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8|回复: 6

《霍元甲》为什么没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7 16: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霍元甲》:形式传统、内容反传统
  
  功夫片是最难拍的片种。因为有一个时期,功夫片在内地几乎成了商业电影的代名词:电影院乃至录像厅中的卖座电影全是功夫题材。说人人都有难舍的功夫片情结恐怕并不过分。功夫片最容易唤起观众的期待,迎合人们通过电影满足梦想的心理需求。
  
  由香港电影人引领潮流的功夫片,几经兴衰,佳作如云,可谓洋洋大观。功夫电影虽浩如烟海,总结起来却只有几个阶段,无非多用内景拍摄打斗舞台化的邵氏片厂时代、场景写实注重真功夫的合拍片时代、以电影手段强化动作感的“徐克时代”、表现小人物的大梦想并利用电影特技制造奇迹般视觉效果的“周星驰时代”。
  
  周星驰的《功夫》在功夫片发展史上制造了一次高潮,好莱坞大片横行霸道、港片题材创新步履艰难的情势之下,一枝独秀的《功夫》虽不可能将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的功夫电影创作引入全盛时代,但其技术与理念的先进性已经有目共睹,后发优势不可估量--所以笔者不由自主地拿这部影片来做功夫片新作的参照标准,希望所有功夫片都能象《功夫》那样抢救记忆、重现辉煌。视角偏颇,只能算是一家之言罢了。
  
  较比把香港电影趣味发挥到极致、技术方面好莱坞化较为彻底的《功夫》,《霍元甲》显得相当老派。《功夫》上来就抛出电影镜头的无限魅力,开场使人瞳孔放大的出色运镜和两个男主人公走进猪笼城寨的场面调度,控制得当、空间感十足,前景、中景、远景人物的动作无不协调配合于电影的细致分镜,情节徐徐展开、流畅无比,堪称绝好的动作电影技术教学片--观众也许不出10秒钟就会对电影魅力以及导演魔鬼般的技巧顶礼膜拜。《霍元甲》拥有更加庞大豪华的制作以及演出阵容,但能够发挥电影魅力并验证导演功力的画面很少,甚至有些剪辑混乱。摄影机天上地下飞来飞去,运动之滥犹如刚刚用得起吊臂便一刻不肯放下的暴发户式影片《太行山上》。技术方面看似无所不能、无往不至,实则思路狭窄方法单一,白白浪费了丰厚资源。看了打擂台这一段,便觉曾在《新夜半歌声》里令摄影机神出鬼没的于仁泰导演已不复当年,观完全剧,果然难觅可圈可点之处。
  
  记得徐克作品中,导演的地位往往高于一切,夺目的影像与其说在构建功夫神话不如说在大肆炫耀自己的电影技艺!《霍元甲》恰恰缺乏徐克和周星驰作品中唯我独尊的个人观念,导演意识的缺席,使得《霍元甲》的视觉表现十分平庸。
  
  导演手法落伍,袁和平的动作设计也未见多少进步,因为影片有意剔除特技式打斗务求动作回归到“真功夫”。再加上内地编剧王斌的介入,《霍元甲》仿佛旧时代的产物,老气横秋。
  
  故事与观众的期待相去甚远,更为影片的失败雪上加霜。“就像我们人,生活中要懂得互相尊重,这样大家才能活的平安快乐。”--此类乏味语言也只有国产片编剧写得出了。《霍元甲》最令人痛心之处就是丧失掉香港电影的趣味,充斥国产片“寓教于乐”的调调。霍元甲年轻时逞强好胜,为争津门第一的名头四处挑战大打出手,结仇积怨、祸及家人后走上自我放逐之路,沉重的检讨与自省使这个人物如同古希腊悲剧中的英雄,虽有一定内涵,却缺乏功夫片主角身上应有的可爱因子。结尾的擂台大战,仍然看不到一介武夫大显身手快意恩仇,英雄一辈子活在内疚自责的阴影之下,永无终止的反省令观众倍觉压抑快感难以释放。其实功夫片塑造人物没有必要搞得如此复杂的,“上山学艺、下山报仇”、“正邪交锋、邪不胜正”、“民族大义、英雄造势”的套路虽老,却是百试百灵的不二法门。《霍元甲》的编剧走向“反传统”的一面:剧中既没有靠煽动民族情绪吸引眼球,也没有在外部世界设置种种矛盾冲突制造情节波折,所有的风云,全在一人心中--心灵救赎的故事就功夫片的创作而言当然算得上新尝试,但如此颠覆传统,违背观众欣赏习惯,必定风险太大,会影响到票房和口碑。
  
  李祥瑞、2006、2、26
  
  本文原载《中国银幕》
 楼主| 发表于 2006-2-27 16: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霍元甲》:形式传统、内容反传统
  
