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忙着复习、做简历,书看得不多。不过还是习惯性地买了一本书:《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现在读这本书,也不算有赶时髦的嫌疑。此书虽由现任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祁斌先生翻译的,尚主席亲自写了序言。05年初出版,经过快一年的时间后,反响很是不错。
这本书不是非常专业而枯燥的经济史专著,但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很有内涵,所以我读起来的时候,没有读其他经济书的痛苦。相反,像讲述故事般娓娓道来。此书的原作者John Steele Gordon是一名经济史和金融史的作家,祖辈和父辈都是纽约股票交易所的经纪人,所以从小熟悉华尔街的故事,耳濡目染。
此书的翻译祁斌 1968年生于北京(非常年轻,现在才37岁),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92年赴美留学,1995年获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物理学硕士学位并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同年转学芝加哥大学商学院, 1997年获MBA学位。从1997年起开始在华尔街工作。2000年回国加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任战略规划委委员。2001年至今,任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
从技术领域的学习转到经济领域的学习,愈发会觉得,理解和思维转换的需要。
《伟》一书可以说是一部讲述美国华尔街的历史(1653-2004)的书。翻译成中文版的时候,译者加了不少注释,每章开始的时候,大概有2万字的导读,每章结束的时候,同时对比了中国同期发生的事情。读罢思索之处颇多,而不仅仅是一个个故事。
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性,华尔街发生的许多故事,似乎现下正在中国发生,或即将面临。思考的问题很多,同时使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有了改观,随后百度资料后更有所改变。
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不是天然的,在不少的偶然因素外,他自身的条件促使它一步步成长,超越它的左邻右舍(比如费城,技术的进步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机遇,对比之下费城的失误)、痛苦地应对内部冲突,最后成为美国的金融中心,最后抓住契机,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对比中国,中国的金融中心在哪里呢?厮杀过后,应该具有唯一性。如何从而促进中国的发展?
美国一开始,便是“法无定文不可为,便可做;直到颁布法律不允许”;而很多其他国家,我没说中国啊,“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政府颁布允许”,及其限制了自由发展的可能。如何改变这一点,至少从经济领域?目前3G牌照的发放,成了一块似乎难熟的蛋糕了。
投机者,历来在不少人们的心里都是邪恶的。美国建国始,汉米尔顿和杰弗逊 以及他们的追随者,各自持不同的理念,鼓励或打击投机者,影响和冲击促进金融体系的前进。投机者,其实只是在人们最求自己利益最大化活动下的替罪羊;如果没有投机者,市场价格和需求无法做到平衡,经济的促进也无法做到。但由于投机者的利益追求最大化,如果没有合理和完善的游戏规则的制订,车子就会越轨。但没有这些投机者,资本市场无法做得自我演进、自我探索、自我修复;脆弱的体系只有不断测试修正才能完善,回避限制只会如车子不开动一般,永远无法进步。
再说到制度、游戏规则,太多借鉴和学习了。华尔街的成长史也是一部从混乱走向秩序的历史,但在这些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宝贵而坚持的规则。从最初的私下交易,发展到规定场所交易;从政府官员认为参与投机天经地义,到禁止参与;建立中央银行体系的反复。。。。。
华尔街简直是“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什么样的阴谋诡计没出现过。为金钱,人与人之间什么都可以不讲。但这个系统坚持了两个神圣原则:\"成交了就是成交了\"(A deal is a deal);也就是说,当买家和卖家在价钱上达成一致时,交易就做成了,不论随后股价在股票交割前发生任何变化,交割都要以原来说好的价钱结算:。。。。。。第二条同样神圣的规则是,私人契约的隐私权不受侵犯,也就是说,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不能泄露买方合同的另一方是谁。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我们的证券市场曾有过这些规则吗?是谁又破坏了这些规则?)
至于经典的案例,里面的介绍自然比较多。相信以前没见过的,看过后不无益处。之后发现之间的差距不是一点点,而是太多太多。不怕自己不知道,就怕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