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长沙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的主要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比较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 、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位于北纬25—40度,东经108—119度之间,土地面积102.7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其东部(安徽、江西)与山东、江苏、浙江等省接壤,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通道;南部(江西、湖南)与福建、广东、广西等省接壤,是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域的重要组成城市;西部(湖南、湖北、河南)与贵州、重庆、陕西等省接壤,是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桥梁与纽带,也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必经之路;北部(山西、河南)与内蒙、北京、河北等省接壤,紧靠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距离辽宁、吉林等老工业基地也较近。中部六省的区位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与枢纽、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在全国板块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部六省境内铁路纵横交错,京广、京九铁路纵穿南北,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几十条干线和几百条支线铁路与主干线融会贯通;公路星罗棋布,京深、沪瑞及几十条省际高速公路,与10纵14横的24条国道,以及成千上万条省县乡公路组成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水运以内河航道为主,长江、黄河两大主航道横贯东西,上百条河流与之紧密相连;民航方便快捷,以武汉、郑州、长沙、太原、南昌、合肥为中心的民用机场开通国内上百条航线,可直达全国主要城市及港、澳、台地区,部分机场还开通新加坡、韩国等国际航线。
■ 中部六省城市群及经济圈分布状况及区位优势
中部地区拥有城市147个,其中大多城市沿长江、京广线集聚分布,形成“十”字形构架,纵向贯通中部的京广线,连接中部21个大中城市,形成中部辐射面积最为广泛的城市带;沿着横贯中部东西向的长江,分布了中部19个大中城市,是中部城市分布最密集的经济带和创新走廊。交通密集、城市密集、经济密集是中部城市群和经济圈的重要特征,也是使其成为带动中部整体经济的重点发展轴的必要条件。在“中部崛起”战略带动下,以城市为主导,城市群越发凸显其财富积聚和规模效应,从中原城市群到武汉城市圈,从昌九工业走廊到长株潭城市群,从沿江城市群到太原都市圈,中部六省都在积极探索各自城市群和经济圈的发展模式。
太原都市圈—— 包括太原市市域全部,阳泉市市域全部,晋中市的榆次区、寿阳县、太谷县、平遥县、祁县、介休市,忻州市的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县、静乐县,吕梁市的交城县、文水县、孝义市和汾阳市,国土面积3.1万平方公里。太原都市圈的总体结构为:一个核心、两个圈层、指状发展轴的空间形态。 一个核心,即由太原市区和晋中市榆次区构成,规划发展为太原都市圈核心区;两个圈层,即接受核心城市强烈辐射,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受核心城市强烈影响,包括核心城市和距核心城市中心约50公里地域内的城市、城镇和区域的内圈层(紧密圈层)与包括阳泉市、忻州市2个区域中心城市以及原平、汾阳、介休、孝义4个县级市和若干县城的外圈层(松散圈层);指状发展轴,即以太原市中心区为出发点,在都市圈内共规划建设东、南、西、北5条以高速公路为城镇发展轴的交通走廊。太原都市圈将太原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提升太原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力,推动山西产业和人口空间集聚和产业链、产业群的形成,加速城市规模的扩张,增强城市间的空间聚合度,优化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
沿江城市群——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和安庆5个城市,利用五城市的沿江区位优势和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将安徽沿江城市群打造成为安徽发展的表率、崛起的脊梁和非省会核心增长极。
昌九工业走廊——下起南昌,上至九江,中间包括永修、武宁、共青、新建、安义、九江县、德安等县,共有九江开发区、共青开发区汽车工业园等18个工业园区。昌九工业走廊既沿长江又沿京九,具有构筑东西部商品集散中心的区位条件,作为昌九工业走廊的两极,南昌的目标是要做成特大城市,九江的目标是成为长江重要港口城市、旅游城市和物流中心。在进一步提高昌九工业走廊主导产业的水平和规模的基础上,增强其辐射能力,使昌九工业走廊成为江西高层次加工业集中,技术和资金相对密集,对全省发展起着导向作用的工业带。
中原城市群——包括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市、48个县(市)。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体系基本架构为:构建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其他省辖市为支撑,大中小城市相协调,根据各市现有基础、发展态势各自定位。与中原城市群经济关联度较强的周边城市,特别是鹤壁、安阳、三门峡等市,要调整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融入中原城市群,通过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形成以郑州、洛阳、开封为主体的郑洛汴工业轴,构筑起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
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六万平方公里,是目前武汉的七倍多,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全力打造之下的“武汉城市圈”,将形成以大武汉为核心,与周边8个中小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格局。
