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4|回复: 4

湖南大学办学特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5 22: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办学特色之一: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由岳麓书院延续至今的湖南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全国重点大学,享有“千年学府”之誉。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湖南大学继承和发扬岳麓书院优秀的教育和文化传统,遵循现代大学办学规律,并与时代特征和学校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这就是: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特色鲜明的教育理念、办学思路及校训校风,“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特色。


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学校是由岳麓书院延续至今、办学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

  1.从历史看,湖南大学与岳麓书院一脉相承。湖南大学的办学渊源为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经过20余年的演变和发展,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立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经历了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一度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湖南工学院,1959年学校重新恢复湖南大学的原名并发展至今。2000年原湖南大学和原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湖南大学,2002年湖南省计算机专科学校并入,揭开了学校建设发展的新篇章。
  2.从现实看,学校的悠久历史得到公认。1934年《中国第一次教育年鉴》和1948年《中国第二次教育年鉴》都有“湖南大学最初为岳麓书院”的历史记载。1986年,在“岳麓书院创建1010周年暨湖南大学定名60周年”校庆期间,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都发来贺电,对学校1010年的办学历史表示肯定。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学校时说:“湖南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牛津、剑桥我也去过,他们没有你们学校的历史悠久。” 1995年《湖南省志·教育志》明确指出:“湖南大学的渊源,可追溯至宋太祖开宝九年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一直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96年,在学校跻身“211工程”过程中,预审专家组作出的结论认为:“湖南大学是由岳麓书院衍续至今,办学历史悠久的全国重点大学”。
  3.从发展看,岳麓书院的办学和学术研究功能不断得到延续和拓展。从1981年至1985年,每年都有各界著名人士呼吁要以岳麓书院为基地,把湖南大学办成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大学。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198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式下文,将岳麓书院的修复和管理交由学校负责。1982年学校成立岳麓书院文化研究室,标志着千年学府学脉的绵传与重光。现在,岳麓书院作为学校的二级教育和文化研究机构,招收留学生、博士生和硕士生,形成了中国教育史、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古代史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先后取得了《宋明理学通论》、《中国书院制度研究》、《中国礼制史》(六卷)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成为海内外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育人氛围

  1.优美典雅的自然景观,古朴厚重的人文景观。岳麓书院是迄今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修复最好的书院建筑。历经时代变迁,不但形成了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等“书院八景”,而且还积淀了“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深厚文化底蕴;不但孕育了理学中影响最盛的湖湘学派,而且还培养了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黄兴、蔡锷、蔡和森等一大批人才。学校主校区背依麓山,前临湘江,校园内茂林修竹,古木参天。楼台亭榭、匾联碑刻,都深含着隽永的文化品味,闪烁着熠熠的文化光彩,集中体现了湖南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育人环境。
  2.系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营造开放、清新、自由的文化学术氛围。1994年以来,学校先后邀请了钱伟长、杨叔子、张岂之等数十位各界名人来书院登坛论道,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历史、经济、网络、书画、音乐、戏剧、科技等领域。在这些讲座中,最具特色的有三个:一是“千年论坛”,先后邀请了余光中、余秋雨、张朝阳、金庸、许智宏等知名专家和学者在岳麓书院开坛讲学,由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和湖南经视等新闻媒体向国内外进行现场直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二是“湖湘文化论坛”,内容涉及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岳麓书院与湖湘文化、湖湘人才群体等方面。三是“中国古典诗词专题讲座”。在这种开放、清新、自由的文化学术氛围中,学生们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与格调。为弘扬岳麓书院优秀的教育和文化传统,学校每届新生入校后,校领导都亲自向他们讲解学校的悠久历史和岳麓书院的院风、学规。学校还通过设立岳麓书院数字博物馆、湖湘文化碑廊,筹建中国书院博物馆,与潇湘电影制片厂共建岳麓影视文化教育基地等措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单一的文体活动中走出来,拓展到包括校园科技创新、学术沙龙、社区服务、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等更广的范围,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与格调。

