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4|回复: 0

送别巴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5 10: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合早报:
吴新慧(上海特派员)

  大概没多少人能够想像,一个人的人生送别仪式,会像挤上海地铁般,在人贴人的情况下进行。昨天带来这拥挤送别现象的,正是一周前辞世的中国一代文坛巨匠巴金。

  巴老走得很平静,昨天举行送别仪式的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也布置得很朴素平和。熟悉他的人说那是按巴老为人真诚朴素的风格设置的,所以即使有中央领导人和上海市领导前来送巴老最后一程,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及上海市长韩正等,也仅仅是鞠躬默哀,没有演讲,没有歌功颂德。

  灵堂内平静肃穆的气氛,和堂外等候瞻仰巴老遗容的数以千计热情民众,却是强烈对比。公开送别仪式订在下午3时举行,未到1时就已来了许多各龄各业人士,仪式不得不提前在2时半开始。2时15分左右,原本在殡仪馆场外排队的人龙,已迫不及待地冲破工作人员的防线,疾步走向灵堂外再排队等候。距灵堂几百米以外的签名处,工作人员也忙着接应排山倒海而来的送行者,有好几次得提高嗓子吁大家“慢慢来、慢慢来”。

  尽管是人挤人,许多在匆忙间签名留言的,有不少是不失对巴老的敬重和深情描述:“带去百身病苦,留下一生思考”、“晓蓉祖孙四代来送您”。

  从中国各地涌来的记者,也忙碌地在人潮中寻找采访对象,希望记下一些有关巴老的动人故事。曾经在1994年至2002年间担任巴老贴身护士的陈秀珍,昨天对着镜头,却一直无法说出话来,只能抱歉地告诉访问她的电视记者:“对不起,让我的心情平和些再说吧。”

  据在场一些工作人员统计,昨天给巴老送行的有5000多人。除了上海市民,巴老的家乡成都,以及周边地区如浙江、江苏和较远的武汉及北京,都有三三两两结伴,或特别组团到来的。

  《成都商报》组织的一个22人代表团,就包括巴老在家乡的老邻居、读者、校友和成都的学生。成都市正通顺街小学据说和巴老的老家是一墙之隔,该校学生因此每年都给他们的“巴金爷爷”寄生日卡。

  该校六年级学生李袆告诉本报,巴老曾经给他们回信及送了一些他的书,而学生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巴老的一句赠言:“说真话,做好人。学习时认真学习,玩时尽情地玩。”

  同样从成都专程来送行的四川世界语协会秘书长张平说,“希望我们都能学习巴老讲真话,虽然很多时候做不到。但至少要督促自己尽力这么做,以这样的方式来悼念巴老会更有意义。”

  “说真话”,似乎已成了巴老辞世后被引用最多的一句生前的话。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对巴老的评价和怀念文章,凸显的是他自我批判的一种自省性真话。新华通讯社旗下《瞭望东方周刊》最新一期有关怀念巴金的专题里,就有文章引述巴金研究专家陈思和教授指出,巴老一生痛恨对强权的屈服,而在现实中他痛恨自己为什么那么听话,在文革时期曾经写了照别人的意思执笔的文章。

  到了晚年仍不能原谅自己的巴金,在无数爱戴和敬重他的人送行后,遗体已经火化。他的女儿李小林说,将会遵从父亲的遗愿,把他的骨灰和妻子萧珊的骨灰一同撒向东海。

  不过最遗憾的,是好几十名到现场却未能有机会瞻仰巴老遗容的读者和朋友。由于时间到得到火化场,昨天下午3时30分过后,工作人员和警卫已开始清场,几名错过瞻仰巴老遗容的年长读者,急起来直骂警卫不近人情,阻碍巴老跟钟爱他的读者接近。

  一名年轻警卫无奈的说:“大家都想瞻仰巴老,但连我自己也没机会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0-1 15:38 , Processed in 0.83472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