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9|回复: 1

赵薇主演经典重拍〈京华烟云〉10月15亮相CCTV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7 14: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木兰的人生——读《京华烟云》(转醉月)  
    《京华烟云》的作者是以倡导幽默闻名于世的林语堂,原著为英文,中文通行张振玉的译本。小说采用中国古典章回体结构,记述了中国时代的变迁,自庚子年至中日战争止,以人物悲欢离合为经,时代动荡为纬,地理背景以北京为主,杭州为宾,人物繁华,场面宏阔。
   林语堂三十年代初在国内创办小品文刊物,提倡“性灵”和“幽默”,轰动一时,为时人誉称“幽默大师”,后移居美国,以英文著述,名燥国际文坛。林氏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人的生活,宣扬中国文化,自称“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写作《京华烟云》的动机源于《红楼梦》,因为林语堂极其推崇,故而想译作英文,推向世界,转念一想《红楼梦》与现代中国距离太远,惟恐国外读者难以接受,所以萌生了自己写一部小说的念头。
   闲话少谈,言归正传。因而且不说著者如何的声名赫赫,也不说小说当时的畅销及所获殊荣,且不说其采用的艺术手法何等的高明,也不说文字背后沉重的历史和浓厚的哲学意味, 本文的主旨乃是借其来谈论一个理想女子的人生。
   林语堂生平倾慕的中国古代女子,一为李香君,一为芸娘。李香君为明末奇女子,虽沦落风尘却洁身自好,独立于乱世,不畏强权,怒斥阉党,其铮铮铁骨不知愧煞多少男儿。林语堂曾托人购得香君画像一幅,悬挂于书房,每日焚香礼拜,且一生转辗不离左右,正是敬重其丈夫气。如果说林语堂心目中,李香君是可敬可祭拜的英雄,是神,那芸娘便是可与之倾谈,对饮的活生生的人了。芸娘是《浮生六记》里的人物,她能与其夫沈复促膝畅谈书画,性憨而爱美。更可叹,她曾遇一貌美的歌*,简直发起痴了,竟暗中替丈夫撮合,欲引为侧室,不幸歌*后为强者所夺,芸娘闻之抱憾乃至大病。
   尽管《京华烟云》颇具历史感,场面壮阔,然而国事家事,终究落到个人身上,这个中心人物即是姚木兰,林语堂眼中完美女性的象征。林氏曾说过: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可以想象,木兰的骨子里少不了香君的丈夫气和芸娘的贤惠可爱了。
   木兰生于北京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生逢义和团之乱,童年随父母逃乱杭州,途中与家人失散,被义和团贩卖,幸得父亲的朋友曾先生救赎。此后,在曾家也是后来的婆家住了半年才回归父母身边,这是木兰人生的一段姻缘,一段传奇。少女时期的木兰身材娇小,面部丰满,双目有秋水之神,生性聪慧活泼,行事常为感情所动。此间,她遇见了家贫而有大志的青年立夫,心生爱慕,尽管如此,婚姻上她还是听天由命,嫁给了父母之命的曾家三少爷荪亚。其实早在木兰逃难寄居曾家时,荪亚乃至全家人就喜欢她,两人可谓青梅竹马,木兰也总预感自己早晚是曾家的人,所以她没有挣扎和反抗,相信这是命定的姻缘。然而,终其一生,木兰心底一直有个立夫,这位她后来的妹夫。只是这种爱尺度把握很微妙,可谓精神上的倾慕,未越藩篱半步。立夫曾因文章言论遭当局逮捕,营救过程中,木兰甚至比妹妹还着急,不顾遭受凌辱的危险,凭感情冲动去向禽兽般的军阀解释和求情,幸而以超常的勇气和智慧获得成功,自身和立夫双双脱险。这其中似乎有李香君的影子。
   木兰不自命清高,不沦落庸俗,兼美好的心灵与世俗的智慧一体。心灵的修为在于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外在的风度,而世俗的智慧则是为了在现实中更好的生存。虽贵为大家小姐,木兰和妹妹莫愁从小亲自补织,学做女红,且常下厨做饭,学习平常女儿家应做的事情。父亲笃信道教,懂得物理循环,常对她们说,女孩子终究要嫁出去,娘家的富贵日子不可能长久,在婆家也要懂得照顾自己和丈夫家人,因而普通的活儿还是懂得些好。嫁到曾家后,曾家三个媳妇,长媳妇为木兰情同姐妹的曼娘,曼娘与世无争,二媳妇素云,财政部长的千金,自命清高,不理俗物,最终流入堕落,竟贩卖起鸦片来。唯一接管大家庭事物的只有三媳妇了,木兰颇似《红楼梦》里的探春,有管理下人以及处理杂事的才能,一切井井有条。  