(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1.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古代的岳麓书院不但是全国书院教育的中心之一,而且还是当时湖南的最高学府。进入近代以来,岳麓书院培养的人才群体,活跃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学术、教育等各个领域,极大地影响和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是为湖南省第一所文理兼备的高等学府。1926年省立湖南大学成立后不久,不但师资力量较强,而且教学质量居全国省立大学之冠,学校因此于1937年正式晋升为国立大学。直到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以前,学校都是湖南省唯一一所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
  1950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湖南大学题写校名。1953年院系调整后学校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是当时中南地区实力最强的土木类多学科高等工业学院。1963年学校正式被列为机械部直属重点高校。1978年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1998年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获准国家立项,2000年获得研究生院试办权并于2004年正式获准建院,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在面向全国、特别是“中部崛起”以及湖南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中,学校将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责任。
  2.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据不完全统计,岳麓书院师生事迹彪炳汗青者,仅为正史立传者便有26人之多,传列省志者则更多。20世纪20年代,学校培养的人才为全国各大公司、厂矿、海关、税务司等争相聘用。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时期,学校培养的人才输送到企业、机关和学校后,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在香港的毕业生回信说:“在港澳和东南亚各国,我们土建学院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华国锋、胡耀邦、江泽民等,先后来到学校视察,留下了“千年学府”、“湘楚人才的摇篮”、“惟楚有才,今斯更盛”等题词,对学校的成就和历史地位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1993年至今,学校先后获得“湖南省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机械工业文明单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并且连续14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全国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22: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办学特色之二:特色鲜明的教育理念、办学思路及校训校风

(一)弘扬“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的宗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育理念

  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南大学坚持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为主要标志的人才质量观,并将办好“高水平本科教育”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努力在特色和优势上做文章。2001年《湖南大学“十五”建设和发展计划纲要》规定: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弘扬岳麓书院的优秀文化传统,坚持改革创新、重点突进,不断强化办学特色,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办学效益。2004年实施的《湖南大学创建高水平大学规划》又重申了上述指导思想。这是学校弘扬岳麓书院“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的教育宗旨和“经世致用、兼容并畜”的治学育人传统的结果。
  南宋张主教岳麓书院期间,明确提出了“传道济民”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为以后历代书院山长所奉行,清代山长欧阳厚均进一步提出了“以蕲培植人才为有体有用之学”的办学宗旨。在“传道济民、有体有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岳麓书院逐步形成了“爱国务实、学思并进”的教育特色:一是始终把品德培养置于首位,注重学风熏陶;二是重视学生主体精神的培育;三是“贵实践而耻空言”。
  1926年,湖南大学定名后的首任校长李待琛提出了“大学对各派学术思想均有自由研究”的思想。1930年,《湖南大学组织大纲》规定“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特别是曾三任湖南大学校长的胡庶华颇具代表性,在他创作的校歌歌词中,鲜明地提出了“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的主张,即继承岳麓书院优秀文化传统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重的办学理念。
  1994年,湖南大学原校长成文山总结出“人文与理工相通,科学与技术相融,教育与研究并重,知识与智慧同尊,以培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为宗旨”的教育思想。 
  2000年以来,学校根据建设“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国内一流大学”中长期目标,在继续强化传统的工学、理学学科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加强知识创新,积极促进学校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致力于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继承“包容各派、开放办学”的优良传统,逐步形成了“理工文相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办学思路

  近年来,湖南大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内涵建设和发展为主题,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原则,相继实施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狠抓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办学特色。为实现“十五”规划目标,学校提出了“以部省重点共建为契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文理为基础,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创新和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的办学思路。为推进“985工程”建设,学校又提出了以“理工文相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思路。这些指导思想、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是学校继承“包容各派、开放办学、质量至上、严谨治校”优良传统的结果。
  回顾岳麓书院的办学历程,“包容各派、开放办学”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尽管岳麓书院在学术上以“二程”为宗,但并未因此而排斥其他学派。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南宋时期的朱熹、张会讲。同时,岳麓书院始终贯穿着湖湘学派“通经致用”的学术传统,并发展为“经世致用、兼容并蓄”。从南宋时的山长张到清代最后一位山长王先谦,或以奉实用而戒空谈为信条,或以重践履、务实学、通时务和学以致用为主旨。此外,岳麓书院还体现出广开门户、包容各派、兼采众长、兼容并蓄的学风,这不仅体现在不同学派的自由讲学上,也体现在师生不存门户之见,教师择生而教、学生择师而学。
  1932年,胡庶华校长提出了“不求量的发展,但求质的提高”的思路,他还亲自设计湖南大学校徽,向学生提出《十条告诫》。胡庶华再任湖大校长后,又提出了“于艰苦中谋发展,于安定中求团结”的办学思路,并在《十条告诫》的基础上制定了《大学生人格标准》十条。
  新中国成立之初,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达出任建国后首任湖南大学校长,大力倡导“尊师爱生、严谨治校”。1953年湖南大学改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后,柳士英院长提出了“全面发展,向学生负责”的要求。恢复湖南大学原名之后不久,朱凡校长明确要求青年教师过外语关和教学关、中年教师过科研关、老年教师要成为学科带头人。

