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1|回复: 2

[舞文弄墨] 外传(第一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1 18: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外传



   外传,音WAI‘ZHUAN。
   诸位看官,若是一个有耐心的看客,容我在文前引一段鲁迅的《阿Q正传》。大家嫌太闷了,甚至觉得我犯了剽窃,不妨离去。实在的中国小说都是缓缓道来‘更甚者,还要在文前加一段故事做个噱头。引文如下: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说是“外传”,“内传”在那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是神仙。“别传”呢,阿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宣付国史馆立“本传”——虽说英国正史上并无“博徒列传”,而文豪迭更司⑺也做过《博徒别传》这一部书,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其次是“家传”,则我既不知与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或“小传”,则阿Q又更无别的“大传”了。总而言之,这一篇也便是“本传”,但从我的文章着想,因为文体卑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用的话,所以不敢僭称,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即使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很相混,也顾不得了。‘

   且看这一段,实在是杂文的写法,东拉西扯,漫天行马,把本题渐渐钩出来,逼诸位看官入彀。真是绍兴老吏,刀笔狠辣呀!不过我却要责备老夫子的不肖。何以不肖,列位带我慢慢道来,后文自见分晓。
   仔细研究此文,提到“外传‘两字,然而终篇所见,老夫子不提“外传”。那么,列位“外传”何物?小子不敢僭越,但是推宗溯源应该讲来自《国语》吧。左丘明撰写了《春秋左氏传》,用来解释春秋。后来,不知道因为怎样,左丘明失明,又以为〈左传〉不足,又撰写了〈国语〉。太史公就讲:“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左传〉就是春秋的正传,〈国语〉就是“春秋外传”了。于是“外传”之名就诞生了。然而,〈左传〉是否左丘所撰都是疑问,何况一个“外传”呢?“外传”出生之日就如了稗官野史一流。

   小子寡闻陋见,后世的“外传”甚是稀少。有〈韩诗外传。见于汉代,但是它是于史讲解〈诗经〉再者,有演义的宫闱小说,〈汉武帝外传〉和〈赵飞燕外传〉。当然,也有不以外传命名,却有外传其实的,譬如〈世说新语〉,每篇都是一人逸事闲闻,宛似一人之外传。直到此时,外传与稗官野史是同意,只是饭后谈资。
   为外传扬名者,当属明代的吴敬梓了。吴敬梓并不以诗文名世,但是一本〈〈儒林外传〉〉可以彪炳史册,开一代文学的风气。为儒林立传始于太史公。太史公是个明白的史官,他深知孔子有“大儒”与“小儒”的区别。所以他独为孔子立一世家,再为仲尼弟子立一列传,最后为当时的大儒立列传。但是汉初为高祖制定礼乐的叔孙通还有当时的丞相公孙弘都没有进入儒林传中。可见太史公是在褒贬人物,只是后代史官多出自循吏,或者自身就是一介腐儒,把沽名者入传,把轻薄为学者入传。一部儒林传史就多不堪入目之处。

   吴敬梓老先生是上承了太史公的深意和精神,以人品高低来毁誉儒林。可惜正史已经颓废,只好学了左丘的意思,命名为〈外传〉。这一部外传显然学习了太史公诸多的地方。篇首的楔子,先让一个隐者王冕出场,好似一个〈孔子世家〉独自列在诸儒之前。王冕预言明代一朝学子难免要有一场浩劫,这有点相似于孔子告诫弟子“勿为小人儒”,孔子也遇见到后世门风的衰颓。接下来吴老先生一一叙来,一人宛有一传,叙其出身,叙其衰变。譬如范进,老死举业,困顿不堪,好象公孙弘牧樵乡下,又范进一朝中举,又如公孙弘一朝为侯为相。当然吴老先生的时代腐儒恶状更甚,已经脱史记之囿,成一家之言。至于写到杜少卿,其狂狷不介,这已经不是太史公的人物谱了。
   近年来国人喜欢以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相比较。汤显祖和莎翁都是一代剧豪。然而强比之下,汤显祖自是逊莎翁一筹。塞翁只是与两位的生卒相近,但是文学成就上却很不同。我以为吴敬梓却是值得和塞万提斯一比,虽然两人相差一个世纪。最重要的是两人实际上是东西方的讽刺之祖。若是两人细细比较,吴敬梓显然要胜过塞翁许多。

