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0|回复: 2

我们要让感动中国的人感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8 15: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年,谁来感动中国?日前,洪战辉、靳伟杰、白芳礼等十余人被列为感动中国的人———“中国的脊梁”。而之所以能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们所体现或者被发掘出来的精神,正是今天中国社会所需要的。

这些人的确都有令人感动之处,从客观上说,在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周围,多少都围绕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他们中有些人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有的人身处困境却依然为他人服务。他们之所谓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们给社会做出的物质和精神奉献,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所获得的受益。或者说,这种奉献和受益的比例,远远超出今天社会的平均水平。

在这种不寻常的比例背后,是目前社会所急需的精神信仰。

他们为2005年的中国打造了新的精神家园,但仅仅只是他们感动了我们,这是多数人观赏少数人的奉献过程,并非一个现代社会有效的精神互动模式,也不是一个现代国家坚实的英雄观。因为这些感动中国的群体究竟有多大,决定了一个社会氛围的营造。

在受到他们感动的同时,不妨思考一下,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够感动他们?

这是一个精神式的问题,是一个中国社会是否鼓励“感动文化”的命题。尤其是在今天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贫富差距,而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个重要的目标之后,对公共利益、弱势群体这样一些关键发展环节的关注,就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缺失。感动中国的人,实际上是在为整个社会,解决精神信仰和发展环节中的细节问题。

这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一个公民社会能否最大限度鼓励这种“感动文化”的命题。从目前来看,中国社会在鼓励公益事业发展、个人奉献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是,这种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滞后于今天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现在,社会对这些身处相对不利的环境,却以一人之力,负天下之担当的“感动群体”,给予的物质和精神补偿,还很不够。因此,我们看到多数“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之所以为我们所感动,就是因为他们所经历的磨难,超出了我们所能想象的程度。这一点,值得我们在感动之余,认真省思。

尤其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世界上不少国家,特别是欧美地区都在反思现代化的基础上,试图重建公益事业和公益信仰。一方面,这包括有一定补偿性的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还包括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社区互助和自助意识建设。所有这些,都创造了良性与和谐的社会机制。

当然,从主观上说,今天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取向,决定了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因此,人们在选择索取和付出的过程中,往往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定位,来决定自己的付出方式和奉献成本。但是,到底有哪些是全社会性的价值,是需要我们共同追求和建设的。感动中国的人物们,已经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我们每年都评选“感动中国”的人物,但是仅仅感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所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人物,毕竟还只是少数。如果有一天,整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为彼此之间的行动所感动;如果有一天,整个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为价值观和公益精神建立一种良好的氛围;如果有一天,整个社会能够对“感动文化”有一种共识、有一种激励机制甚至有一种保障体系,我想,这将是最让他们感动的一刻了。
发表于 2005-12-18 17: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中国里面好多生活的小细节
让人感动的也就这些了
能做好每个细节
还追求什么呢
发表于 2005-12-18 20: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得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4 08:40 , Processed in 0.49550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