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9|回复: 0

台湾银行业高薪争夺国际高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1 18: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凯瑟琳•希尔(Kathrin Hille)台北报道
10月08日 星期六
  
  
台湾银行界的心情糟透了。台湾财政部(the Ministry of Finance)最近出售台湾商业银行(Taiwan Business Bank)的努力失败后,金融股下跌,外国银行开始追问台湾金融业整合是否能成为现实,国有银行雇员则准备为保住工作而投入下一轮斗争。台湾财政部在很多低效率的银行中持有股份,而台湾商业银行是其中之一。

2004年10月,台湾总统陈水扁曾向行政院提出建议:在台湾岛过于拥挤且业绩不佳的银行业推行一项雄心勃勃的整合与私有化方案。自那以来,市场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并购充满期待。

但是,将近一年过去了,台湾仅发生过两起较大规模的并购交易,一是建华金融控股公司(Sinopac Financial Holdings)与台北国际商业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of Taipei)合并,二是国有的彰化银行(Changhwa Bank)向台湾最赢利的金融集团台新公司(Taishin)出售股份。因此,业内专家预计,台湾将步日本的后尘:因好处不多而放慢银行改革。

然而,政府驱动的金融业整合进展缓慢,分散了人们对过去5年台湾银行业的巨大变化的注意力。

高管人才争夺战

出于改善盈利状况、多样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台湾各大私营金融机构在此期间积极地四处“挖人”,吸引银行高管人才,它们既从国际性金融机构“挖人”,也彼此互相 “挖人”。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台湾(Mercer Taiwan)的凯西•鲁斯(Cathy Loose)说,就人力资源而论,此举已使金融业成为台湾“最热的行业之一”。

2001年台湾彻底清理本岛银行,金融业改革第一阶段由此拉开。自那以来,台湾银行业30名顶尖高管人员一直走马灯似的在国际金融集团和台湾本地各大金融机构之间流动。这些国际金融集团包括花旗银行(Citibank)、汇丰银行(HSBC)、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等。

台湾金融业作为国家控制的借贷机器,曾为创造台湾经济奇迹提供了帮助。台湾政府经营金融业数十年后,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将金融业向私人投资开放,结果,短短几年内涌现出数十家新银行。

不同于韩国和大多数东南亚市场,台湾相对而言基本未受亚洲金融危机的伤害,因为较之该地区的同行,台湾企业及银行从国外借贷较少,同时台湾对本岛的外汇市场控制很严。

但是在2001年,高科技泡沫的破灭使台湾遭受数十年来第一次经济衰退时,不良贷款率猛升,金融业经历了严重的困难。台湾政府遂开始进行大规模清理,把平均高于12%的不良贷款率降至一位数。

正是在这一阶段,新的银行开始认识到,它们的前途在于个人金融业务(consumer banking)。华信惠悦咨询公司(WatsonWyatt)台湾地区主管查尔斯•王(Charles Wang)在台北说:“在台湾,花旗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做得最好,因此花旗银行开始‘出口’ 人才到当地银行。”

引发薪酬结构巨变

台湾各大商业集团二战后的创始人目前正迅速接近退休年龄,因此也在谋求引进专业管理人员。这些创始人中有许多人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建立了他们自己的银行。

这方面最突出的案例是中国信托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Chinatrust Financial),目前该公司是台湾14家金融控股公司中最赚钱的几个公司之一。2003年,花旗银行台湾分行高管集体跳槽,加入该公司。目前,虽然埃里克•陈(Eric Chen)仍留任集团总裁,但他的大多数原花旗同事已经转而投奔了富邦集团(Fubon)和其它台湾本地银行。富邦集团是台湾本地的另外一家大型金融集团。

建华金融控股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小但管理有方的台湾本地金融集团,其创始人保罗•罗(Paul Lo)也集合了一批以前花旗雇员为主的高管人才。2003年,台湾财政部任命曾弃花旗转投台新金融集团的斯蒂夫•谢(Steve Shieh)为台湾规模最大的国有银行之一“第一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First Financial)的董事长,斯蒂夫•谢因此成为第一位由跨国银行培训出来的台湾国有金融机构的掌舵人。

查尔斯•王说,台湾金融界中外国训练背景的高管人才频频“跳槽”的现象说明,台湾金融业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这代表着一种认识:只要它们希望变革,就需要外来人才来领导。尽管最近国有银行改革讨论的焦点一直集中在银行其他雇员的缺点这个问题上,但真正重要的议题却涉及高层管理人员。”

为了从国际竞争者那里吸引高级管理人才,台湾的银行均支付一笔额外补偿,因为这些人才一旦选择台湾本地金融机构,他们就极有可能失去在亚太地区、甚至在国际上任职的机会。

而且,从跨国公司“跳槽”到台湾本地公司的高管也要求得到一笔额外补偿,以应对等待他们的文化调适。查尔斯•王说:“在跨国公司,高管人员只需忠于自己的专业,但在台湾本地公司,他必须忠于公司所有者,即控股股东,这里的宗族气息和家长作风仍很强烈。”

通过让新雇主补偿所有这些风险,具有国际背景的银行高管们引发了薪酬结构的巨变。他们的工资可超过基层员工薪酬的10倍以上,从而背离了传统的薪酬习惯。同时,这种高薪酬也导致了高期望值:高管的薪酬水平在更大的程度上由他们的业绩来决定。这种模式也开始逐渐向下推广。

一位银行高管说:“从前在台湾,进入银行业等于捧上金饭碗——高工资,加上终身职业保障,但如今,对高层管理人员来说,进入银行业等于高工资和高风险;对其他人来说,进入银行业则等于捧上了泥饭碗。”

译者/严潇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4 00:30 , Processed in 0.10918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