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04-20 16:13:47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 青岩 李盛
2006年4月18日,越南共产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中国共产党为此发去贺电,指出“越南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越南党和人民在胜利完成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和革新事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是越南党和全体越南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必将对越南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越南共产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格外引人瞩目,除了此次大会上将差额产生越共最高领导人之外,会议可能讨论的改革话题也是外界所关注的焦点。会前的许多迹象都表明,越南的改革将大幅提速,而且改革领域也将不仅限于经济范畴。
20年前,越南初试经济体制改革;20年后的今天,越南又进一步开启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帷幕。
越共十大将政治体制改革明确列入会议的正式议程。事实上,越共中央在会前的非常之举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当时,越共全文公开“十大”政治报告草案,请人民对草案提意见。那份报告中就包含敏感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那场讨论在各个层次上迅速展开,吸引了政府官员、学者、媒体、民众……甚至连越共元老级人物阮中、阮德平的广泛参与,几乎所有人都把它视为一次向国家提建议的机会。
据越共中央办公厅统计,在草案公布的一个月时间内,办公厅就收到各方面的来信1400多封,来自中央机关和各团体的综合意见反馈近80份。至于各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收到的信件更是难以计数。
“我们的人民要求改革有新突破。”越南前总理武文杰这句话形象描述了越南民众对此次会议的期待,而越共十大就要对此做出回应。
越南版的“春天故事”
越南的改革几乎与中国同步。就在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3位中国农民冒险在一份“生死状”上按下手印,尝试“包产到户”的同时,越南也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思考。
1979年,越共中央第一次接受了私营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概念,并在海防等一些地区的农村试点了分田承包。然而,被看作越南改革分水岭的是始自1986年的“DoiMoi”。“DoiMoi”,意为“革新”,其主旨在于确立以经济改革与建设为中心,包括在农业上实行承包制,在工业上扩大企业自主权,承认商品经济,放宽对商品流通的控制等等。这在经历过20世纪70年代最后两年的中国人眼中,也许会有“昔日重现”的感觉。
“DoiMoi计划”激发了越南的活力。仅一年时间,越南就解决了连续两个“五年计划”都没能解决的温饱问题;在此后连续10多年时间内,越南经济保持了高增长,增长速度接近中国;其吸引外资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甚至还高于同期的中国……
不过,在“革新计划”实施20年之后,改革的瓶颈也渐渐显现——曾经因经济改革而释放的生产力仿佛遭遇到某种无形的阻碍,许多改革计划的推行也不再像初期那样一帆风顺。为此,越南艰难的思考着改革的思路,而十大召开前的大讨论可以说恰逢其时。
越南改革学中国
“越南改革学中国”,这句话在越南国内流传颇广。不过,越南改革的每一步也的确能从中国改革中找到其轨迹。
从1979年到1986年,越共开始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最终在越共六大时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客观存在;1989年越共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一项长期政策”;越共八大更进一步指出“商业化生产与社会主义没有冲突,是人类取得的成就,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和之后都有存在的必要”;所有这些到2001年越共九大,最终出台了越南的“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概念。
不用说对外开放、确保稳定等提法,或者《私人企业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相继出台的法律,即便越共对“过渡时期”的界定,也会让人想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就直言越南在改革方面是中国的“好学生”。
不过,在借鉴中国经验的同时,越南许多学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越南社科院前副院长JuongLai曾指出:越南经济改革的理论远远落后于实践,思想不解放,“经济改革”的观念还没有被普遍接受。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中国改革早已摆脱姓“资”姓“社”之争的时候,越南改革至今还为一些问题所困扰。而像资本家能否成为越共党员的问题更是敏感,越南共产党元老阮中至今记得胡志明的话,“剥削别人的人不能成为共产党员”。越南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的Vo Tri Thanh教授认为,意识形态争论不休依然是越南改革的一大阻碍。然而,曾经跟着中国改革步伐的越南,也终于让世界吃了一惊。
政改序幕拉开
越共中央发起的这场讨论超出了其预想。这场讨论让越南人真切地感觉到,政治体制改革真的越来越近了。
在报告草案中,越南共产党没有列出下一步改革的具体措施,却不讳言其在领导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国企转制、贫富分化等经济、社会问题之外,草案重点谈了越共及政府在制度建设与完善方面存在的问题,像国会监督作用没有充分体现,作为对党起重要监督作用的祖国阵线、人民团体现在还只是越共“手臂的延长”,越共党内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等现象,党在教育、医疗、文化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等领域思想僵化,民主规则被破坏等等。事实上,对越共政治报告草案反响最强烈的,恰恰是越南共产党的自我批评。