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湘潭3个大城市,地处湖南中部偏东,湘江下游,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沿线,成“品”字型分布,山水相依,一江相连,地域相接,两两相距约45公里,素有湖南的“金三角”之誉,是湘鄂赣三省最具爆发力的城市群,长江经济带与泛珠三角——长株潭——武汉——郑州发展轴在此交汇,形成了以航空、铁路、高速公路、水运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黄花机场、京广、浙赣、湘黔、洛湛、长石铁路和京珠、上瑞、长常高速公路以及106、107、319、320国道。通过长株潭产业集群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形成长株潭三市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和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高效率、高品质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区,形成以长株潭三市城区为增长核、以三市间的快速交通设施(高速公路、快速路、轨道交通)为纽带的核心区组团,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发展轴向周边地区放射的城镇网络群体;最终形成以三市为核心和中心结点的放射状城镇布局,以三纵两横(即一主两次两辅)的“冉字型结构”支撑起整个区域的城镇发展空间,使其发展成为在华中经济圈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在国内具有很强竞争力的组群式的特大型城市化地域之一。
■ 中部六省会城市区位比较
在中部崛起中,六省省会城市各具一定的区位特征:太原市位于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是国家重要的特种钢、主焦煤、棕刚玉、化工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资源工业发达,但因此造成了严重的城市污染。合肥市位于中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紧靠长江三角洲,在中部六市中实力最弱。南昌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中南三角洲相毗邻的省会城市,但整体实力较弱。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处于全国交通大十字架的中心位置,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武汉市位于湖北省的中部地区,在中国经济地理圈层中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水、陆交通十分发达,自古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称,武汉还是全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第三大科技教育中心。长沙位于湘中偏东北处,湘江下游,洞庭湖南,东接浙赣,西引川黔,北控荆楚,南领桂粤,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既是内陆通向两广和东部沿海及西南边陲的枢纽地带,又是长江经济带和华南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与两大经济区域进行密切经贸合作的得天独厚条件。
■ 长沙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区位优势凸现
长沙居华中腹地,扼南北要冲,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区位独特优越,交通四通八达,便于东引西进、双向开拓,是中部和泛珠三角经济区重合的区际中心交点,长沙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长沙必将在区域间产业转移、资源要素流动、市场对接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其区位优势更显突出:一是长沙在沪港渝大三角经济圈中具有不可小视的区位优势,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大三角区域中心和长江经济带中腰,而且更是连接沪港渝三地的交通枢纽,渝长高速公路已纳入重庆“十一五”规划“三环十纵”一条连接中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的重要通道,将使长沙处于重庆、上海两个中心城市8小时物流圈的交汇点;即将建设的武广高速铁路又将使长沙融入武汉、广州两个中心城市3小时经济圈中;受沪港渝大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交互影响,长沙的科技“高地”和投资“洼地”两大特色交相辉映,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极大地提升城市资本竞争力。二是长沙靠近珠三角经济圈,是支撑沿海、沿江开发地区的后方基地和促进内地和西部开发的先导城市,是湖南省内、西南邻省及粤港地区的资金、产品、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输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在全国经济战略布局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重要枢纽作用;伴随着融入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长沙在接受港澳产业转移的梯度转移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三是长沙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所承受的来自华中、川渝、长三角和珠三角四大经济圈的经济辐射力和发展牵引力都是其他城市所不可比拟的,在“中部崛起”中,长沙作为中部经济起飞的引擎,将成为中南地区的全球化高地、区域化极地和城市化重地。四是长沙是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和主体,在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中起着领头雁的作用,随着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其作为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能量将得到更大的释放,将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城市发展能力比较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选取全国50个城市样本(35个省会与计划单列市,9个沿海开放与港口城市,2个资源性城市大庆和包头,4个特别选择城市唐山、苏州、无锡、温州)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估,我们从中选出中部六个省会城市进行比较。
