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4|回复: 1

老北京拍记队的胡同“保卫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 21: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十网友跟随拆迁脚步自发拍摄上千条北京胡同,至今已留下20余万幅相片,其中300多条胡同已经彻底消失

  □本报记者高明北京报道

  核心提示

  正在逐渐消失的北京胡同中间,出现了一支带着相机的队伍。

  这一群人,每一周都会在网上发帖相约,一起拍摄日渐消失的老北京胡同。他们自称“老北京拍记队”。

  跟随着拆迁的脚步,他们的镜头已经覆盖了上千条胡同,留下了20余万幅照片。他们想通过图像在网上建立一个胡同的完整世界。在他们看来,在城市的快速变迁面前,这是无奈而惟一的选择。





拍摄队在鲜鱼口附近已经开始拆迁的老北京建筑前拍照。本报记者张涛摄



  2月22日,网友自发组成的“老北京拍记队”再次相约,一起拍摄正在消失的北京胡同。他们中既有大学生,也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本报记者高明摄

  ■网友作品




网友自绘的北京胡同地图。



张巍摄



叶金中摄



张海佩摄



张海佩摄

  大耳胡同25号,青砖雕瓦,红色大门前两座如意门墩油光发亮,一枝榆树懒懒地耷拉在围墙上。

  “进去看看吧。”一位年轻人举手轻敲大门。

  门内露出一张老太太的脸,看见门前聚集着几十个带着相机的人,顿时紧张起来———“你们找谁啊?”

  “奶奶,我们是老北京拍记队的,是专门拍咱北京胡同的。”年轻人凑上去大声解释。

  老奶奶笑了,把大门推开。

  迎面是一面影壁,左拐,是一扇形如戏台的木门,门前又立着一对方形兰草纹饰石墩。“喀嚓”快门声响成一片。

  2月22日,这一群人又出现在北京的胡同里。每一周,他们都会在网上发帖相约,一起拍摄日渐消失的老北京胡同。对内他们以网名互称,对外他们叫自己“老北京拍记队”。

  年龄最大的网友是61岁的“城根”,他总是习惯把相机藏在棉衣里层,撑得肚子鼓鼓囊囊:“掌柜的”是带队人,手中总是高高举着那根兼当讲解棒的三脚架:“老张”有些沉默,却会冷不防冒出一段老房子背后的历史故事……

  按照常例,负责召集网友工作的“虫子”拿出一张从考古书籍里复印的大栅栏地区胡同分布图,标注出了当天的行进路线。

  这一天计划拍摄的10条胡同中,其中两条已经被列入了不远处贴出的大栅栏地区的拆迁公告里。

  “我们现在完全是跟着拆迁的步子走。”老张说,“我们的目的是完整、客观地记录一个古都的历史变迁。”

  老张的胡同情结

  “拍胡同就像吸鸦片,有了第一次,你就会深陷其中。”

  在老北京拍记队,老张被公认为是“学问最大”的一个,他也是这支特殊队伍的发起人。

  “拍胡同就像吸鸦片,有了第一次,你就会深陷其中。”47岁的老张全名张金起,曾当过编辑、开过公司,如今的全职工作就是逛胡同、拍胡同。

  老张说,他与胡同有一段不解之缘。

  11岁那年,老张回到了老家北京,住进了大栅栏地区的一个大杂院里。院里有一间小屋只有7平方米,里面住着一位老奶奶,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屋奶奶”。

  小屋奶奶在这个小院子里,辈分最高,院里几乎每户都有孩子让她照看过,有的家甚至被她带大了两代人。

  因此,小屋奶奶在院中备受尊敬。老奶奶看见哪个孩子淘气了,推开谁家的门骂一句就走。各家上班的时候,都会把家门钥匙交给小屋奶奶来看管,中午的时候她会主动帮着每家每户换煤球续炉火。

  老张和邻院的几个孩子没事就会到小屋里集合,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帮老奶奶糊纸盒。每至酷暑,街坊都会坐在四合院里的丁香树下一起喝茶,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1986年,因工作和结婚,老张离开了熟悉的胡同生活。

  2000年的一天,老张从虎坊桥打车回家,按照经验,向东到珠市口西大街再行不远,就可以看到石头胡同。让他没想到的是,两广路正值拓宽改造,两边的胡同都被拆掉了,以前闭着眼睛都能摸回家的他却在一片废墟中迷了路。