越南共产党把这样的一份报告交给民众讨论,可谓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越共七大时,就已经认识到经济改革的深化必须与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为依托。而且,政治体制改革的内涵在八大、九人具体化。那就是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逐步增强国会的职权、强化法治建设、理顺行政系统、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现财政分权。但在实际运作中,政治体制改革依然大大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越共九大对此提出了批评。所以,全民改革讨论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探讨,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外人眼中,越南这些年的政治体制改革也算有声有色。以行政系统改革为例,越南中央政府现在仅剩20多个部委,如农业部就是由过去的农业、水利、林业三部合并,合并后的工作人员也从2000人减少到300多人。越南政治民主化也有长足进步,比如主要领导人已形成最长两任的惯例,发轫于农村的基层民主选举也扩展到城市;越南人民代表大会每年都会就全民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公开辩论。最具标志意义的当然还是,越共十大推举了两位候选人参选总书记,这在越南政治中极为罕见,无疑更具有标志性意义。
但这次诉诸民众的大讨论,还是把越南对改革的认识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问题已经直接触及改革的理论核心。
越南总理研究院的教授蒋莱曾用哈耶克的一句名言,来形容越南的将来:“当代种种事件不同于历史之处,在于我们不知道它们会产生什么后果。回溯既往,我们可以评价过去事件的意义,并追溯它们相继导致的后果。但当历史正在进行时,它对我们来说就不是历史。它带领我们进入未知的领域,而我们又难于瞥见前途是什么样子。”这个“未来”很可能在越共十大上得到描绘。(P1158091)
越南改革大辩论
———访越南中研院Vo Tri Thanh教授一席谈
记者:近来发生在越南的关于“改革”的大辩论究竟意味着什么?
Vo教授:显然,越南改革已到了一个关键时刻。越南面临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改革、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的机遇,如20年前推行市场经济改革政策的时候。
此次辩论的核心是探讨如何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走好改革这条路。其中既包括越南对意识形态模式的思索,也包括具体的改革措施,比如说在促进越南发展和“赶超”较发达国家的过程中,需要怎样的政策与制度等等。人们的疑问,都是围绕这些展开的。
记者:我们注意到,来自《越南网》的记者Phan The Hai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表示异议。您能介绍几个人们比较关注的具体问题吗?
Vo教授:这涉及到个体经济的地位,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地位问题,所以有人主张,应提升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一个比较根本的问题是,越南提出了“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但在越南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的过程中,一直未能对“社会主义定向”这一概念作出界定;涉及到改革本身的,比如越南计划的改革涉及经济改革、管理改革、政治改革等多个层面,如何保障诸多层面的改革能相互协调,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更具体的如完善公务员制度,如何引入“辞职”等监督惩戒机制,杜绝贪污腐败等等。
记者:这许多问题仿佛突然间就冒出来了……
Vo教授:这些问题自改革之初就一直存在。尤其是涉及到私人产权的一些问题,所以直到现在,人们还有很深的印象。此外,越南虽然在改革这条路上走了20年,但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许多方面仍在摸索,有一些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而变得复杂,是很正常的。
比如说,越南确定发展市场经济,但许多方面依然保留着旧有的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在市场调节基础上的管理制度,这可能会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产生矛盾;此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必然会对越南保持同步发展提出要求,这也会让越南改革感受到压力……所有这些都会增加越南改革的复杂性。
记者:越南专家曾长期思考“市场经济”如何与“社会主义”衔接,如何界定剥削,以及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等问题,那么这些问题今天是否已经有比较清楚的答案?
Vo教授:这仍是些难题。
国有经济过去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国有企业的收益和公共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GDP的增长,可是这已经被证明是缺乏效率的,而且,公共投资更是容易滋生腐败。
谈到所有权,它至今还会引起人们对个体经济发展导致剥削,以及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的顾虑。越南推行多种经济所有制已经多年,但要为经济各部分划出一个可操作的“试验田”非常困难,改革过程中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很不容易。
剥削的概念,党员是否可以经营个体生意以及私营业主是否可以入党……这些辩论一直都在进行,有些话题还比较敏感,但目前都还没有结论,似乎也不会停止。
记者:越南现在国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怎样?
Vo教授:改变依旧由国有企业主导的经济制度,是越南进一步完善改革最重要的任务。现在,国有企业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但数量,已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1.2万家减少到3200家。不过,国企改革并不乐观。
个体经济,在过去的15年中,在越南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为越南提供了90%的新工作岗位。在过去的5年里,随着新企业法的颁布,涌现了18万家私营企业(这个数字是上世纪90年代的4倍)。如果“一个更多层次的试验田”能够付诸实施的话,个体经济将会展现巨大的发展潜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