   木兰崇尚简朴宁静的生活,在大家庭过日子时,就常想分家自由以后,必定找一处山水佳地实现这种理想。现在好了,木兰迁到心仪已久的杭州,临西湖而居,房子建在山上,山光水色常新,美景无双。木兰自此摈弃了一切现代社会的装饰,如华丽的饰物,精致的化妆,粗衣素服,和下人一道拾柴火,下厨做饭,享受平静的隐逸生活乐趣。正当木兰悠然自得之时,她的丈夫荪亚却闹出了乱子,好在木兰冷静,巧妙而圆满予以化解!在北京热闹惯了的荪亚,耐不了杭州的寂寞,且对木兰村妇的变化有所怀疑,于是三天两头往上海跑,后来不乱跑了,因为爱上了杭州艺专的一位女学生。木兰暗地里得知,一惊非小,开始检讨自己只顾理想,忽略了丈夫,于是冷静下来寻求解决之道。当时正值中国思想解放时期,既有人延古制纳妾,也有人离婚复娶时髦的小姐,木兰默许丈夫纳妾,荪亚却不以为然。后来,木兰与女学生取得联系见面,女学生大惊,原来荪亚骗了自己,木兰根本不是他所说的粗蠢的旧式妇人,相反,教养文明,光彩照人。于是两人设计准备教训荪亚一番。木兰准备了一个晚宴,说是要向荪亚引荐一位朋友。荪亚见面后,大惊,竟是自己追求的小姐,不由得啼笑皆非,最终承认了过失。这里的木兰似乎是芸娘的翻版。
   清末民初,正是“西学东渐”的时代,木兰既受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崇尚个性,又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的熏陶(姚父笃信老庄),淡泊随性。前者使得木兰活泼的性情舒展,敢于追求理想,生活是例证;后者则成就了她的深明大义,不苛求现实的美德,婚姻是例证。两者的结合恰到好处,实现了木兰美满的人生。
   反观现代社会,自新文化运动以来,谈女子独立,谈女权,女子的社会地位无疑有很大的提升,然而,社会所给予的尊重并不代表女子真正的独立,独立乃是自身的努力。欲谈独立,首先是思想上的独立,然后有生活的独立,然而据我观察,现代女子很少有找到生活方向,实现人生理想的。一般女子,学生时期青春美貌,口齿伶俐,惹人喜爱,课堂积极,辩论有力,相形之下,一班男孩子蠢笨不堪,然而,及待毕业,走入社会默默无闻多矣,嫁人生子,性灵泯灭,不复有自己。更有身负青春而图享乐者,嫁作商人妇抑或沦落风尘,前者经济依傍他人,后者自甘人格堕落,如此,独立何丛谈起?可见大多女性只懂得世俗的智慧,心灵上的修为一片空白,因而流入庸俗,渐至堕落,自不奇怪。
   呜呼,社会进步,而今世少有木兰。女子的悲哀!
 楼主| 发表于 2005-10-7 14: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薇妙薇俏 宇治
<京华烟云>是一个贵族式文人用贵族眼光打量后写下的一部报告文学式的小说,因而这部小说实际犹如一副皇城的风俗连环画,也因为此它本身就带着浓厚的阶级烙印。
阶级烙印是小说的局限也是这部小说的精华所在价值所在,它真实在现了一部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在帝辇之下皇城中人特有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习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追求。
对于林语堂先生来说,他始终是喜欢这种生活迷恋这种生活的,他对这种高雅,舒展,寒暄,精致,端正的美不由自主的欣赏和陶醉,并希望人类终有一日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
所以先生在旅居国外的时候用英语写了这部小说其最大目的就是为向那些因不了解中国而鄙视妖化中国的外人人讲解中国解析中国,让他们了解让他们明白中国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是多么高雅,舒展,睿智,美好。
顺应天命,听天由命并不是消极懦弱而是一种更高更睿智的生活艺术,遵从自然实际上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巧妙而谐和的征服自然的过程,这是大智大勇大慈大悲的表现。
非常可惜的是,两部改编自这部小说的电视剧却都没有理会先生的深意,它们都按部就班的遵照着电视剧的原则和规范----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揭露封建罪恶为首要任务在戏剧冲突上下折腾大花功夫,原著中平和随意雍容舒展的故事情节改编成剧本后之看到了冲突冲突又冲突。书上大部分婚姻都是水到渠成的完满平静,但电视剧中每段婚姻都有一个人从头到尾的捣乱,非弄得一波三折不可,不让反派把破坏进行到底不让观众看到血溅一地就不收兵。。。。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前者把女主角写成一堆男人在追求,后者把女主角写成有眼睛就知道她多好多出色但他丈夫就是非常有性格的不搭理-----反正都是极端就对了。