  “我才半年没有回过胡同。”老张说,他从未意识到北京的拆迁速度如此之快,熟悉的胡同消失后场景竟会那样凄凉,这让他感到有责任把北京的老胡同记录下来。

  老张从自己熟悉的大栅栏地区的八大胡同入手,开始对这一带的老建筑进行拍照。

  “我和摄影师不同,他们是哪里美拍哪里,而我不论好丑,更多的是全程记录。”老张对自己的要求是,每个院落他都要敲门进入,每条胡同里的原住老人都要走访到,门楼、扶手、雕花、罩棚等细微建筑构件都要一一收入镜头。

  “哪怕门前挂着臭袜子、破短裤,我的镜头也不会避开,这种原生态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老张说。

  一路拍下来,著名的八大胡同被老张访了个遍,坊间流传的小凤仙、赛金花、蔡锷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也一一在胡同中得到了充实和考证。

  “看得越多,越会感觉到失去它们是多大的代价。”老张说。

  老张的步子停不下来了,他又将大栅栏地区的114条胡同全部走访了一遍。此时,时间已过去了5年,老张拍摄的胡同照片已达到了4万张,胡同日记也记录了厚厚的几大本。

  2005年,老张编写出版了胡同专著《八大胡同里的尘缘旧事》,在史学界引起巨大反响。

  老张每走完一条胡同,就会用红笔在地图上画一笔,5年下来,他发现红笔区域却还没有覆盖到老北京城胡同分布范围的十分之一。

  “当时就有些急了,记录老北京胡同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老张说。

  网上“掌柜的”

  老张提议成立了“老北京拍记工程队”,“拍是指拍摄,记是指记录声音、记录笔记。”

  这一年,老张无意中看到一个名叫“老北京网”的网站,在那里他发现了一些和他一样痴迷于胡同的网友。

  “我当时还带有偏见,认为年轻人对老北京胡同懂什么啊。”老张在论坛上发帖说,寻找40岁以上的网友交流,这个帖子很快就引起了网上很多年轻人的不满。

  “后来接触多了,发现不少年轻人爱胡同真是用了心。”老张说,这个网站的“掌柜的”就是位年轻人。

  张巍,网名“掌柜的”,29岁,当过厨师、发行员、编辑。2000年11月11日,酷爱老北京文化的张巍开通了个人网站———老北京网,网站专门介绍老北京的风俗、景点和胡同知识。

  “2004年,网站开通了论坛,两个月里,会员就有了100名,而四个月后,会员就达到了1000名,如今会员已达4300人。”提起网站的发展史,张巍如数家珍。

  2005年6月25日,十多名爱好胡同的网友相约,召开了第一次网友见面会。

  会上,老张提议成立了“老北京拍记工程队”,有计划地开展对北京胡同的拍摄活动。

  “拍是指拍摄,记是指记录声音、记录笔记,北京的胡同有上千条,所以这是个大工程。”老张如此解释。

  但让老张感到难堪的是,拍记队相约头一次周末活动,连他自己在内,总共才来了3名网友。

  “但到了第二个星期,队伍就增加到了7人。”老张说。

  2月26日下午1时半,当老北京拍记队走在汾州胡同时,队伍人数已增加到了53人,老老少少把狭窄的胡同挤得满满当当。

  胡同深藏“活书页”

  “如果那天不是他站在我身后,这段历史可能永远就不为后人所知了。要知道,那个院落如今已被夷为了平地。

  “故宫的历史,本身就有详细的皇家记载,但仍有一大批学者在研究,而北京的胡同史,却鲜有学者深入研究。”老张说,其实,胡同里的老人和故事才是老北京文化的活书页。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的胡同更是出现断档记载,我们现在就是进行抢救性的民间挖掘工作。”。

  2005年年底,前门外一条老胡同开始大面积拆迁。

  有一天,老张在一处即将拆除的老宅前进行拍摄,身后有名40多岁的男子指指画画。老张和他一搭话,聊出了一段老北京商号佳话:上世纪初,干果老字号“聚顺和”与如今仍被人熟知的“通三益”在北京城龙争虎斗,生意不分上下。当时北京商会推荐通三益参加巴拿马国际展览,但通三益东家怕参展泄露祖传秘方,于是就假装热心将名额让给了聚顺和。聚顺和东家为人老实,认为这是好事,没想到竟一举获得了巴拿马国际展览金奖,轰动了北京城。

