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风细、雨潇潇,
倘是蓬山明月妆,
风雨亦做玉良浆。
如题。我读他的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有了三种感觉。
其一,他对我国古代文人的理解够细腻够有见地,当代少有人能到达他那种境界,甚至于是他的恩师王元化(具体内容见《长者》那篇文章)。现在回想,他写阮籍“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感慨、写稽康拒绝钟某人的爽快、写麓山石梯上的畅想等等,皆如清泉汩汩,令人清醒又沉醉。
其二,他对我国文化艺术的强烈的正确的责任感,使他当之无愧于“大家”或者“大师”称号。试想,在这个发展过快的社会,还有多少人能够执着专注于纯粹的、吃力不讨好的文史实地考察呢?!其对道士塔的无可奈何、其对中日学者的见地再或者是对一些人群的管窥,除了让人读出被理解之外,似乎更是体现了一位文人的高贵品德。一想到他,令人舒畅。而我认为,他的最大贡献应是在戏剧文学上,其对戏剧的领悟天赋又应归于必然又偶然的天时、地利、人和。中国还能找到这种人么?
其三,他的前几年的一场官司以及周身的若干传言,非但不能使我产生厌恶之感,相反让我感觉到这位文人很是可爱、天真和浪漫。他只是想讨个说法而已,做梦也没想到舆论的污杂与功利。文人的精神是无价的(这里指真正的文人),理所应当就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不是!
此外还有两点要同sagar学长说:其一,愿你的抒情散文越写越顺(事实也如此),以事实证明我们法律人也有一颗诗人一样金灿灿的美丽、浪漫心灵!其二,建议读下他的戏剧文章,也满有意思! [s: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