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0|回复: 5

[舞文弄墨] 大学生诗词创作:从暗流到奔涌(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4 09: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徐晋如
(此文为应中山大学学生报纸《中大青年》所约而写)

  中华诗词学会在1999年时举办过一次主题为“让诗词走进大学校园”的研讨会,参加那些会的大都是老干部,是那些与大学毫无关系的人,当他们在主席台上口沫横飞地拍胸脯,要教大学在校生写诗词时,不知像清华、复旦、浙江大学这些学校,早就拥现出一批优秀的诗家词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国学和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八十年代随便丢一个馒头就能砸死一个诗人的景象不复再现,那些当年热衷于写新诗的,大多做了书商,发了财,或者还在通向发财的路上。而就在1995年,清华十五食堂的墙上出现了一份招兵买马的海报:“静安诗词社”。多年以后,自动化系一位同学这样回忆报名时的情形:“我走到門口,看見裏面有一位青年在伏案工作,頭髮的顔色像是沒燒透的炭灰,認爲他年紀定然不小,進去就稱呼老師。”
  他说的那个青年就是我。谁都没有想到,清华,这个有“工程师的摇篮”之称的大学,竟在后来成为大学诗词创作的一杆大旗。当时化工系91级的一位师兄,今天已是北京化工大学的副教授,他的诗词清丽绵缈,深得义山、长吉之神理,自2000年以后,在网络诗坛文名渐起,是公认的当世名家。而一位计算机系的师兄,他的名言是“斯坦福竟敢不要我”,后来去了MIT,他的词作,也曾让我这个学文科的师弟汗颜。至于上面所讲这位自动化系与我同级的一位同学,我至今也还认为,他比我这个学古典文献的人更有资格谈古典。当然他的文名也就早已如日中天了。
  自1995年办起静安诗词社,我们就努力要与外间的同道取得联系。当年的《中华诗词通讯》上曾刊有对静安诗词社的报道,于是几乎每个星期我们都能收到江湖上的人物的来信——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一位广西的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写来的,信封上写的是“清华大学静安诗词社转王国维先生收”。显然,从这样的江湖人身上,我们不特不能消除寂寞,而只会感到更加的寂寞。便在这个时候,诗社的润清同学在水木清华BBS上与复旦的一位女同学联系上了。那位女同学是复旦诗词社的负责人,据说他们办有社刊《唐风》,我们都渴求一读。然而不久那位女同学毕业,便再无踪迹,想来是出国了。所以至今我也没有读到《唐风》,——当然,事情留一些悬想总是好的。
  那个时候网络不是很普遍,因为教育网设在清华,清华的学生上网还是比较便利,但其他学校就不甚方便了。所以终我读本科期间,我们仅通过官方途径与华中理工大学的瑜珈诗社取得联系,但他们是一个以老师为主的社团,社长便是当时该校的校长杨叔子院士。反倒是我毕业后,工作了,才通过日益发达的网络结识了很多大学中的抒情诗人。
  首先结识的是浙江大学飄墨诗词社的同仁。这个诗社的社员,大多数是理工科的学生。他们的作品,也大抵与静安诗词社的诗风接近。其结社缘起云:“早春二月,银霜化露、冻土已融,嫩柳初芽。念青莲高风,工部亮节;义山神韵悠悠,花间素笺叶叶。子建七步,即成华章;飞卿八叉,情思万种。东坡清袖,挥大江东去;润翁胸怀,容汉武秦皇。神游至斯,高山仰止。西子秋水,楚楚流盼;故园芳草,煦煦日晞。而况乎流霞若虹,苏堤如练;吴山翠染,钱塘春浓。观之不足,歌之咏之;歌咏不足,舞之蹈之。今垦沃土,以筑静斋;今设香茗,以待百侣。且歌阳春白雪皑皑,咏金秋学子莘莘。或效稼轩京口,或仿同叔落花。小令樽前,新月可人;游墨千丝,书宣三尺。少年意气,宜飘宜逸。结社而志,是为飘墨。”则其对古典诗史的把握、审美目标的追求,固出乎类,拔乎萃矣。
