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9月28日,忙碌的苏州人,照常买了豆浆,照常骑着单车穿过各种石桥去上班。
9月28日,一群外乡来的年轻人穿上汉服,祭拜过孔子,宣布现代私塾正式开馆。
私塾,尘封了半个世纪,一下子在苏州冒了出来……
“国学乌托邦”悄现苏州
2005年9月28日上午,首次全球联合祭孔正在进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代表云集孔子故里曲阜,纪念孔子的第2556个生日……
此时,千里之外的苏州。一阵香烟袅绕中,一群人同样对着孔子像深深鞠了四躬……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身穿中国传统汉服的中年人。他叫张志义,对于他来说,今天不单是缅怀孔子,更重要的是菊斋私塾终于开馆了。
这是在十梓街迎枫苑的一幢三层小楼里,课堂的墙上悬挂着“万世师表”的孔子画像。黑色的小条桌只有一尺高,而匹配的矮凳只能挺腰盘腿端坐。
“其实,我们想加强孩子们的古文教育。”作为菊斋私塾的讲师,老张告诉记者,私塾即将开授的课程,有《弟子规》、《三字金》等蒙学,有《论语》、《孟子》等经学,还有《赋礼》、《唐诗》等韵文。半年一个学期,每周末上课,招生的对象是所有对国学感兴趣的中小学生。
现在私塾里是没有孩子的,因为招生还未开始,但老张对此并不担心。第一,先前的市场调查表明不少家长对此有浓厚的兴趣。第二,苏州作为传统文化名城,潜质非凡。“这儿出了最多的状元,读书的好地方啊。”老张笑着说。
老张本是个生意人,除了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他的简历里很难找出文化的味道。但一开口,便能感受到这是个受古典文化熏陶很深的人。只身到苏州,是为了个“乌托邦”似的理想。
“我们算是为了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老张风趣介绍他们的团队。他告诉记者,菊斋的合作者大都是网上认识的,共同的古文爱好让他们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如今,小孩的古文学习机会越来越少。于是一大帮人相约来到苏州营建这个国学“乌托邦”。
为了让孩子们有兴趣学习古文,老张他们费劲脑汁,菊斋私塾正式授课后,将定进行考试,分为秀才、举人、状元几个级别,奖励就是一套汉服。在这里,汉服成了孩子们的小红花。
“当然,戒尺还是少不了的。”老张笑着说,仿佛提醒这是许久为见的私塾。
年轻夫妇在家经营“私塾”
菊斋私塾打出了苏州第一家现代“私塾”。
不过这第一,菊斋拿不了了,早在去年,在太仓就有一对夫妇在家里经营起了“私塾”。
这对名叫徐春勇和王艳的年轻夫妇从小青梅竹马,志同道合。王艳在太仓烟草公司工作。徐春勇更是网络公司的“精英骨干”。虽然工作不同,但他们都对中国的古典文化几近痴迷的程度,也都认为中国古典文化急待传承。
这份痴迷的结果是:二人辞掉了自己的工作,一门心思在家办私塾教孩子。应该说,家境的宽松让他们的决定较为可行。
但是,在刚开办的时候,根本没人给他们送孩子。两个从未学过一天教育学的年轻人能当好老师,还要教古文?听起来让人好笑。
最后,他们几乎是从亲朋好友的手里拖来了几个孩子。反正免费的,就让他们试试吧!
半年以后,孩子的变化让家长们吃惊不小。幼儿园里的“小不点”,一篇篇古文朗朗上口。稍大点的学生写作时,唐诗宋词信手拈来。
为做好“孩子王”,夫妇二人晚上拼命看书学习。除了古典文化,还有教育、心理学等,凡是孩子们需要的,都上了他俩的“议事日程”。
“从一开始,我们俩就清醒地知道,不求成功,修复文化断层工程靠我们肯定不够。”徐春勇正色说,“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幼儿园里的国学试验
私塾的出现,表明民间已经打出“国学要从娃娃抓起”。但学者们对此还持怀疑态度。
“小孩子,学儿歌更实际”。苏州大学王继如教授不看好私塾的重生。他表示复兴国学,不是什么都得复兴。“纯粹照搬过去私塾的教材和模式,无疑是种倒退。”王教授如是说。
在他看来,复兴国学该走大学这条路,苏州大学从1994年设立了“基地班”,但还要进一步地改进:比如高考设立国学“绿色通道”,让有国学专长的学生直接升入大学……
另外一些学者,也选择了试试看的方式。
从去年9月开始,三香幼儿园开设了“读经班”,每周两次学习《弟子规》。“家长们反应不错,孩子们学习后更懂事了。”园长笑着说。
实际上,幼儿园的“读经班”只是顾梅的“试验田”。顾梅,苏州教育学院老师。
从去年开始,顾梅带着她的学生在三香幼儿园开设“读经班”。谈到最初的目的,顾梅告诉记者,是源于自己在读《弟子规》时所产生的感动,“《弟子规》中有许多‘孝道’的东西,值得孩子们去学习”。而通过一年的试验,顾梅也初步得出了结论,只要形式活泼,内容有趣,孩子们还是乐意接受“读经”的教育。
“这个最多只是‘扫盲’,一种实践,远谈不上‘弘扬国学’”顾梅老师出言谨慎。看来,国学该不该从娃娃抓起还是个等待求证的问题。
记者后记>>>
复兴国学 民间在行动
国学是什么?
“国学”是个旧词,但含义尚无定论,一般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但可以肯定的是,先秦散文、晋汉文章、唐诗宋词等都是国学。
就在这两年,国学突然成了热点,各式各样的“国学班”、背经比赛、经文进课本之类的新闻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说句老实话,满大街的英语培训班没人管,可出个“国学班”、“读经课”却能上媒体的头条。中国人学自己的东西,倒成了新闻?听起来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而今私塾重生了,这包含着现代中国人对自身和孩子们的期待:多学点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后代的国学素养。
毕竟国学素养的缺失,让我们闹出了不少笑话。去年政府首次大规模地祭孔时,来自韩国、印尼等地的华人赶到山东孔庙祭拜。人家穿着正宗的汉服,我们却上演了一场清宫戏……
当然,对于私塾这样来自民间的自发行为,还不够正规,还不够专业,……但是有一点,推广国学仅仅依靠高校开几个“基地班”、“国学院”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只能培养出文化精英而已。
只有普罗大众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热情的时候,国学的复兴才真正有了希望。
这样的力量,正在民间聚集……
本报记者 基宁 赵丁 摄影 葛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