  随着时间变迁,聚顺和日渐沉落,这段历史也逐渐被人遗忘。只留在了老张所遇到的这位男子记忆里———他就是聚顺和掌柜的孙子。

  “如果那天不是他站在我身后,这段历史可能永远就不为后人所知了。要知道,那个院落如今已被夷为了平地。”老张颇为感叹。

  探访胡同中,拍记队会不断获得这样的惊喜:在草厂三条33号,发现了袁世凯小妾的住所;在铁树斜街发掘出了我国第一家民营制板局———华昌制板局;通过比对西打磨厂90号的广东会馆、南横街111号的粤东新馆、米市胡同的一块乐善堂石碑及鲜鱼口地区的一处民国院落,由此揭开了广东会馆在北京老城的整个发展史。

  老北京拍记队的网友构成中,除了民俗专家、摄影师、古建专家、民俗地理专家、胡同爱好者外,来自高校的学生日渐增多。

  “胡同里藏着大学问。”老张说,这些小故事像串碎珍珠一样连起来,其实就是一部老北京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史。队伍中的一些学生已把在胡同中探访的成果作为自己的论文课题进行研究。

  跟着消失进程走

  核对工作持续了7天。结果显示,50年间,整个老城区纵横交错、浑为一体的胡同网脉已被黑色吞噬了大部分区域。

  2005年9月的一天,张巍和网友在7天足不出户的连续绘图后,对着一张地图哭了。

  这是一张他们自己制作的北京胡同分布现状图。

  在老北京网的论坛里,张巍和网友总是感觉缺少一个直观的印象,北京胡同究竟是什么样的现状?他们复印了一张1949年出版的北京胡同分布图,然后又从GOOGLE地图册中下载了一张北京最新的航拍地图。

  两幅图摊在一起,大家先在航拍地图中寻找现代建筑或街道,然后在老地图的相应位置上涂上黑色,意味着胡同的消失。

  核对工作一直持续了7天。结果显示,50年间,整个老城区纵横交错、浑为一体的胡同网脉已被黑色吞噬了大部分区域。

  “一图抵千言。”张巍说,只要看过那幅图的人无不感到震撼,但接下来的情况却更为糟糕。

  2005年10月,北京老城区一夜之间贴出了大量的拆迁公告。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最大规模的一次胡同拆迁工程。”老张这样认为。

  拍记队初步统计,拆迁区域分别涉及8个区域:鲜鱼口地区、大栅栏地区、大吉片地区、旧鼓楼大街地区、新文化街地区、三眼井地区、椿树地区、法源寺地区。

  “这8大片胡同区如果全拆完了,老北京城内原汁原味的胡同文化也就所剩无几了。”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鲜鱼口地区贴出拆迁公告后,老北京拍记队对照公示出的门牌号码———上门走访,发现崇文区文物局挂牌的80多处保护院落中,竟有61处被列入了拆迁对象。

  1月16日,宣武区贴出了大栅栏地区的拆迁公告中,老北京拍记队发现其中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谦祥益绸布老店、粮食店街第十旅馆也被划入了拆迁范围。

  老张说,成立老北京拍记队之初,大家把北京胡同划分成若干网格状,根据网友的居住远近分片承包拍摄,原定的计划是打算用两年时间细细拍一片胡同,过两年再拍另一片。

  “想不到变化竟然如此之快。”老张说,一夜之间的拆迁公告打乱了大家的全部计划,现在,他们干脆跟着拆迁公告转,赶在拆迁之前抢先把胡同的原生态记录下来。

  老张介绍说,目前拍记队的专职和兼职摄影师全部涌进了拆迁片区拍摄。

  “一天不去,有的胡同可能就被推倒了。”老张说,以目前平均每两天就要消失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的速度,拍记队面临的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考验。

  零花钱不超过10元

  如今很多专职拍摄胡同的网友放弃了工作,失去收入来源成了普遍问题,有的拍了上百卷胶卷,因为没钱冲洗只能堆在家里。

  为了抢拍胡同,如今老张的生活已完全格式化:从周一到周日,白天扛着相机拍胡同、访老人,晚上则回家在电脑上整理照片,赶写走访笔记,有时还要跑档案馆、图书馆。

  “不工作,你靠什么生活啊?”对这样的问题。老张总是嘿嘿一笑答道:“吃老本”。

  相处一段时间,大家都能看出老张生活的拮据:每次聚会,无论距家远近,老张都是骑着自行车赶到,抽烟一律是3元一包的“红河”。

  每次接听电话,老张顿时变得异常小心:手指轻轻地捏着那部老款的诺基亚手机两侧,打完了再轻轻放回口袋。

  原来手机的后盖已经缺失。很难想象,5年前的老张还是一家公司的老板。

  2月24日下午,张巍正与记者聊天,突然接到网友“虫子”的电话:“又死屏了!”

