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8|回复: 7

许世友将军诞辰100周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30 00: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记者 曹智)经中央军委批准,纪念许世友将军诞辰100周年座谈会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在讲话时强调,全军部队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刘华清、迟浩田、张万年、王光英,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廖锡龙、乔清晨、靖志远参加座谈会。

  郭伯雄高度赞扬许世友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他说,许世友将军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指挥员。在近六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对党忠心耿耿,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1927年8月,当革命处于低潮时,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11月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十年动乱期间,他身处逆境,始终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衷心拥护和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担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期间,经常深入农村、工矿、学校调查研究,关心生产发展和群众疾苦,积极为改革开放建言献策。

  郭伯雄说,许世友将军英勇善战,屡建奇功,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营长、团长、副军长兼师长、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的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领导胶东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打得敌人心惊胆寒。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率部参加了莱芜、孟良崮等重大战役,指挥取得了胶东保卫战和张店、周村、昌乐、潍县、兖州诸战役的胜利,并和谭震林、王建安一道,指挥部队激战8昼夜,攻克济南。1953年,他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参与了当年的夏季反攻战役,为促进朝鲜停战的实现做出了贡献。解放后,许世友将军长期担任战区主要领导职务,1955年至1980年,先后任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共25年之久,为加强军队建设和保卫国防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南京军区期间,他领导部队努力实现和平建设时期工作重心的转移,积极推进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到广州军区任职后,他领导部队开展精简整编,狠抓军事训练,大力加强海防建设,为保卫祖国南疆付出了艰苦努力。

  郭伯雄说,许世友将军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真理,敢于斗争,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优良政治品质。1936年,在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他经毛泽东启发教育,坚定地站到正确的立场上。十年动乱中,他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党中央对“四人帮”采取断然措施,他坚决拥护,带领部队清除“四人帮”的流毒影响,为遭受迫害的干部平反昭雪。

  郭伯雄指出,许世友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努力学习他对党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学习他英勇顽强、无所畏惧,敢于战胜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学习他坦荡无私、爱憎分明、坚持真理的高尚品质;学习他处事果断、雷厉风行、艰苦奋斗的作风。

  广州军区、南京军区、河南省的有关负责人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深切缅怀许世友将军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

  解放军四总部、驻京部队各大单位、武警部队和军委办公厅的负责人,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许世友将军的亲属和生前友好等也参加了座谈会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00: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世友将军参加劳动


“两袖清风,一身廉正之气”。这句话用在许世友身上一点都不过。作为党的一名高级干部、军队高级将领,许世友经常牵挂的是党和国家的大事,军队建设的工作,从没有想到为自己置办什么家业,也没有想到为子女留下什么财产。

  先看看许世友的“家业”吧。许世友几乎没有个人财产,他和夫人田普生活中使用的,全是公家按规定配发的。他唯一的家当就是一口镶着铜边的老式樟木箱子,箱子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几套军装、几双布鞋,再就是许世友自己亲手用布条打的布草鞋。这口樟木箱子他从南京带到广州,离开广州时,带走的还是这口樟木箱子,没有增添其它财物。

  许世友对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也非常严格,绝不允许他们打着他的旗号沾光谋利。他的夫人田普,是抗战早期参军的老同志。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时,田普担任南京军区干部部副部长。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后,她相随到广州。为了安排好田普的工作,当时军区政治部的领导曾提出,要让田普在广州军区干部部继续担任副部长。这本属平职安排,可许世友就是不同意。许世友认为,干部部是要害部门,安排自己的亲属去担任领导不合适。后来,田普被安排到工程兵某科研所担任副政委,仍是平职安排。

  许世友共有7个子女。作为一名从战火中走来的老军人,许世友对部队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他认为部队是一个锻炼人、培养人的大学校,他把7个孩子全部都送去参军,接受部队的教育和锻炼。

  子女参军后,许世友从不给特殊照顾,用许世友的话说:孩子参军就是部队的人了,是组织的人了,好坏由部队去管,路由他们自己去走。

  许世友的大儿子许光,解放初期入伍当了海军。他在战友面前从没说过自己是许世友的儿子。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勤奋扎实,从不怕苦怕累,深得所在部队领导的赏识,官至团职干部。本来许光有机会到院校深造,可许世友想到年迈的母亲仍然生活在河南农村老家没人照顾,便对许光说:“自古忠孝难以两全,我参加革命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在你奶奶身边伺候尽孝,欠老人家的实在太多了,你就回家替我照顾你奶奶吧。”许光按照父亲的嘱咐,回到老家所在的河南新县的武装部担任了副部长,后来在该县人大副主任岗位上退休。

