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8|回复: 2

[舞文弄墨] 《三联生活周刊》批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 19: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luesky 发表于 2006-1-9 9:48:12



      把一本《周刊十年》看完,感觉有话要说。
  我是三联的老主顾。远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是看三联的书完成西学启蒙教育的,知道了一些至今还有影响力的哲人的名字。好像那时最大的时髦就是读书。
  15年前我开始自己花钱看《读书》。一位朋友说要看《读书》直到丁聪不再给他画漫画为止。我给听进去了,所以坚持着。后来就是《三联生活周刊》,零星的,其间使用“骗术”用公款看了整一年,领导嫌贵,不好看,从此好事不再。去书店淘书也只认像三联这样的牌子货,觉得他们还不至于粗糙骗钱。
  我不是学者,也不够小资,读书就一爱好。我自认为是热爱三联的,是有资格说话的。
  批判一:从新锐走向中庸
  “不碰外交,不碰军事,在政治曝光度较低的现实条件下,经济生活多曝光。”这是《周刊十年》里的一段话。
  新闻是杆标枪,是尖是钝,关乎刊物的走向问题。经济新闻我会选择《21世纪经济报道》,要说社会新闻我一贯认为《中国青年报》敢说,做人文地理当属《中国国家地理》,电影还是《环球银幕画刊》耐看,科普的老牌子是《科学画报》。而《三联生活周刊》更像八宝粥,表面上看可以给我省钱,可如今深度却没了。
  《三联生活周刊》初创时,可谓行当里的好学生,是全体同学的好榜样,步子迈得快、招式新颖、视角奇特,让人眼花缭乱,非看不可。最近感觉有点乱了。这几期的封面故事简直看不下去,办“超女”,以为你的读者群换人了,请问有多少白领够得上“粉丝”?人家知道有这回事就行了;办城市报道,直让人疑心收受地方政府红包。社会新闻不痛不痒,是社会真的和谐了?矛盾不如从前尖锐了?我自己就是做社会工作的,现实告诉我,那还有时日。新闻一旦中庸就让人产生一个假设 :或者是被“收买”了,或者是到了青春叛逆期,新生代们开始胡来了?(当然,这有待证实)。
  批判二:从通俗走向媚俗
  可不要把通俗与低档次划等号。大知识分子很有可能是金庸的追捧者。倘若一个白领终于从办公室出来,回家摊手摊脚拿本杂志想要放松一下筋骨,可《三联生活周刊》不许,非逼得他又正襟危坐起来,他会选择看下去吗?多半甩开了事。
  怎样使刊物既有档次又通俗易懂?印象深刻的是“新奢侈”那一期,从小资们的基本武装——各种国际品牌说开去,挖得深,看得远,信息量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读起来还不费劲。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说说《读书》。老一代文人崇尚“清高”,无欲则刚,看他们的文章,嬉笑怒骂,天马行空,读来解气过瘾,还能感到作者股子里透着的凛凛正气。如今老人快走光了,新生代操刀不光患上软骨病,还追求起 “学术”来,文章成了术语符号的集合体,发誓让人读不懂,七弯八绕,云里雾里,似乎这样才显有学问。于是怀念自己上小学时大科学家们热衷写科普小品教化蒙童;我爹在大学教船舶力学,讲中学物理就不让我发怵;我自修大本时一位教员能把高等数学讲得让我这个十几年没碰数理化的文科生不但坐得住,大把大把的公式知道往哪用,考试还能及格。看人家张中行、金克木、陈平原,人家的文章咱就看得懂,那才叫学问家。关键是要有思想,而不仅仅给出一个学术的空壳。
  半吊子文人的文字,正向一个极端跑去。《三联生活周刊》也不例外。
  拽回来还说《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字问题,到底是周刊,赶稿的痕迹越发明显,文字粗糙,欠推敲,正向另一个极端跑去了。
  批判三:从创新走向停滞
  我看最该挨批的是被编辑们当个宝的“生活圆桌”。周刊上手,先看“生活圆桌”不假,因为它的八卦、它的不用脑子、它的玩文字游戏。我以为《21 世纪经济报道》的八卦版比“生活圆桌”耐读。有一个黄爱东西(几年前了)在上面写过一篇关于各国男同学交作业的段子,颇有指导意义,被我复印多份广为散发,以致当年女同事每周一上班见到男同事劈头就问:作业交够了没有?努力呀!而“生活圆桌”的作者年轻学生气太重,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多是青春期的臆想,好看不假但全无用处。像美味的小点心,不能饱肚子,吃多了还会腻。
  留道证明题给大伙:
  (一段黑色幽默式的奇思怪遇)+(一段名人经典言论)+(一段考证其出处的生僻史料)+(一个顾首顾尾的小说式结论)+(一个常变常新的笔名)= (一篇能拿稿费可充学费的生活圆桌)
  证明该等式是否成立?
  批判并不是否定,是为了《三联生活周刊》能更好地成长。
  这是我的初衷。( 作者:橄榄油)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19: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luesky 发表于 2006-1-9 9:48:12