  张巍苦笑着说,由于访问量过大,现在租用的服务器已经不能支持运转了,但没钱,不得不这样硬撑着。

  “每年花在网站的维护费用就有1000多元,这个钱部分还是网友捐助的。”

  张巍说,由于全职投入进保护胡同的工作中,日常生活开支全靠父亲的退休金勉强支持。

  去年8月,一位叫蒲洁的网友在博客里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天电话里听张巍乐呵呵地轻松描述他新买的数码相机被偷了。我沉重悲哀了一下午,好像被劫持的是自己,宁可被劫的是自己,真的。Sony828,得7000多。他义务做了好几年没钱‘掌柜的’,我最清楚这位傻朋友的每一笔收入都来之不易。”

  张巍回忆,相机被偷后,当时他异常痛苦,因为没有相机就无法再拍摄胡同。但10天后,一位从没有见过面的网友突然上门找到他,送上了500欧元,那人说了句“再去买个相机吧”就走了。

  2005年11月,是老北京网创办5周年的日子,张巍和网友在7所高校举办了“北京2005胡同摄影巡展及讲座”。

  摄影展反响不错,但张巍为此背上了一身的债务:除了网友捐助的2500元外,剩下的5000元缺口,多是张巍借来的。

  “如果在网站上放商业广告,就会失去网站的公益性质,会让外界质疑我们拍记行动的目的。”

  张巍很矛盾。

  张巍说,如今很多专职拍摄胡同的网友放弃了工作,失去收入来源成了普遍问题,有的拍了上百卷胶卷,因为没钱冲洗只能堆在家里。

  为了扩大老北京网的影响力,张巍如今还要频繁与媒体记者和网友见面,每到吃饭时间,张巍就很尴尬。

  “平时我口袋里的钱超不过10块。”张巍说,他只好厚着脸皮和对方说,“你请我吧。哈,就当是为保护胡同做份贡献吧。”

  网上“胡同游”

  “如果我们再不进行系统的拍摄与记录,几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可能就连个胡同影子也看不到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有关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照片绝大多数是由外国人拍摄的,可以说整个20世纪,由中国人自己有系统地对北京城进行全方位的拍摄与文字记录还没有过,就是我们今天所进行的这项工作。”

  老张不无忧虑地说,现在拍记队也是在老城区开始拆迁的20年之后才进行的,此时老北京最有价值的胡同已不足原有的30%.“如果我们再不进行系统的拍摄与记录,几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可能就连个胡同影子也看不到了。北京缺少一部民间的21世纪与20世纪的世俗社会生活大画卷。”老张说。

  老张经常给新加入的网友讲述一个胡同摄影爱好者的遭遇———几年下来,各式各样的胡同精美照片摞了一米多高,但由于拍摄中没有记录胡同的名称、门牌号码,该摄影爱好者根本无法整理归类,至今后悔不已。

  如今,参加拍记胡同的网友都严格遵循一项铁规:现存的每一条胡同,都要建立声、像和文字的立体档案,他们的目标是建立可连接在一起的拼接式图像。

  “老北京胡同多如牛毛,所以拍记胡同要靠的只能是一个集体。”老张说。

  目前,网友拍摄了北京千余条胡同的20余万幅相片,及其相关的40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

  老张的初步规划是,在网友的共同努力下,将这些胡同连接成片、成网,配以声音和文字,构成一个活生生的21世纪老北京胡同的虚拟世界;同时,在2007年建立起中国最大的胡同与老城镇的变迁图像数据库。

  “在网上游览胡同,可以说是一种悲哀,但有总比没有要强。”老张说。

  “百度”一下“北京胡同”,找到相关网页约209000篇。数十网友自发拍摄上千条北京胡同,至今已留下20余万幅相片。
 楼主| 发表于 2006-3-2 21: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十网友跟随拆迁脚步自发拍摄上千条北京胡同,至今已留下20余万幅相片,其中300多条胡同已经彻底消失

