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0|回复: 0

[民俗]老艺人呐喊:软木画不要离我们远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2 13: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福建之窗 www.66163.com  2005-12-22



  本报记者 林娟 文/图

  工艺美术独一无二

  自从接到为大宾馆创作大型软木画作品的任务后,吴学宝失眠的老毛病又犯了,失眠对吴学宝来说是一种职业病。他白天画设计稿,中午吃饭时眼睛也一直盯在图纸上,晚上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满脑子仍是那张图,哪里该添加些什么,哪部分透视效果需要调整,三维空间的表现到不到位?一个接一个问题在脑海里萦绕,辗转反侧,挥之不去。

  吴学宝做软木画已有近50个年头了,每回创作他的状态都是如此,如痴如醉地整个人陷进去拔不出来。年轻时这样玩命尚可,如今年事已高,血压偏高,前一阵子刚因心肌梗塞住了院,子女们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很是着急。可吴学宝更急,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可以做他心爱的软木画,他担心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术手工艺品种在他手中失传。因为眼下他只有几名徒弟,徒弟们技术还不全面,而且都已过了退休的年龄。



吴学宝在进行软木画创作



软木画《福建奇观》局部


  要说软木画的渊源就不能不提吴学宝的父亲吴启棋。1914年,福州晋安区西园村木雕艺人吴启棋先生利用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西班牙等国的栓树皮为原料,结合我国传统雕刻技艺首创成功软木画工艺。因为栓树皮具有质地轻软、纹理细密、色泽天然典雅等特性,故俗称软木,该工艺也就被称为软木画工艺。艺人以刀代笔,运用圆雕、浮雕、镂雕、微雕等传统雕刻技法创作出风格各异、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各种手工艺品,向人们展示世界风光、名胜古迹、人物造型、动物形态等作品,其色调古雅淳朴,形象逼真,画面意境深邃,远奥高古,清奇可爱,具有“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的艺术效果。

  软木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也是寻常百姓喜爱的家庭装饰品,许多软木画佳作由国家馈赠国际友人或被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珍藏。如《土楼奇观》《福州西湖》《鹭岛风光》等多幅大型作品就曾被北京人民大会堂选作国家级会议场所的艺术装饰品。由于其精湛的工艺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软木画还在国内外工艺美术大展中频频获奖,曾连续几届蝉联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朱德委员长曾亲临福州工艺木画厂参观,并留下“巧夺天工”的题词,邓小平同志参观后也留下了“民间艺术珍品”的墨宝。

  百年工艺历经沧桑

  软木画自从在西园村发源以来,为村人代代相传,走过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几度兴衰。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得到长足的发展,从业人员从原来的几十人、几百人发展到万余人,每年出口、内销产值高达5000万元以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出口世界50多个国家,被海外誉为“东方艺术珍品”,与脱胎漆器、寿山石雕等并列成为“福州工艺三宝”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软木画工艺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商机大好,可是由于管理者忽视产品质量问题,相关职能部门缺乏名牌保护意识,加之社会上一些木画经销商只顾眼前利益,大量粗制滥造的劣质木画产品充斥市场,且不断相互压价、无序竞争等,最终导致福州最大的软木画企业——福州软木画厂关门倒闭。木画厂散伙后,年轻的木画从业者下岗另谋出路,老艺人、大师则封刀休艺,连软木画发源地西园村的村民们也纷纷放弃了这门手艺。10年后的今天,木画老艺人健在的都已是七八十岁高龄,稍年轻的艺人也不愿回到利润差的木画行业中来。吴学宝是在这行业中默默坚持的寥寥可数的几个人之一。

  第二代传人吴学宝

  吴学宝9岁跟随父亲学艺,按他的话说,当时只要是会拿筷子的孩子都会被他父亲拎去学习这门手工艺。软木画看起来似乎只是轻松的案头工艺,可做起来真不容易,比如一幢楼阁,窗棂、椽子、柱子等都细到几毫米,密密的屋瓦也不足一厘米,而松树的松丝更是细如发丝。要从一大块软木上取材,再用刀雕画出各种建筑、植物、人物、动物的形象轮廓,然后用白胶将几十几百乃至上千根的细线条一一组合粘贴上去,工序十分繁复,往往做一个小房子就得花去数小时时间,这要求创作者非得有不寻常的耐心不可。

  况且这软木画并不是拼拼贴贴这样简单的手工活,而是一项特殊的艺术创造。从图案设计、造景、布局、细部修饰等,都充溢着艺术的灵感巧思,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就会显得呆板不逼真。吴学宝小时候也是个坐不住板凳的顽皮孩子,可偏偏就是这软木画能够拴住他,任何精细活他都做得比大姑娘绣花还要一丝不苟。他的徒弟们连连称他天分不凡,他自己则呵呵笑说:“是有些奇怪,什么东西我只要看过了就能用手做出来。”

  曾有专业美术师看了吴学宝手绘的软木画设计图后问他是哪个美术院校毕业的?他笑答:“跟我孙子一样,幼儿园毕业。”他告诉记者,自己只上到小学二年级,从没受过专门的美术训练。可是那一帧帧用铅笔绘就的设计图不论素描功力、三维透视关系、明暗对比等都处理得极为到位。他不仅画得好,做出来的东西更是栩栩如生,像他手中正在制作的以土楼为题材的作品《福建奇观》,土楼、梯田、树木等都精致细腻,富有美感。画面质感鲜明、层次丰富,并有极佳的立体透视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在几十年的从艺生涯中,吴学宝有过颇为骄人的业绩,比如曾两度参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装饰布置工作,为香港华润大厦制作大型双面软木画等,还曾赴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办展献艺。据了解,作为软木画艺术的第二代传人,吴学宝也是古今唯一能独立完成从软木画作品设计到制作全过程的老艺人。目前他正作为福州唯一候选人,参加首批百位“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竞选。

  濒临失传呼吁拯救

  老一辈人告诉记者,在上世纪的80年代末,软木画是宾馆店堂和家居中常见的装饰品和很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遇上婚嫁喜事,许多人喜欢凑份子买幅软木画作为贺礼。可是自从其声誉被一些粗制滥造的次品破坏,尤其是软木画企业纷纷倒闭后,整个软木画市场一蹶不振,吴学宝也封刀了约10年,直到省工艺美术研究院为保护这一民间工艺特辟出工作场所请他复出。

  如今,在省工艺美术研究院7楼的软木画创作室里,吴学宝正带着他的6位年过半百的徒弟就着简陋的书桌、台灯孜孜不倦地雕镂着。由于工艺复杂,每做出一幅中型的软木画,就得花去他们7人三四个月的时间。吴学宝希望能多做些精品,向世人展示软木画的特殊工艺及艺术风采,以矫正人们对其粗陋不上档次的误解,从而使之重获市场的认可及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可是,由于年事已高且身体有恙,他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眼下最让吴学宝担心的是人才的断档。由于软木画手工制作的报酬极低,而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甚巨,投入产出之间比例过于悬殊,已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并投身于这门工艺。与此同时,他这一辈的老艺人包括学徒们正一天天老去。面对这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艺品种濒临失传的危机,吴学宝怎么睡得着?眼下,他在坚持创作的同时,正不遗余力地指导水平较高的传人。他认为,将他推举为福州唯一候选人参加首批百位“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竞选也是有关部门对这一手工艺重视的一种信号,他切盼这门他心爱的艺术还有复苏的希望。


[来源:福建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8 02:56 , Processed in 1.08054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