(1)城市发展“真实能力”评估排序
■ 城市综合实力排序
城市综合实力选取15项指标来评估。分别是人口规模(市区年末总人口)、经济总规模(市区年末总产值)、工业规模(市区工业总产值)、经济增长动力(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市景气状况(市区房地产投资额)、城市消费规模(批发零售商品贸易销售总额)、城市开发和吸引程度(外商实际投资额)、居民生活水平(市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潜力(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人口素质(市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HDI(交通运输、公共卫生、人文发展指数)、城市竞争能力指数、城市影响能力等。
排序如下:(括号内是该城市在50个城市中的位次)
武汉(7) 长沙(13) 郑州(22) 太原(26) 南昌(29) 合肥(31)
■ 城市发展潜力排序
城市发展潜力有100多个指标,通过标准化加和汇总,按照城市基础实力指数、城市竞争能力指数、城市社会安全能力指数、城市管理能力指数、城市可持续能力指数综合表征。
排序如下:(括号内是该城市在50个城市中的位次)
长沙(14) 武汉(21) 郑州(26) 合肥(29) 太原(32) 南昌(33)
■ 城市发展“真实能力”评估排序
城市发展实际上是“数量”与“质量”的共同表征,既是“规模”与“动力”的共同表征,也是城市“综合实力”与“发展潜力”的共同表征。城市发展的“真实能力”以城市发展潜力评价为基础,利用城市综合实力的结果对其进行加权处理,即利用综合实力指数作为权重,对城市发展潜力进行修正,最终获得中国城市发展的“真实能力”。
排序如下:(括号内是该城市在50个城市中的位次)
武汉(8) 长沙(12) 郑州(26) 太原(29) 南昌(32) 合肥(33)
(2)城市基本要素评估
排序如下:(括号内是该城市在该项评估中的指数)
■ 城市发展能力
武汉(10.92)长沙(9.00)郑州(6.47)太原(5.28)南昌(4.87)合肥(4.82)
■ 城市基础实力
武汉(8.33)长沙(6.90)郑州(4.01)太原(3.27)南昌(3.55)合肥(3.86)
■ 城市资源禀赋
武汉(14.20)长沙(8.37)郑州(4.61)太原(3.46)南昌(5.07)合肥(4.38)
■ 城市经济总量
武汉(5.05)长沙(8.01)郑州(3.30)太原(1.93)南昌(3.75)合肥(3.29)
■ 城市工业化水平
武汉(8.99)长沙(7.24)郑州(5.79)太原(6.11)南昌(3.87)合肥(5.90)
■ 城市基础设施能力
武汉(5.11)长沙(3.99)郑州(2.34)太原(1.58)南昌(1.51)合肥(1.85)
■ 城市竞争能力指数
武汉(7.39)长沙(6.57)郑州(4.37)太原(3.53)南昌(3.60)合肥(3.67)
■ 城市创新能力
武汉(5.68)长沙(7.84)郑州(4.91)太原(5.01)南昌(3.71)合肥(3.92)
■ 城市学习能力
武汉(4.21)长沙(2.58)郑州(2.36)太原(1.86)南昌(1.73)合肥(2.06)
■ 城市集约能力
武汉(18.21)长沙(14.41)郑州(10.22)太原(5.56)南昌(8.01)合肥(7.66)
■ 城市信息化水平
武汉(3.25)长沙(5.85)郑州(3.51)太原(4.20)南昌(2.68)合肥(2.10)
■ 城市全球化水平
武汉(5.62)长沙(2.17)郑州(0.84)太原(1.04)南昌(1.89)合肥(2.60)
■ 城市社会安全能力
武汉(13.81)长沙(11.53)郑州(9.83)太原(8.66)南昌(6.06)合肥(5.17)
■ 城市社会公平
武汉(24.57)长沙(12.77)郑州(13.78)太原(13.64)南昌(8.55)合肥(6.52)
■ 城市社会保障
武汉(9.00)长沙(12.78)郑州(10.40)太原(8.69)南昌(6.26)合肥(5.48)
■ 城市社会进步
武汉(7.88)长沙(9.04)郑州(5.32)太原(3.65)南昌(3.36)合肥(3.51)
■ 城市管理能力
武汉(9.50)长沙(8.05)郑州(5.24)太原(4.59)南昌(4.24)合肥(5.03)
■ 城市效率水平
武汉(6.65)长沙(8.71)郑州(4.49)太原(2.66)南昌(4.96)合肥(5.47)
■ 城市经营水平
武汉(9.82)长沙(9.68)郑州(7.58)太原(4.66)南昌(4.04)合肥(4.35)
■ 城市带动水平
武汉(12.02)长沙(5.76)郑州(3.65)太原(6.46)南昌(3.72)合肥(5.27)
■ 城市可持续能力
武汉(15.56)长沙(11.94)郑州(8.90)太原(6.33)南昌(6.90)合肥(6.40)
■ 城市生态水平
武汉(3.93)长沙(4.44)郑州(2.24)太原(2.45)南昌(2.34)合肥(2.30)
■ 城市环境质量
武汉(21.49)长沙(19.25)郑州(15.51)太原(8.03)南昌(9.63)合肥(11.60)
■ 城市协调能力
武汉(21.86)长沙(15.04)郑州(12.47)太原(12.10)南昌(9.67)合肥(8.91)
■ 城市影响能力
武汉(14.97)长沙(9.03)郑州(5.11)太原(2.76)南昌(5.98)合肥(2.78)
小结:
以上25个评价指标中,长沙在城市生态水平、城市效率水平、城市社会进步、城市社会保障、城市信息化水平、城市创新能力、城市经济总量等7项指标比较中在六市中居第一位;有16项指标列第二位,只有全球化水平和社会公平两项指标分别居第三和第四位。
(3)长沙的主要发展优势评估
■ 从支撑城市长远发展的战略资源力的对比看,水资源以及以水为中心的地理资源是长沙独具的发展优势