  □本报记者高明北京报道

  核心提示

  正在逐渐消失的北京胡同中间,出现了一支带着相机的队伍。

  这一群人,每一周都会在网上发帖相约,一起拍摄日渐消失的老北京胡同。他们自称“老北京拍记队”。

  跟随着拆迁的脚步,他们的镜头已经覆盖了上千条胡同,留下了20余万幅照片。他们想通过图像在网上建立一个胡同的完整世界。在他们看来,在城市的快速变迁面前,这是无奈而惟一的选择。





拍摄队在鲜鱼口附近已经开始拆迁的老北京建筑前拍照。本报记者张涛摄



  2月22日,网友自发组成的“老北京拍记队”再次相约,一起拍摄正在消失的北京胡同。他们中既有大学生,也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本报记者高明摄

  ■网友作品




网友自绘的北京胡同地图。



张巍摄



叶金中摄



张海佩摄



张海佩摄

  大耳胡同25号,青砖雕瓦,红色大门前两座如意门墩油光发亮,一枝榆树懒懒地耷拉在围墙上。

  “进去看看吧。”一位年轻人举手轻敲大门。

  门内露出一张老太太的脸,看见门前聚集着几十个带着相机的人,顿时紧张起来———“你们找谁啊?”

  “奶奶,我们是老北京拍记队的,是专门拍咱北京胡同的。”年轻人凑上去大声解释。

  老奶奶笑了,把大门推开。

  迎面是一面影壁,左拐,是一扇形如戏台的木门,门前又立着一对方形兰草纹饰石墩。“喀嚓”快门声响成一片。

  2月22日,这一群人又出现在北京的胡同里。每一周,他们都会在网上发帖相约,一起拍摄日渐消失的老北京胡同。对内他们以网名互称,对外他们叫自己“老北京拍记队”。

  年龄最大的网友是61岁的“城根”,他总是习惯把相机藏在棉衣里层,撑得肚子鼓鼓囊囊:“掌柜的”是带队人,手中总是高高举着那根兼当讲解棒的三脚架:“老张”有些沉默,却会冷不防冒出一段老房子背后的历史故事……

  按照常例,负责召集网友工作的“虫子”拿出一张从考古书籍里复印的大栅栏地区胡同分布图,标注出了当天的行进路线。

  这一天计划拍摄的10条胡同中,其中两条已经被列入了不远处贴出的大栅栏地区的拆迁公告里。

  “我们现在完全是跟着拆迁的步子走。”老张说,“我们的目的是完整、客观地记录一个古都的历史变迁。”

  老张的胡同情结

  “拍胡同就像吸鸦片,有了第一次,你就会深陷其中。”

  在老北京拍记队,老张被公认为是“学问最大”的一个,他也是这支特殊队伍的发起人。

  “拍胡同就像吸鸦片,有了第一次,你就会深陷其中。”47岁的老张全名张金起,曾当过编辑、开过公司,如今的全职工作就是逛胡同、拍胡同。

  老张说,他与胡同有一段不解之缘。

  11岁那年,老张回到了老家北京,住进了大栅栏地区的一个大杂院里。院里有一间小屋只有7平方米,里面住着一位老奶奶,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屋奶奶”。

  小屋奶奶在这个小院子里,辈分最高,院里几乎每户都有孩子让她照看过,有的家甚至被她带大了两代人。

  因此,小屋奶奶在院中备受尊敬。老奶奶看见哪个孩子淘气了,推开谁家的门骂一句就走。各家上班的时候,都会把家门钥匙交给小屋奶奶来看管,中午的时候她会主动帮着每家每户换煤球续炉火。

  老张和邻院的几个孩子没事就会到小屋里集合,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帮老奶奶糊纸盒。每至酷暑,街坊都会坐在四合院里的丁香树下一起喝茶,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1986年,因工作和结婚,老张离开了熟悉的胡同生活。

  2000年的一天,老张从虎坊桥打车回家,按照经验,向东到珠市口西大街再行不远,就可以看到石头胡同。让他没想到的是,两广路正值拓宽改造,两边的胡同都被拆掉了,以前闭着眼睛都能摸回家的他却在一片废墟中迷了路。