   先讲两人的相同处。近年流行一个新词,就是“解构”中外学人趋之若骛,无论事情如何都要套一翻。其实解构一事,并不新鲜。吴与塞的最大的相同就是“解构”。吴的解构是对一个千年士的形象的解构,塞的解构是对中世纪骑士小说虚妄的解构。儒家传承一千多年,载于史册的无一不是正人君子,无一不是“抵排异端”正道中人。吴敬梓的出现,以外传一书摹尽道学丑态,把利禄之徒鞭笞得体无完肤。骑士小说,讲实话我没有见过,说它的坏话显得有点虚妄,但是我为什么没有见过,这恐怕是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的功劳。堂吉诃德先生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这一点只有雷锋同志能够相比。他是以无畏的献身精神,自献丑态,把骑士的神话击的粉碎:原来梦中的白马骑士只是一个瘦不成形的破落乡绅,原来风情万种的公主是一个骂街使泼的胖村姑。所以读范进中举令人苦中带笑,笑到绝倒;读风车大战亦苦中带笑,笑到绝倒。只是可惜林琴南没有翻译塞翁的小说,如果林要翻译,按照林的习惯必定翻译成〈骑士外传〉,这又与〈儒林外传〉相合。

   这只是从最大的意义上来讲,而实际上从细处我们会看到两部书的暗合之处。譬如,两部书都是以游历构建全篇。塞翁以堂吉诃德的游历为线索,所见所闻就是全篇的内容,只是在第二部有增添了桑丘的线索。吴的线索更是基于学子的游历,在游历中牵出下一位,直到全部任务登场,就形成整个儒林。而且,两人笔触最是广大,除写一己社会之外,把整个社会囊括其中,于一时风俗描绘的极为详细,可以作为一己时代社会的研究资料。这些以外,还有很多。列位看官,我们已经离题,这些问题就由学人们去研究。
   前文讲到塞不如吴,看官中有崇西洋者不要意气用事,希望你实事求是。首先,堂吉诃德的游历不如塞万提斯的游历之广,但吴的游历却只是儒林外传的什一。塞翁的线索简单,而吴的笔下万端,体魄雄大。其次,塞翁写得粗燥,显示了欧洲小说萌发时的粗陋。譬如第一部中堂吉诃德的转变太快,令人不能信服,草草死去,只是留下一首墓碑上的诗,破绽很多。所以第一部之后,当时书商造伪书赢利,其意多反塞翁原意。塞万提斯只好在病中操笔撰写第二部。吴的小说显然要精致许多,其时中国小说业已成熟,〈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已经成书,〈金瓶梅〉对于世情描写已开风气,〈儒林外传〉写的就比较成熟圆润,特别是在结构安排上学习了〈水浒〉的方法。第三,塞书多“假“,吴书多“真”。塞万提斯的本意,我们猜测并不是为批判骑士流弊而来,原意是在穷困潦倒中赚钱糊口,所以塞翁的原有目的可能是写一部“搞笑的畅销书”。因此,塞翁笔下多传奇,多意想。试问:堂吉诃德令人相信吗?世上可能有相似的人,但是绝对不会有这种人。而吴敬梓的范进令人相信吗?只要是中国人是会相信的,科举中困顿一生而突然中举的人多会如此。所以范进的疯是真正疯了,而堂的疯是文学虚构的疯狂。从真实而来得讽刺要比虚构夸大的讽刺更有力量。第四,吴的讽刺技巧要比塞翁为高。吴是史笔写小说,而且是中国特有的史笔。这种史笔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在叙述故事中作者是冷静的,在表面上没有感情的,对人物的褒贬隐藏在文字的铺展中。这样,三根灯草写尽吝啬,一幅对联中写尽人情,一掌耳光写尽世态,一生称呼中写尽炎凉。这是塞翁不及的。

   吴的成就和手法在欧洲只有到巴尔扎克时才赶得上,但是讽刺艺术,塞后无俦。虽然近世欧洲的短篇中讽刺成就突出,但是没有长篇写的又有趣又深刻(也许〈好兵帅克〉可以,但是我没有读过,不敢妄论)。吴之后中国的“外传”型小说不断,四大谴责小说就是最重要的后继者。譬如〈官场现行记〉即可命名为〈官场外传〉,而〈孽海花〉更厉害,直刺当时人物,比如清名臣李鸿章,写到他的家族隐私,写到他女儿嫁给一个鳏夫。这场婚姻的结果出人意料,李的曾外孙女没有了解这段历史,却学到〈孽海花〉的讽刺,这就是常常带着讥诮的张爱玲。
 楼主| 发表于 2006-3-11 18: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因为第二部分还未写就,只好先发第一部分。
    这篇写作中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无从下手,所以发出来向大家的意见。这一篇我认为是不太成功的。但是这就象自己的孩子,虽然不肖,还是很珍惜。
发表于 2006-3-11 18: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经据典,古今中外,难得,难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7 13:27 , Processed in 0.07633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