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3|回复: 1

[舞文弄墨] 洛阳伽蓝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0 16: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共五卷,作者是东魏阳(或作杨、羊) (音眩)之,北平郡(今中国中部河北卢龙)人。

东魏迁都邺城之后,在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他再到洛阳,看见当地遭受东、西魏战争破坏后,满目创痍,一副破败景象,感慨极深,所以写了这本书,回忆魏孝文帝元宏迁都后,洛阳的繁荣昌盛。由于他反对佛教,认为贵族的施舍浪费,以及国家对佛教的扶植影响了赋役收入和兵源,所以书中对寺院的华丽和贵族的奢华进行了大量讥刺。

此书按照城内、城东、南、西、北的次序,以四十多所名寺院为纲,兼顾所在里巷、方位以至名胜古迹,同时叙述相关事迹。从书中可以了解孝文帝迁洛阳到尔朱氏之乱,四十年间洛阳的故事和台省坊市的分布,甚至于外商来洛阳居住和各国的风土人情、道里远近书中都有所涉猎。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其中,第五卷收录的宋云《家纪》、慧生《行记》、《道荣传》,详细记载了宋云去天竺的情况,成为现今研究中印交通史的珍贵史料。此书的文学价值也很高。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0 16: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坟》、《五典》之说。九流百代之言。并理在人区而义兼天外。至于一乘二谛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自顶日感梦满月流光。阳门饰豪眉之像。夜台图绀发之形尔来奔竞其风遂广。至晋永嘉。唯有寺四十二所。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愈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于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摸山中之影。金剎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暨永熙多难。皇舆迁邺。诸寺僧尼亦与时徙。至武定五年岁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山鸟巢于庭树。游儿牧竖踯躅于九逵。农夫耕稼艺黍于双阙。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寮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然寺数最多不可遍写。今之所录上大伽蓝。其中小者取其详。世谛事因而出之。先以城内为始。次及城外表列门名。以远近为五篇。余才非著述。多有遗漏。后之君子详其阙焉。

  大和十七年。后魏高祖。迁都洛阳。诏司空公穆亮。营造宫室。洛阳城门依魏晋旧名。

  东面有三门。北头第一门曰建春门。汉曰上东门。阮籍诗曰步出上东门是也。魏晋曰建春门。高祖因而不改。次南曰东阳门。汉曰东中门。魏晋曰东阳门。高祖因而不改。次南曰青阳门。汉曰望京门。魏晋曰清明门。高祖改为青阳门。

  南面有三门。东头第一曰开阳门。初汉光武迁都洛阳作此门。始成而未有名。忽夜中有柱自来在楼上。后琅琊郡开阳县言南门一柱飞去。使来视之则是也。遂以开阳为名。自魏及晋。因而不改。高祖亦然。次西曰平昌门。汉曰平门。魏晋曰平昌门。高祖因而不改。次西曰宣阳门汉曰津门。魏晋曰津阳门。高祖因而不改。

  西面有四门。南头第一门曰西明门。汉曰广阳门。魏晋因而不改。高祖改为西明门。次北曰西阳门。汉曰雍门。魏晋曰西明门。高祖改为西阳门。次北曰阊阖门。汉曰上西门。有铜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魏晋曰阊阖门。高祖因而不改。次北曰承明门。承明者高祖所立。当金墉城前东西大道迁京之始。宫阙未就。高祖住在金墉城。城西有王南寺。高祖数诣寺。沙门论议故。通此门而未有名。世人谓之新门。时王公卿士常迎驾于新门。高祖谓御史中尉李彪曰。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此门宜以承明为称。遂名之。

  北面有二门。西头曰大夏门。汉曰夏门。魏晋曰大夏门。尝造三层楼。去地二十丈。洛阳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惟大夏门甍栋于云。东头曰广莫门。汉曰谷门。魏晋曰广莫门。高祖因而不改。广莫门以西。至于大夏门。宫观相连。被诸城上也。

  一门有三道。所谓九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6-16 18:41 , Processed in 0.62199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