  “我才半年没有回过胡同。”老张说,他从未意识到北京的拆迁速度如此之快,熟悉的胡同消失后场景竟会那样凄凉,这让他感到有责任把北京的老胡同记录下来。

  老张从自己熟悉的大栅栏地区的八大胡同入手,开始对这一带的老建筑进行拍照。

  “我和摄影师不同,他们是哪里美拍哪里,而我不论好丑,更多的是全程记录。”老张对自己的要求是,每个院落他都要敲门进入,每条胡同里的原住老人都要走访到,门楼、扶手、雕花、罩棚等细微建筑构件都要一一收入镜头。

  “哪怕门前挂着臭袜子、破短裤,我的镜头也不会避开,这种原生态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老张说。

  一路拍下来,著名的八大胡同被老张访了个遍,坊间流传的小凤仙、赛金花、蔡锷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也一一在胡同中得到了充实和考证。

  “看得越多,越会感觉到失去它们是多大的代价。”老张说。

  老张的步子停不下来了,他又将大栅栏地区的114条胡同全部走访了一遍。此时,时间已过去了5年,老张拍摄的胡同照片已达到了4万张,胡同日记也记录了厚厚的几大本。

  2005年,老张编写出版了胡同专著《八大胡同里的尘缘旧事》,在史学界引起巨大反响。

  老张每走完一条胡同,就会用红笔在地图上画一笔,5年下来,他发现红笔区域却还没有覆盖到老北京城胡同分布范围的十分之一。

  “当时就有些急了,记录老北京胡同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老张说。

  网上“掌柜的”

  老张提议成立了“老北京拍记工程队”,“拍是指拍摄,记是指记录声音、记录笔记。”

  这一年,老张无意中看到一个名叫“老北京网”的网站,在那里他发现了一些和他一样痴迷于胡同的网友。

  “我当时还带有偏见,认为年轻人对老北京胡同懂什么啊。”老张在论坛上发帖说,寻找40岁以上的网友交流,这个帖子很快就引起了网上很多年轻人的不满。

  “后来接触多了,发现不少年轻人爱胡同真是用了心。”老张说,这个网站的“掌柜的”就是位年轻人。

  张巍,网名“掌柜的”,29岁,当过厨师、发行员、编辑。2000年11月11日,酷爱老北京文化的张巍开通了个人网站———老北京网,网站专门介绍老北京的风俗、景点和胡同知识。

  “2004年,网站开通了论坛,两个月里,会员就有了100名,而四个月后,会员就达到了1000名,如今会员已达4300人。”提起网站的发展史,张巍如数家珍。

  2005年6月25日,十多名爱好胡同的网友相约,召开了第一次网友见面会。

  会上,老张提议成立了“老北京拍记工程队”,有计划地开展对北京胡同的拍摄活动。

  “拍是指拍摄,记是指记录声音、记录笔记,北京的胡同有上千条,所以这是个大工程。”老张如此解释。

  但让老张感到难堪的是,拍记队相约头一次周末活动,连他自己在内,总共才来了3名网友。

  “但到了第二个星期,队伍就增加到了7人。”老张说。

  2月26日下午1时半,当老北京拍记队走在汾州胡同时,队伍人数已增加到了53人,老老少少把狭窄的胡同挤得满满当当。

  胡同深藏“活书页”

  “如果那天不是他站在我身后,这段历史可能永远就不为后人所知了。要知道,那个院落如今已被夷为了平地。

  “故宫的历史,本身就有详细的皇家记载,但仍有一大批学者在研究,而北京的胡同史,却鲜有学者深入研究。”老张说,其实,胡同里的老人和故事才是老北京文化的活书页。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的胡同更是出现断档记载,我们现在就是进行抢救性的民间挖掘工作。”。

  2005年年底,前门外一条老胡同开始大面积拆迁。

  有一天,老张在一处即将拆除的老宅前进行拍摄,身后有名40多岁的男子指指画画。老张和他一搭话,聊出了一段老北京商号佳话:上世纪初,干果老字号“聚顺和”与如今仍被人熟知的“通三益”在北京城龙争虎斗,生意不分上下。当时北京商会推荐通三益参加巴拿马国际展览,但通三益东家怕参展泄露祖传秘方,于是就假装热心将名额让给了聚顺和。聚顺和东家为人老实,认为这是好事,没想到竟一举获得了巴拿马国际展览金奖,轰动了北京城。