  在一次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许世友在空军工作的三女儿正在度蜜月,没有归队。许世友得知这一消息后,大为震怒,大声吼道:“就要打仗了,还度什么蜜月!给我立即通知空军,马上查找她的下落,限她3天之内赶回部队,不然开除军籍!”在许世友身边工作多年的人员还是第一次看到首长发这么大的火。三女儿接到命令后,一分钟也不敢耽误,即刻动身,火速赶回了部队。

  许世友对待配偶和子女是这样,对待自己的亲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这个态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兵是许多青年人最大的愿望。田普的两个亲侄女正值当兵的年龄,从老家跑到广州,要求姑姑和姑夫想办法让她们参军。许世友对她们说,当兵保家卫国是好事,我当然赞成。不过,要符合招兵的要求和规定,必须身体好、政审合格,托关系走后门不行。后来,一个符合条件的侄女如愿以偿当了兵,另一个又回了老家。

  许世友的一个远房堂孙许道炎,在部队当兵,一次利用休探亲假的时间特意绕道军区机关见许世友,要许世友帮忙说情提干部。许世友不仅不帮忙,还训斥他趁早打消这种靠关系往上爬的邪念头,要用自己的真本事说话。结果,许道炎最终复员回了老家。

  许世友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从没有谁因为自己在首长身边工作而得到特殊关照,离开时大都是哪里来哪里去,什么职务来,还是什么职务去。这在许世友那里,已经成了惯例。

  许世友从不给别人送礼,他也不轻易接受别人的礼物。秘书孙洪宪在许司令员身边三年,见许世友只收过三次礼,送过一次礼。

  第一次是1974年秋的一天,许世友到军区司令部嘉禾农场视察工作,恰逢农场刚砍下了一些甘蔗,于是,农场工作人员将一捆甘蔗放在了许世友吉普车的后厢里,说是让首长尝尝部队官兵自己种的甘蔗。许世友没有推辞,欣然接受,回来后分给工作人员吃了。

  第二次是军区一位副参谋长送他两瓶越南产的山葡萄酒。这位副参谋长和许世友是同乡,也是早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1975年,这位副参谋长到越南访问,给许世友带回了两瓶越南产的山葡萄酒,许世友将酒送到了食堂,让工作人员享受了。

  许世友收的第三份礼是老家的公社党委书记带来的一袋板栗、核桃和一桶麻油,这是许世友一向喜欢吃的家乡特产。可许世友也没有独享,将板栗、核桃分给了工作人员,将那一桶麻油拿到了工作人员用餐的小食堂,大家一起分享。

  公社书记这次来,一是代表家乡人民看望许世友,二是想通过许世友弄一辆汽车。

  许世友看到家乡的公社书记,显得格外亲热和高兴。设家宴招待。公社书记进门后,许世友详细询问起家乡的生产和乡亲们的生活情况。当听公社书记说,家乡这几年收成不错,乡亲们都能吃上饱饭时,许世友说:“共产党领导闹革命,就是让穷人吃上饭。”他又接着说:“不过,有点小成绩绝不能翘尾巴,你们不仅要让乡亲们有饭吃,还要让他们有好日子过。”

  公社书记乘机说,为了让乡亲们过得更好,家乡正在学大寨,修水利,搞机械化,公社想买一辆汽车,可是没有钱,想请许司令员帮忙想想办法。

  许世友听后说:“我哪来那么多钱买汽车,部队的车是保障打仗用的,又不能送给你。”

  看到场面有些尴尬,陪在一边的孙洪宪插话说:“部队有些报废车,战备用不上,闲在那里也是浪费,是否可以找一辆给家乡应应急?”

  许世友点头同意:“胖子,这件事就由你去办。”

  孙洪宪马上给军区后勤部有关部门打电话找报废车,几经周折,找到了一辆报废的“解放”牌汽车。孙洪宪到现场看了那台车,大厢板是断的,轮子是瘪的,只有发动机勉强可以发动,确实是一辆废车。如果不维修,可能连河南老家也开不回去。

  孙洪宪把车况报告了许世友。许世友当即指示:“要把车修好,修理费从我的工资里扣。”孙洪宪不忍心扣首长的工资,他自作主张找有关部门帮忙维修了发动机,翻新了大厢板,更换了新轮胎,交给那位许世友家乡来的公社书记,把车接走了。

  公社书记临走前,许世友将自己种的地瓜装了整整一麻袋,对公社书记说:“这麻袋地瓜你带回去,让乡亲们尝尝,这是我的一番心意。”

  给公社书记送地瓜,是孙洪宪给许世友当秘书三年见到他第一次“送礼”。送走了公社书记,许世友自言自语地说,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为家乡办好事是应该的,可那些没出高级干部的地方老百姓怎么办,那不是干吃亏?可见,许世友的心中不但想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他还时刻想着全国的人民群众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00: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身着55式将官礼服的许世友上将

