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6|回复: 3

我中央戏剧学院一哥们观国话导演查明哲戏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 16: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感于查**不让观众笑——论观众的权利与义务
一次观摩查导的《青春禁忌游戏》时,查对一段强暴戏的处理是让男一号于台中央脱下裤子。观众席当场笑开,此时只闻导演大喝一声:“别笑啦!”——所有观众和台上的演员同时停顿了3秒。之后再也没人笑了,观众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和对女演员遭遇无比的同情看完了全剧。
   我怀疑俄国人是怎么让查**毕业的,他在俄国读的是小学吧?只因为他的导师对他说:“在俄国,剧院就是教堂。”他就可以到中国的剧场里来贩卖教诲?我们走进教堂,若是听到布道,当然要虔诚和满怀敬意;若是看到小丑则当然要笑;若是看到骗子装成是神父,就是要将他哄打出去!——到底是什么,不是靠导演说的算,而是要靠观众!在俄国,戏剧能有现在的发展,我想和他们活跃的观众也是分不开的。在中国,京剧表演的技艺能发展得如此完善和高超更是与观众密不可分。
   我们现在的戏剧观众还是太老实了,不敢哄、不敢退场、现在是连窃笑的权利都要被剥夺了。戏剧的核心是观演关系,而观演关系的核心就是斗争——演出者和观众是要斗争的。不论谁对谁错、谁高谁底,也不说是哪一方最终征服了另一方;总之,只有在斗争和矛盾中才可能有发展!更不用说现在的中国戏剧还完全没到让观众瞻仰的地步。
   真正的戏剧家是不怕被观众嘲笑的。唐怀秋和他的“中国旅行剧团”成立之初,在天津,被观众赶下台——因为业余;但是他们还是硬着头皮在天津每天五场地连演了一个星期,终于赢得了观众的疯狂欢迎。他们就这样从业余活生生地演成了专业,并最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职业剧团,演遍了大江南北。
   真正的艺术作品也是不怕被观众冷落的。契诃夫的《海鸥》首演惨败,但后来,在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努力下,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从此改变了俄国乃至全世界戏剧观众欣赏戏剧的方式和品位。这是作家和演出者最终征服了观众的例子,但是,对于当初的失败,莫斯科艺术剧院的丹钦科和斯坦尼并没有归咎于观众的无知,而是使他们重新思考了如何表现契诃夫式的戏剧,从而为奠定心理现实主义的演剧体系打下了基础。
   我作为导演和演员时,更苦于观众的掌声和叫好。掌声让我激动不已,但是冷静下来一想:他们到底是真正的欣赏呢,还是出于礼节,抑或是在变相的嘲笑我——我真的不知道。有时候看到一些很差的演出仍然博得掌声雷动,还不时有人叫好——回想起自己所得到的掌声,不仅一身冷汗。我不怕观众的不解和愤怒,我不怕斗争和被观众打倒,我怕观众的不负责任。
   总之,作为观演关系中“演”的一方,我希望“观”的一方要负起他们的责任,毕竟一只巴掌啪不响。为了戏剧事业能健康发展,观众们千万不要怕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真正的演员在台上是有承受力的,而真正的导演更是希望看到反馈的。“观”和“演”都是剧场里的主人,都有发言的权利;而“演”的一方,我希望要摆明自己的位置,不要随意剥夺别人的权利和义务,更别装什么老姨夫——动不动就来一句:“你们这些80年代的观众……”真是给我们戏剧工作者丢脸!
对不起,训了——应该是“唐槐秋”。谢谢老说书人指正。
   查**的水平不高。相当于一个没有什么才华但是成绩合格的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毕业生。 可他后来导演系博士生毕业,又到苏联读了四年——没看出来。
   他喜欢排一些沉重的戏,人物往往是直面生死的抉择,情感浓度和精神力量都很大,冲突也很激烈。我看过他的《死无葬身之地》、《纪念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青春禁忌游戏》
   客观的说,前两部还可以,但是已暴露出了滥煽情的毛病。《纪》一剧中他把仿真的腐烂尸体拖上台,更是他强奸观众视听的开始。(之后又有了上述脱裤子的闹剧)看他的戏,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似乎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在面前质问你:你为什么不感动?哭!快给我哭!——若是你实在觉得没什么感人的,他就会说——哎!你们这些80年代(也可能是70、60、50……)的观众啊……
   他的戏之所以不让人感动,我觉得思想上是因为他从不考虑戏的现实意义,而只热忠于故事情节本身的给人的冲击;技术上他也无法找到人物情感和观众情感的交汇点——他比较重视煽动观众的情绪而不是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他作为导演的激情和爱并没有给予戏中的每一个人物,而只给予他心中“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念——这决定了他所要表达给观众的不是情感,而是教训。但是戏剧演出所带给观众的思考是来源于观众所受到的情感冲击——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没有改变他所给的,而是一万倍地加强了他“给”的方式——象征是他的利器,煽情是他的目标。
   另外,他还犯一些基本错误。比如:艺术风格不统一、随意破坏舞台假定性、乱用音乐和停顿破坏节奏(以上《青》一剧中表现突出)、以同一手法反复煽情(《黎明》一剧)、不合适宜并且毫无必要地将一些不雅的事物不加任何掩饰地搬上舞台(《纪》、《青》),另外就是戏的结尾必将出现简单、一般化的象征性调度,不是将什么东西吊起来就是将什么人升起来以突出戏中导演认为正义的一方,进一步地煽情并质问观众:为什么不同情?不感动?不哭?!!(所有戏)
   最后,当那些“情感不那么浓烈”的观众向他提出疑问时,他超强的自尊心和对“人们心中正义情绪”的无比信念感必会使他很不受用。有时他会大发雷霆,有时则是冷嘲热讽,不过充耳不闻、目中无人才是他的常态。
 楼主| 发表于 2005-6-1 16: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剧场的感知是互动的
发表于 2005-6-8 15: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听说过这个人,还是知识少了,不过我估计他也没什么水平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5: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水平很高,《青春禁忌游戏》很是哄动啊,苏式戏剧的忠实辟护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5-18 02:05 , Processed in 0.06161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