  随着时间变迁,聚顺和日渐沉落,这段历史也逐渐被人遗忘。只留在了老张所遇到的这位男子记忆里———他就是聚顺和掌柜的孙子。

  “如果那天不是他站在我身后,这段历史可能永远就不为后人所知了。要知道,那个院落如今已被夷为了平地。”老张颇为感叹。

  探访胡同中,拍记队会不断获得这样的惊喜:在草厂三条33号,发现了袁世凯小妾的住所;在铁树斜街发掘出了我国第一家民营制板局———华昌制板局;通过比对西打磨厂90号的广东会馆、南横街111号的粤东新馆、米市胡同的一块乐善堂石碑及鲜鱼口地区的一处民国院落,由此揭开了广东会馆在北京老城的整个发展史。

  老北京拍记队的网友构成中,除了民俗专家、摄影师、古建专家、民俗地理专家、胡同爱好者外,来自高校的学生日渐增多。

  “胡同里藏着大学问。”老张说,这些小故事像串碎珍珠一样连起来,其实就是一部老北京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史。队伍中的一些学生已把在胡同中探访的成果作为自己的论文课题进行研究。

  跟着消失进程走

  核对工作持续了7天。结果显示,50年间,整个老城区纵横交错、浑为一体的胡同网脉已被黑色吞噬了大部分区域。

  2005年9月的一天,张巍和网友在7天足不出户的连续绘图后,对着一张地图哭了。

  这是一张他们自己制作的北京胡同分布现状图。

  在老北京网的论坛里,张巍和网友总是感觉缺少一个直观的印象,北京胡同究竟是什么样的现状?他们复印了一张1949年出版的北京胡同分布图,然后又从GOOGLE地图册中下载了一张北京最新的航拍地图。

  两幅图摊在一起,大家先在航拍地图中寻找现代建筑或街道,然后在老地图的相应位置上涂上黑色,意味着胡同的消失。

  核对工作一直持续了7天。结果显示,50年间,整个老城区纵横交错、浑为一体的胡同网脉已被黑色吞噬了大部分区域。

  “一图抵千言。”张巍说,只要看过那幅图的人无不感到震撼,但接下来的情况却更为糟糕。

  2005年10月,北京老城区一夜之间贴出了大量的拆迁公告。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最大规模的一次胡同拆迁工程。”老张这样认为。

  拍记队初步统计,拆迁区域分别涉及8个区域:鲜鱼口地区、大栅栏地区、大吉片地区、旧鼓楼大街地区、新文化街地区、三眼井地区、椿树地区、法源寺地区。

  “这8大片胡同区如果全拆完了,老北京城内原汁原味的胡同文化也就所剩无几了。”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鲜鱼口地区贴出拆迁公告后,老北京拍记队对照公示出的门牌号码———上门走访,发现崇文区文物局挂牌的80多处保护院落中,竟有61处被列入了拆迁对象。

  1月16日,宣武区贴出了大栅栏地区的拆迁公告中,老北京拍记队发现其中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谦祥益绸布老店、粮食店街第十旅馆也被划入了拆迁范围。

  老张说,成立老北京拍记队之初,大家把北京胡同划分成若干网格状,根据网友的居住远近分片承包拍摄,原定的计划是打算用两年时间细细拍一片胡同,过两年再拍另一片。

  “想不到变化竟然如此之快。”老张说,一夜之间的拆迁公告打乱了大家的全部计划,现在,他们干脆跟着拆迁公告转,赶在拆迁之前抢先把胡同的原生态记录下来。

  老张介绍说,目前拍记队的专职和兼职摄影师全部涌进了拆迁片区拍摄。

  “一天不去,有的胡同可能就被推倒了。”老张说,以目前平均每两天就要消失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的速度,拍记队面临的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考验。

  零花钱不超过10元

  如今很多专职拍摄胡同的网友放弃了工作,失去收入来源成了普遍问题,有的拍了上百卷胶卷,因为没钱冲洗只能堆在家里。

  为了抢拍胡同,如今老张的生活已完全格式化:从周一到周日,白天扛着相机拍胡同、访老人,晚上则回家在电脑上整理照片,赶写走访笔记,有时还要跑档案馆、图书馆。

  “不工作,你靠什么生活啊?”对这样的问题。老张总是嘿嘿一笑答道:“吃老本”。

  相处一段时间,大家都能看出老张生活的拮据:每次聚会,无论距家远近,老张都是骑着自行车赶到,抽烟一律是3元一包的“红河”。

  每次接听电话,老张顿时变得异常小心:手指轻轻地捏着那部老款的诺基亚手机两侧,打完了再轻轻放回口袋。

  原来手机的后盖已经缺失。很难想象,5年前的老张还是一家公司的老板。

  2月24日下午,张巍正与记者聊天,突然接到网友“虫子”的电话:“又死屏了!”