(三)确立了“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校训,致力于建设“博学、睿思、勤勉、致知”的校风

  为了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弘扬自岳麓书院延续至今的校园精神,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组织了校训、校风和校园精神大讨论、特色兴校大讨论、教育教学创新大讨论,确定了“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校训和“博学、睿思、勤勉、致知”的校风。
  1.大力倡导“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校训。一方面,面对新的挑战,湖大人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实际,夯实基础,苦练内功,务实求实。即:在办学思想上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坚持以学生为本;在领导和管理工作中坚持以教师为本,立足实际、放眼长远,脚踏实地、务求实效;在治学育人上勤奋严谨、潜心学问、追求真理。另一方面,面对新的机遇,湖大人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力求在理念创新上先人一步,教育创新上优人一等,机制创新上高人一筹,知识创新上快人一拍。
  2.努力建设“博学、睿思、勤勉、致知”的校风。通过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促进理工文结合和文理渗透、强化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等途径,使师生在治学上广博、深远;通过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推行研究性教学等措施,大力营造浓郁的学术创新氛围,激励师生积极推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通过制定并实施湖南大学学生守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机关干部行为规范等措施,激励学生学而不厌、勤奋刻苦;引导教师教书育人、诲人不倦,要求管理、教辅和后勤服务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社会实践、举办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形式,鼓励师生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努力营造“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的良好氛围。
  实践证明,“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校训和“博学、睿思、勤勉、致知”的校风,不仅是经过长期积淀并凝结在历代湖大人身上的精神特质,也是湖南大学永恒的精神财富。例如:我校进入“211工程”、“985工程”,获准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研究生院试办权等等,都是在困难重重、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紧紧依靠全校师生员工,立足实际、抢抓机遇、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所取得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22: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办学特色之三:“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特色

“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特色  
(一)继承“爱国务实、经世致用”的教育传统,形成了“基础研究型、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规格特色
  《湖南大学“十五”建设和发展计划纲要》指出,学校要弘扬岳麓书院的优秀文化传统,将精英教育确定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使命,把“基础研究型、复合应用型”作为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这一人才培养规格既是岳麓书院教育理念在湖南大学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历代湖大人适应社会变革不断探索、总结、提炼的结果。
1940年,胡庶华校长根据抗日战争亟需大量文武人才的情况,提出学校要“继承尚武之风造就文武全才”。解放后,李达校长从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现实情况出发,指出湖南大学培养的人才要从“扎实基础上的广博”逐步转到“专门基础上的深化”。1959年湖南大学恢复后,明确提出文、理科各系主要进行基础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工科各系则主要培养受过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有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级工业建设人才。
《湖南大学“九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面向现代化建设培养工、理、文、管等方面人才,继承和发扬岳麓书院优秀文化传统,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原湖南财经学院制订的教学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原则,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近年来,我校多次对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其中2004年培养方案强调,要突出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实基础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从古代培养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官吏,到近代培养各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直到今天培养基础研究与复合应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不断贴近社会需要和人才成长规律,人才观不断走向科学化,并形成了自身的人才培养规格特色。