“岳麓为屏,湘江为带,水陆洲浮碧江心,浏阳河曲绕于此,湖泊星布,岗峦交错,水光潋艳,交映成趣,城廊屹立其间,展示着带岳襟湘的自然风姿。”这是一幅长沙自然景观的优美图画。一个城市的发展,其战略资源力的支撑条件将决定城市的发展前景与方向。从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 水资源、耕地、森林、草地、矿产品等资源是一把双刃剑,既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又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目前,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日益严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缺水,100个城市严重缺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日益恶化、人口提前老龄化、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等问题已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造成严峻考验。仅从水资源情况看,西南、西北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充沛的水资源是长沙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长沙重要的比较优势之一。同时,长沙独特的“山、水、洲一体”城市地理风貌,在全国内陆城市中,甚至在世界内陆城市中都是极为罕见的。以桔子洲为中心,一江两岸,可以说是集中了湖湘文化精粹和城市风格的主题。长沙的城市生态水平高居六市之首位,说明长沙在这一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
可以说,除了武汉市以外,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长沙具有良好的水资源优势,尤其与郑州相比优势更为突出。
■ 从城市商贸的辐射和吸纳功能对比看,商贸始终是长沙的重要优势,商贸中心将是长沙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基础
长沙商贸的比较优势,既源于历史的积累,更取决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长沙商贸重新崛起的辉煌。长沙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的商贸中心和国内的主要商埠。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就是全国铸镜业最发达地区之一,1904年长沙被辟为通商口岸,30年代长沙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城市。
从区域性发展来看,长沙地处的“区域性”中心将承担“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桥梁和大枢纽的重大责任,成为商贸流通的“陆桥”中心。长沙既是沿海的内陆,又是内陆的前沿,东可联上海,南可接广州、香港,西可辐射重庆、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市。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长沙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战略位置优势将进一步凸现。一方面,香港、上海、广州等沿海商贸中心必然依托内陆地区的资源优势,以内陆性商贸中心城市为腹地来发展自己,长沙处于上述沿海商贸中心向内陆辐射的交汇点,地理区域优势明显,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服务于沿海商贸中心的内陆性商贸中心。另一方面,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西移及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格局由沿海向内陆纵深发展,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缩小了东西部、沿海与内陆之间的空间距离,外资西移、内资西投态势加快,长沙作为中西部的前沿,将成为最早受益地区之一。 基于这样一个战略定位上的认识,对于我们研究长沙作为区域性商贸中心的战略思路并以商贸发展作为长沙总体发展战略的先导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从历史文化积淀的对比来看,人文历史的厚重所构成的人才优势对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优势
在我们探讨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时,旅游业的发展始终是城市经济的最有活力的增长点。旅游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需要有强大的产业资源的支撑。而我们研究旅游资源时,考虑的往往是自然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长沙为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旅游资源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长沙的属于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就在于人文历史和优秀文化。这一关键性的判断将影响到我们城市长远发展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思路。
长沙的历史名人与博大精深的湘楚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屈原、曾国藩、谭嗣同到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从岳麓书院到湖湘学派,从湘军征战到革命圣地,厚重的历史积淀构筑了湖南区域性特有的文化现象,到现在新一代湘籍作家群体的重新崛起和波及全国的广播影视的潮涌,更加突出的显示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一长沙文化的辉煌。可以说,湘楚文化是长沙在全国和世界唯一处于领衔级的精品。值得注意的是,长沙的精英人物和历史文化不仅是长沙在旅游产业上应该全力推介的核心,而且是长沙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明确了这一点,才能真正领会“优秀文化带动发展”的精髓。
■ 从现代科技发展的对比来看,长沙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突出表现,高新技术带动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从前面的比较来看,长沙的城市效率水平、城市社会进步、城市社会保障、城市信息化水平、城市创新能力等评价指标在六市中居于第一位。尤其是通过科技经费支出、人均科技经费、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万人拥有大学生人数等为基础构成的城市创新指数32.47点,分别比武汉、郑州、太原、合肥、南昌高出14.24、7.51、2.64、6.36、8.66个点,充分说明长沙科技创新能力具有突出的表现,高新技术带动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