想想也是悲哀,从老版到新版时间也有10多年了,可电视剧的剧情套路却还是这样有性格的换汤不换药,心中不免觉得有些悲哀,为电视艺术,也为原著。
不过想想也能释然,既然还有兴趣看这部电视剧,那么就不如放下身段入乡随俗一番吧!否则就关上电视抱着书继续看好了。

因为是先看电视剧在看原著的,又因为看原著时对电视剧情节记忆已经不是很清楚了所以一直固执的认为当年台湾版的<京华烟云>是最忠于原著,最能体现原著精神的一部完美的电视剧,一直固执的认为赵雅芝就等同与书中那个‘北京的女儿’‘道家的女儿’的姚木兰。
直到最近满怀喜悦的重新观看当年的<京华烟云>后才发掘所谓的完美经典都是自己在不自觉中拼搭而成的幻像,实际的真相实在不那么美----原以为是笏满床,现看来有些陋室空堂,原以为是花团锦绣富贵无双,却原来多是衰草枯杨.原以为是绿纱糊在蓬窗上,却原来丝丝青苔带珠网,王府花园本该云霞漫天,却只见水泥石砖在空唱,真真是盼重逢,却不料青丝满秋霜。
有点受不了这样的反差,有点埋怨这部电视剧的不争气,其实仔细想想不怪电视剧,根本就是自己的原因,本来就不该胡乱拨高,本来就不该去读原著,本来就不该去看那样多相同相似的台湾电视剧,本来就不该去阅读什么唐诗宋词世界名著,如果我还是那个就是喜欢花红柳绿的小女孩,那里会有今天的失望呢。
当然这部如今看来以很失望电视剧中,符合记忆的就是赵雅芝永远永恒的美貌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当年觉得经典完美的不是电视剧而是赵雅芝的美貌。
现在看依旧非常的美丽婉约,只是在多次熟读原著后望着如斯美丽的赵雅芝却不由的觉得她离书上的姚木兰很远很远。
不是容貌不对是气质不对,赵雅芝的姚木兰根本不是‘北京的女儿’‘道家的女儿’而是‘江南的女儿’‘儒家的女儿’。
江南与北京同样有着高雅,端庄,含蓄,精致的美丽,但江南的高雅,端庄,含蓄,精致始终单纯的是柔媚的无骨之美,而北京的高雅,端庄,含蓄,精致时而酥软无骨,时而却悲壮铮铮;同样时潇洒随意,之于江南时唐伯虎样的流气放荡,之于北京才深得道家的精髓。
先生笔下的木兰是高雅,端庄,含蓄,精致但更是雍容悲壮,骨气铮铮的,一个蕴藏着代父从军的激荡和替夫上书的忠烈的女子,一个爱在丝绸旗袍外罩蓑衣的妙想女子如何也不可能如赵雅芝那般从头到尾一丝不苟的慈眉善目,巧笑嫣然,如烟如柳吧!
哀!------无 限 思 量 徒 留 怅 惘 难 忘 记 挥 别 是 离 人 泪 千 盼 重 逢 又 怕 见 青 丝 染 秋 霜 !
唉!------尽 付 风 中 尽 付 风 中 遗 忘 遗 忘!

百般无聊的看着新版<京华>的剧情,百般无聊的看着新版的剧照,好容易点开了一张,就这一张让我来了精神。
这是一幅群图,主要的演员都在上面,背景很庄重大气,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苍天大树,片片黄叶还有古墙古院,一派繁华落尽的大气华丽很宜人,但让我来精神的不是景色而是照片上的那个女孩----姚木兰。
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为好,长长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丰润的嘴唇----眉目如花,端庄典雅,但又不是很精巧很文静的那种,对了,是一种帝都的气韵在漂浮----她端正的站在那里,古朴端雅,饱满的华丽,奢华中现出淳朴,淳朴中奢华阵阵;刹时间,她轻轻一动,丝丝妩媚缕缕慵懒飘然游出松松软润若酥;一眨眼,凝练了所有的感情,端正的深思,睿智深深;然而眉稍眼角却飞出笑意跳耀着夺目的青春。。。。
我就这样久久凝望着这串群图,笑意不由的荡漾在唇边,世事无完美这是定规,但虽无法再见先生笔下绵绵的帝都烟云,却能在物欲横流,烟视媚行的今日看到一个雍容深睿舒展自如的古都女儿,我心足已!
走出房门,外面阳光明媚,天空中朵朵洁白的云彩飘飘而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9-24 17:09 , Processed in 0.49381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