  张巍苦笑着说,由于访问量过大,现在租用的服务器已经不能支持运转了,但没钱,不得不这样硬撑着。

  “每年花在网站的维护费用就有1000多元,这个钱部分还是网友捐助的。”

  张巍说,由于全职投入进保护胡同的工作中,日常生活开支全靠父亲的退休金勉强支持。

  去年8月,一位叫蒲洁的网友在博客里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天电话里听张巍乐呵呵地轻松描述他新买的数码相机被偷了。我沉重悲哀了一下午,好像被劫持的是自己,宁可被劫的是自己,真的。Sony828,得7000多。他义务做了好几年没钱‘掌柜的’,我最清楚这位傻朋友的每一笔收入都来之不易。”

  张巍回忆,相机被偷后,当时他异常痛苦,因为没有相机就无法再拍摄胡同。但10天后,一位从没有见过面的网友突然上门找到他,送上了500欧元,那人说了句“再去买个相机吧”就走了。

  2005年11月,是老北京网创办5周年的日子,张巍和网友在7所高校举办了“北京2005胡同摄影巡展及讲座”。

  摄影展反响不错,但张巍为此背上了一身的债务:除了网友捐助的2500元外,剩下的5000元缺口,多是张巍借来的。

  “如果在网站上放商业广告,就会失去网站的公益性质,会让外界质疑我们拍记行动的目的。”

  张巍很矛盾。

  张巍说,如今很多专职拍摄胡同的网友放弃了工作,失去收入来源成了普遍问题,有的拍了上百卷胶卷,因为没钱冲洗只能堆在家里。

  为了扩大老北京网的影响力,张巍如今还要频繁与媒体记者和网友见面,每到吃饭时间,张巍就很尴尬。

  “平时我口袋里的钱超不过10块。”张巍说,他只好厚着脸皮和对方说,“你请我吧。哈,就当是为保护胡同做份贡献吧。”

  网上“胡同游”

  “如果我们再不进行系统的拍摄与记录,几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可能就连个胡同影子也看不到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有关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照片绝大多数是由外国人拍摄的,可以说整个20世纪,由中国人自己有系统地对北京城进行全方位的拍摄与文字记录还没有过,就是我们今天所进行的这项工作。”

  老张不无忧虑地说,现在拍记队也是在老城区开始拆迁的20年之后才进行的,此时老北京最有价值的胡同已不足原有的30%.“如果我们再不进行系统的拍摄与记录,几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可能就连个胡同影子也看不到了。北京缺少一部民间的21世纪与20世纪的世俗社会生活大画卷。”老张说。

  老张经常给新加入的网友讲述一个胡同摄影爱好者的遭遇———几年下来,各式各样的胡同精美照片摞了一米多高,但由于拍摄中没有记录胡同的名称、门牌号码,该摄影爱好者根本无法整理归类,至今后悔不已。

  如今,参加拍记胡同的网友都严格遵循一项铁规:现存的每一条胡同,都要建立声、像和文字的立体档案,他们的目标是建立可连接在一起的拼接式图像。

  “老北京胡同多如牛毛,所以拍记胡同要靠的只能是一个集体。”老张说。

  目前,网友拍摄了北京千余条胡同的20余万幅相片,及其相关的40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

  老张的初步规划是,在网友的共同努力下,将这些胡同连接成片、成网,配以声音和文字,构成一个活生生的21世纪老北京胡同的虚拟世界;同时,在2007年建立起中国最大的胡同与老城镇的变迁图像数据库。

  “在网上游览胡同,可以说是一种悲哀,但有总比没有要强。”老张说。

  “百度”一下“北京胡同”,找到相关网页约209000篇。数十网友自发拍摄上千条北京胡同,至今已留下20余万幅相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4 02:37 , Processed in 0.78417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