还是在家乡人民心目中湖南大学都是湖南省最好的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并没遇到什么麻烦,凭湖大的名气和本人的实力,去了一家外资企业,后辞职考了研究生。
三、 现在湖大的地位
本人现在在北京一所所谓的国内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该校毕业并和本人一起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还是认同湖大的。认为湖南省除湖大以外没什么好大学。并且本人表现也比较出色,专业水准不输其他任何大学来的人。虽然离开湖大多年,现在又在一所比湖大知名度高的大学读博,但本人还是认为湖大是我的母校,本人非常关心湖大的建设和进步。不过,现在发现湖大在湖南省老大的地位有所撼动。真是遗憾!!!
四、 关于湖大的合并
2000年湖南大学合并湖南财经学院,本人非常赞同,因为湖大要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工科,必须发展人文社会科学,财经学院的经济学科实力还是不错的,湖大原来的经济管理学科就不差,合并后真正实现了强强联手。不过财经学院当时没有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学科,所以合并后各项指标没有变化。另外湖大的学科本来就缺乏特色,所以导致许多专业不能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如土木、机汽不敌清华,建筑不如同济,化工不如武大,经济不如中(山)大,等。当时本人曾建议湖大合并岳麓山上的湖南佛学院,把那些主持和方丈请下山来当导师,则湖大宗教学专业一定能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五、 湖大的前途(略)
六、 对湖大的感情
本人在三湘四水生活了四个年头,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是在岳麓山下的山间庭院里渐渐形成的,本人在大学时代的理想和信念将一生不会改变。记得大学时代,每周必去书院,因为那时我的精神家园,每去一次思想境界就得到了升华,当时本人发誓,将来一定要在某一领域作出贡献,为母校争光,能把自己的名片陈列于湖大校史馆,并能上承王夫之、曾国藩、毛泽东诸先贤,是本人毕生之理想和奋斗不息之动力。假若某日,本人能成为在政府高层政治要人,凭本人对湖大的感情,一定会成为湖大在高层的代言人,为湖大的发展尽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6-21 13:40 , Processed in 0.07419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