  不久我又在网络上发现南开大学95级一位同学矫庵,无论诗、词、文皆迥出时流之上,我依照他所留的电邮地址寄信过去,却一直未得回音。直到五年后,我因事赴津门,才得于沽上与之相会。这位朋友现在南开中学教书,他有真学问却不求闻达,心境之淡泊殊令人惊佩。据说,叶嘉莹先生认为惟有他可传其衣钵,曾多次鼓励他报考自己的研究生,但他终于没有去考。其论诗,则曰:“诗乃生命之安顿法。又有小安顿、大安顿、暂安顿、恒安顿之分,诗格之高下存焉。而生命之安顿法,于人而言,即立身之原则。故论诗者,及其至也,莫非论其何以为人者也。”是则深明于哲学与诗之因缘者也。
  但真正让我吃惊的,是一位本科时就读于武汉大学的才女的词作。这位才女今年已保送到北大读硕士研究生,据说可以全文背诵《红楼梦》。她的词,明显没有模仿任何前人,但出语浑是一片天籁,想是性情自然流露,他人再怎样学,恐怕也到不了她的境界。本来,文学上就分天才和会模仿的两种人,辛弃疾是天才,吴文英则善于模仿,古龙是天才,金庸则善于模仿。这位才女,学问当然不能与矫庵相比,从她的词中也可看出,她读书其实甚少,但不可否认,这真是一位天才所试的清声。
  而在香港,无论是中文大学,还是浸会大学,都有老师带领学生写作旧体诗词。首都师范大学邓小军教授评价浸会大学学生的作品“气息渊雅,颇能用典”,他举例说:“如黄晓岚《寻月》:‘茂枝蒙月魄,路暗倍惊疑。幸掌兰灯照,花荫作护持。’韵致闲婉。郑诗陶《春望》:‘正愁何日暖,岭上拂东风。寒雾开南海,谁明造化功。’寄兴超迈。陈彦峰《春雨》:‘绵绵细雨中,举目尽空濛。水色调山色,浑然两互融。’仿佛泼墨山水。廖国伦《春寒》:‘新年寒雨洒,春意未萌芽。山石虽无语,含情待发花。’仿佛写意小品。周伟雄《中秋》:‘纱窗纳晚凉,月色高楼藏。俏面盈盈出,婵娟非白裳。’写环境污染,意在象外。张佩仪《落叶有感》:‘金风轻拂展新凉,梳理繁枝减脆薄。工人持帚满腹愁,立看黄叶纷纷落。’写工人扫叶,语淡情深。董就雄七古《咏屈大均》中云:‘临终尚有明节诗,罗威唐颂是吾师。自营生圹番禺县,墓前遍植向南枝。’表彰民族英雄,内容深厚充实,气势排奡跌宕。李黛娜五古《送邓小军教授北旋》,起句:‘闻道北归日,那堪春尽时。’结句:‘此去栽桃李,明日开满枝。’以兴象起,以兴象结,含蓄不尽。”邓先生并且感叹:“们常常抱怨传统文化的流失、我们离传统越来越远。其实,求则得之,传统就在我们的身边。事实证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并不矛盾。香港高校的中文系都设有诗词习作课,可惜的是这在内地高校中文系几乎是空白了。”他的感叹,实在值得今天高校主事者的深思。
  在这个问题上,中大就走在了内地高校的前列。中文系张海鸥先生、古文献所钟东先生均在课堂上讲授、提倡创作旧体诗词,岭南诗词研习社的活动,更为中大旧体诗词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追想十年前我在清华筚路蓝缕创办静安诗词社而应者寥寥,恍如隔世。
  希望有一天,高校的旧体诗词创作不再是寂寞的一群。
发表于 2006-6-24 09: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有一天,高校的旧体诗词创作不再是寂寞的一群。

加油
发表于 2006-6-25 14: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
发表于 2006-6-25 14: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为中华文化,为古典诗词
发表于 2006-6-25 15: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上的
发表于 2006-6-26 18: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赋语言华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9 02:52 , Processed in 0.23995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