  功夫片是最难拍的片种。因为有一个时期,功夫片在内地几乎成了商业电影的代名词:电影院乃至录像厅中的卖座电影全是功夫题材。说人人都有难舍的功夫片情结恐怕并不过分。功夫片最容易唤起观众的期待,迎合人们通过电影满足梦想的心理需求。
  
  由香港电影人引领潮流的功夫片,几经兴衰,佳作如云,可谓洋洋大观。功夫电影虽浩如烟海,总结起来却只有几个阶段,无非多用内景拍摄打斗舞台化的邵氏片厂时代、场景写实注重真功夫的合拍片时代、以电影手段强化动作感的“徐克时代”、表现小人物的大梦想并利用电影特技制造奇迹般视觉效果的“周星驰时代”。
  
  周星驰的《功夫》在功夫片发展史上制造了一次高潮,好莱坞大片横行霸道、港片题材创新步履艰难的情势之下,一枝独秀的《功夫》虽不可能将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的功夫电影创作引入全盛时代,但其技术与理念的先进性已经有目共睹,后发优势不可估量--所以笔者不由自主地拿这部影片来做功夫片新作的参照标准,希望所有功夫片都能象《功夫》那样抢救记忆、重现辉煌。视角偏颇,只能算是一家之言罢了。
  
  较比把香港电影趣味发挥到极致、技术方面好莱坞化较为彻底的《功夫》,《霍元甲》显得相当老派。《功夫》上来就抛出电影镜头的无限魅力,开场使人瞳孔放大的出色运镜和两个男主人公走进猪笼城寨的场面调度,控制得当、空间感十足,前景、中景、远景人物的动作无不协调配合于电影的细致分镜,情节徐徐展开、流畅无比,堪称绝好的动作电影技术教学片--观众也许不出10秒钟就会对电影魅力以及导演魔鬼般的技巧顶礼膜拜。《霍元甲》拥有更加庞大豪华的制作以及演出阵容,但能够发挥电影魅力并验证导演功力的画面很少,甚至有些剪辑混乱。摄影机天上地下飞来飞去,运动之滥犹如刚刚用得起吊臂便一刻不肯放下的暴发户式影片《太行山上》。技术方面看似无所不能、无往不至,实则思路狭窄方法单一,白白浪费了丰厚资源。看了打擂台这一段,便觉曾在《新夜半歌声》里令摄影机神出鬼没的于仁泰导演已不复当年,观完全剧,果然难觅可圈可点之处。
  
  记得徐克作品中,导演的地位往往高于一切,夺目的影像与其说在构建功夫神话不如说在大肆炫耀自己的电影技艺!《霍元甲》恰恰缺乏徐克和周星驰作品中唯我独尊的个人观念,导演意识的缺席,使得《霍元甲》的视觉表现十分平庸。
  
  导演手法落伍,袁和平的动作设计也未见多少进步,因为影片有意剔除特技式打斗务求动作回归到“真功夫”。再加上内地编剧王斌的介入,《霍元甲》仿佛旧时代的产物,老气横秋。
  
  故事与观众的期待相去甚远,更为影片的失败雪上加霜。“就像我们人,生活中要懂得互相尊重,这样大家才能活的平安快乐。”--此类乏味语言也只有国产片编剧写得出了。《霍元甲》最令人痛心之处就是丧失掉香港电影的趣味,充斥国产片“寓教于乐”的调调。霍元甲年轻时逞强好胜,为争津门第一的名头四处挑战大打出手,结仇积怨、祸及家人后走上自我放逐之路,沉重的检讨与自省使这个人物如同古希腊悲剧中的英雄,虽有一定内涵,却缺乏功夫片主角身上应有的可爱因子。结尾的擂台大战,仍然看不到一介武夫大显身手快意恩仇,英雄一辈子活在内疚自责的阴影之下,永无终止的反省令观众倍觉压抑快感难以释放。其实功夫片塑造人物没有必要搞得如此复杂的,“上山学艺、下山报仇”、“正邪交锋、邪不胜正”、“民族大义、英雄造势”的套路虽老,却是百试百灵的不二法门。《霍元甲》的编剧走向“反传统”的一面:剧中既没有靠煽动民族情绪吸引眼球,也没有在外部世界设置种种矛盾冲突制造情节波折,所有的风云,全在一人心中--心灵救赎的故事就功夫片的创作而言当然算得上新尝试,但如此颠覆传统,违背观众欣赏习惯,必定风险太大,会影响到票房和口碑。
  
  李祥瑞、2006、2、26
  
  本文原载《中国银幕》
CS身份证.jpg
发表于 2006-2-27 18: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劲,谁说没劲啊 ,我和他急??
发表于 2006-2-27 18: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票房~
发表于 2006-2-27 20: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片全是恐龙,港片全是砍刀,韩片全是花痴,大陆全是白痴
发表于 2006-2-27 22: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2-28 12: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觉得功夫好
也不觉得霍差
都凑合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8 09:23 , Processed in 0.13834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