      把一本《周刊十年》看完,感觉有话要说。
  我是三联的老主顾。远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是看三联的书完成西学启蒙教育的,知道了一些至今还有影响力的哲人的名字。好像那时最大的时髦就是读书。
  15年前我开始自己花钱看《读书》。一位朋友说要看《读书》直到丁聪不再给他画漫画为止。我给听进去了,所以坚持着。后来就是《三联生活周刊》,零星的,其间使用“骗术”用公款看了整一年,领导嫌贵,不好看,从此好事不再。去书店淘书也只认像三联这样的牌子货,觉得他们还不至于粗糙骗钱。
  我不是学者,也不够小资,读书就一爱好。我自认为是热爱三联的,是有资格说话的。
  批判一:从新锐走向中庸
  “不碰外交,不碰军事,在政治曝光度较低的现实条件下,经济生活多曝光。”这是《周刊十年》里的一段话。
  新闻是杆标枪,是尖是钝,关乎刊物的走向问题。经济新闻我会选择《21世纪经济报道》,要说社会新闻我一贯认为《中国青年报》敢说,做人文地理当属《中国国家地理》,电影还是《环球银幕画刊》耐看,科普的老牌子是《科学画报》。而《三联生活周刊》更像八宝粥,表面上看可以给我省钱,可如今深度却没了。
  《三联生活周刊》初创时,可谓行当里的好学生,是全体同学的好榜样,步子迈得快、招式新颖、视角奇特,让人眼花缭乱,非看不可。最近感觉有点乱了。这几期的封面故事简直看不下去,办“超女”,以为你的读者群换人了,请问有多少白领够得上“粉丝”?人家知道有这回事就行了;办城市报道,直让人疑心收受地方政府红包。社会新闻不痛不痒,是社会真的和谐了?矛盾不如从前尖锐了?我自己就是做社会工作的,现实告诉我,那还有时日。新闻一旦中庸就让人产生一个假设 :或者是被“收买”了,或者是到了青春叛逆期,新生代们开始胡来了?(当然,这有待证实)。
  批判二:从通俗走向媚俗
  可不要把通俗与低档次划等号。大知识分子很有可能是金庸的追捧者。倘若一个白领终于从办公室出来,回家摊手摊脚拿本杂志想要放松一下筋骨,可《三联生活周刊》不许,非逼得他又正襟危坐起来,他会选择看下去吗?多半甩开了事。
  怎样使刊物既有档次又通俗易懂?印象深刻的是“新奢侈”那一期,从小资们的基本武装——各种国际品牌说开去,挖得深,看得远,信息量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读起来还不费劲。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说说《读书》。老一代文人崇尚“清高”,无欲则刚,看他们的文章,嬉笑怒骂,天马行空,读来解气过瘾,还能感到作者股子里透着的凛凛正气。如今老人快走光了,新生代操刀不光患上软骨病,还追求起 “学术”来,文章成了术语符号的集合体,发誓让人读不懂,七弯八绕,云里雾里,似乎这样才显有学问。于是怀念自己上小学时大科学家们热衷写科普小品教化蒙童;我爹在大学教船舶力学,讲中学物理就不让我发怵;我自修大本时一位教员能把高等数学讲得让我这个十几年没碰数理化的文科生不但坐得住,大把大把的公式知道往哪用,考试还能及格。看人家张中行、金克木、陈平原,人家的文章咱就看得懂,那才叫学问家。关键是要有思想,而不仅仅给出一个学术的空壳。
  半吊子文人的文字,正向一个极端跑去。《三联生活周刊》也不例外。
  拽回来还说《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字问题,到底是周刊,赶稿的痕迹越发明显,文字粗糙,欠推敲,正向另一个极端跑去了。
  批判三:从创新走向停滞
  我看最该挨批的是被编辑们当个宝的“生活圆桌”。周刊上手,先看“生活圆桌”不假,因为它的八卦、它的不用脑子、它的玩文字游戏。我以为《21 世纪经济报道》的八卦版比“生活圆桌”耐读。有一个黄爱东西(几年前了)在上面写过一篇关于各国男同学交作业的段子,颇有指导意义,被我复印多份广为散发,以致当年女同事每周一上班见到男同事劈头就问:作业交够了没有?努力呀!而“生活圆桌”的作者年轻学生气太重,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多是青春期的臆想,好看不假但全无用处。像美味的小点心,不能饱肚子,吃多了还会腻。
  留道证明题给大伙:
  (一段黑色幽默式的奇思怪遇)+(一段名人经典言论)+(一段考证其出处的生僻史料)+(一个顾首顾尾的小说式结论)+(一个常变常新的笔名)= (一篇能拿稿费可充学费的生活圆桌)
  证明该等式是否成立?
  批判并不是否定,是为了《三联生活周刊》能更好地成长。
  这是我的初衷。( 作者:橄榄油) 
发表于 2006-3-18 17: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字一般都好有深度的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7 21:32 , Processed in 1.77585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