  (二)发挥学科综合的优势,形成了“重基础、重实践、重素质、严管理”的人才培养过程特色
  1.强调打牢基础。学校一贯主张通过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的理论功底、科学素养和发展后劲。一是加强基础课教学。从“七五”开始,学校在重点课程建设中,特别突出对量大面广、覆盖面宽的公共课和基础课的建设。目前,已经把“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66门主要基础课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同时将一些重要专业基础课作为院系重点建设课程,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学校还提倡基础课教师要参加科研特别是教学改革研究,促进教学与科研的互动,积极倡导基于教学用于教学的科研和基于科研包含科研的教学。二是通过主辅修、双专业、第二学位、教改实验班和设置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实现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教育和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突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办学特色。三是提倡理工学科间互相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例如,数学、力学等系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中,有相当数量是结合土木和机械等工程项目进行的。此外,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和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等院系还合作培养理工融合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2.注重实践教学。学校发扬岳麓书院重践履、务实行的办学传统,改制之初即十分重视理化实验室、器械室的建设。近3年来,学校共投入8557万元用于本科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前,学校的校外签约实习基地有133个。经过长期实践,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实践教学特色,即健全规章制度;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重;鼓励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提高实验室开放程度。除全部本科教学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外,大部分专业实验室也向学生开放,如“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结构损伤与诊断”省级重点实验室、“现代车身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业创新设计训练中心等,都程度不同地面向相关专业本科生开放。
3.注重综合素质培养。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通过促进理工文结合,加强文理渗透,实现对工科专业学生加强理科基础教育、理科专业学生强化工程背景教育、文科学生加强科学方法论教育,并与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早在1993年,我校就开始举办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我校成为全国首批52所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之一。鉴于我校在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形成的特色,1996年,原国家教委决定第二次全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1998年,我校又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4.严格教学管理。一是早抓学风学纪和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新生第一天报到,就将包括湖南大学学生行为准则、学籍管理规定等内容的“学生手册”发给学生并按“学生手册”的要求严格管理。二是狠抓考风考纪,严肃处理各类考试违纪问题。三是常抓教风教纪,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如学校先后成立了教学督导团(院系有教学督导组)和教学质量评价中心,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督导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程管理,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三评”(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师生评管)工作。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形成了“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特色
1.基础扎实。1979年我校近千名学生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基础课程统考,英语、物理、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分别达到83.21、91.40和86.83分。20世纪8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在我国南方各省遴选了三所大学为该校研究生招生重点单位,我校名列其中。1988年,原国家教委专家组对我校“机制”专业学生进行评估统考。评估专家组先后对192名机制专业学生的物理、电工电子、公差及专业课实验、计算机应用、金工实习等6项实践能力进行抽测,成绩优良率达88%,其中《机械设计》统考成绩在全国25所评估院校中名列第一。在1999年全球有20多万人参加的国际寿险协会(LOMA)考试中,成绩名列前10位的都是我校金融学院的学生。
2.创新能力强。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我校(含岳麓书院)培养了一批批杰出人才,他们无不以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而为社会所称道。例如,力主维新变法的谭嗣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以李达、杨树达、俞汝勤、姚守拙、刘筠、陈星旦、周福霖等为代表的两院院士群体以及美国阿波罗登月飞船设计师胡安荣、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中国人张逢铿、“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设计者慈云桂等都是我校的毕业生或教师。获“‘神舟五号’载人飞行试验成功”突出贡献大奖的神舟系列飞船结构系统主任设计师陈同祥是我校应用力学专业83届毕业生;“中科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获得者成会明、柳军飞,美国IDG风险创投基金高级副总裁、亚洲区总裁熊小鸽等也是改革开放后我校的本科毕业生。在1995年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获得理工科院校第4名、综合排名第9的好成绩,2003年再次获得“挑战杯”;在2000年和2002年全国TCL设计大赛中,我校学生均获得了该项赛事的唯一一项金奖;我校学生还获得了2002年法国ST-ETIENNE国际“ECO-DESIGN”设计竞赛大奖;在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中,1997年获全国一等奖,200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有3人获一等奖、9人获二等奖;在1999年和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学生分别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我校本科毕业生滕召胜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先后主持了11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8项国家专利,累计创经济效益5600多万元;他指导的本科生曾获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竞赛金奖并多次获得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等奖。在全国首届10名优秀发明企业家中有2位是我校毕业生。据科技计量学家蒋国华最近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调查,20世纪国内高校培养的发明家人数,湖南大学列第25位。
3.综合素质高。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我校的毕业生以其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趋紧的情况下,我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都稳定在95%左右。我校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后,大部分都得到了导师“综合素质高、思维能力强”的好评。其中,中科院、北大、清华、浙大、哈工大、国防科大以及中科院下属的一些研究所都希望招收我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学位。原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熊清泉、省长刘正,青海省委书记袁任远,辽宁省副省长彭祥松、贵州省副省长周衍松,上将甘泗淇;目前在任的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中国交通银行行长蒋超良、光大银行副总裁黄铁军;现任的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洪毅、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长安大学校长周绪红、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孙逢春等都是我校的毕业生。我校大学生男子篮球队曾获得CUBA总决赛亚军,定向越野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越野赛并多次获得个人和团体冠军。(完)
发表于 2005-9-10 17: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聊.
发表于 2005-9-14 17: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军训真是累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3 20:20 , Processed in 0.10253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