          


           1970年许世友(前排左四在)青龙山农场劳动


              
               1981年7月1日,许世友同志同陈云同志交谈   


  今年2月28日,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许世友同志诞辰100周年。许世友同志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代名将,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和心血,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1955年至1980年,他先后担任我们南京军区和广州军区司令员,深受广大官兵的崇敬和爱戴。纪念许世友同志,深切缅怀他光辉战斗的一生,学习他的崇高思想和革命风范,对于激励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许世友同志早年参加革命,是我军著名的开国上将。革命战争年代,他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战功赫赫,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平建设时期,他再展雄风,多次指挥部队取得海边防斗争的重大胜利,为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建立了新的功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世友同志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军长兼师长、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部队司令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作战和长征。他凭着自幼练就的精湛武艺,曾7次参加敢死队,2次担任敢死队队长,打了许多硬仗、恶仗,4次负伤,屡建奇功。1932年,红四方面军西征到达鄂陕交界处的漫川关时,遭敌5个师又3个团的围追堵截,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许世友奉命指挥第三十四团从北山垭口敌两个旅的接合部打开通路,保障全军突围。他斩钉截铁地向徐向前总指挥保证:“三十四团一定为全军杀出一条血路!”他挥起大刀,率领部队以锐不可当之势向垭口冲去,经过浴血拼杀,终于为全军突出重围撕开了一道口子。1934年,在川陕苏区反击国民党军“六路围攻”时,他指挥红九军二十五师坚守四川省万源城,以与阵地共存亡的豪迈气概,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垮了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为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万源保卫战后,他率部跟随徐向前同志强渡嘉陵江,攻南部,破梓潼,战江油,克北川,所向披靡,无坚不摧。1935年8月下旬,他奉命率红四军一部,会同红三十军攻打包座,与敌鏖战两昼夜,取得全歼国民党军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师的胜利。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时,他指挥刚组建的骑兵部队担任侦察开路、筹集粮草的重任,沿途连续作战72次,为大部队顺利通过草地、北上甘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许世友同志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副旅长,随刘伯承、邓小平同志出师太行山,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斗争。1939年2月上旬,他和旅长陈赓率部在威县以南香城固地区伏击“扫荡”之敌,全歼日军一个加强步兵中队,大振了我军的声威。1940年9月,他调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率部进入胶东,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罗荣桓同志统一指挥下,采用敌进我进的“翻边战术”,不断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和蚕食。1941年春,他担任胶东反投降指挥部指挥,率领胶东地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横扫与日军狼狈为奸的投降派部队,开创了胶东抗日斗争的新局面。1942年2月,他调任山东纵队参谋长,同年10月任胶东军区司令员。在他的组织指挥下,胶东军区1943年作战达975次,歼敌1万多人;1944年秋季攻势作战,横扫敌据点130余处,歼灭日伪军5000余人;1945年讨伐国民党投降派赵保原,克万第、战左村,席卷五龙河两岸,清除了胶东抗日的障碍。许世友同志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同志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后称山东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47年上半年,他在陈毅同志指挥下,率部参加了莱芜、孟良崮等重大战役。同年8月起,他和谭震林同志一起,指挥4个纵队又2个师,接连取得了胶东保卫战和张(店)周(村)、昌(乐)维(县)、兖州诸战役的胜利。1948年9月,他和谭震林、王建安同志一道,按照中央军委和华东野战军首长关于“攻城打援”的战役部署,指挥攻城部队激战八昼夜,一举占领敌军重兵守备的济南,歼灭国民党军10万余人,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名义所发贺电中高度评价:济南大捷“证明人民解放军的攻坚能力已大大提高,胜利影响已动摇了蒋介石反动军队的内部,这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同志奉命于1953年3月赴朝作战,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了夏季反击作战,配合兄弟部队沉重打击了敌人,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1954年2月,许世友同志从朝鲜归国,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同年10月,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期间参与指挥了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大陈岛战斗。

  从1955年3月开始,许世友同志历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4年1月,他到广州军区上任伊始,就指挥战区陆、海、空部队,对入侵我国西沙永乐群岛的外国军队实施自卫反击作战,一举收复甘泉、金银、珊瑚三岛,维护了祖国尊严和领土完整。1979年初,许世友同志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再次披挂出征,在广西方向指挥部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古稀之年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

  二

  许世友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都矢志不渝地跟党走,旗帜鲜明地为真理而斗争,始终做到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爱憎分明,表现出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优良政治品质。

  许世友同志在历次革命转折关头和生死考验面前,始终理想信念坚定,跟党走的决心不动摇。早在1926年9月,他就接受革命思想,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许世友同志毫不畏惧,于1927年8月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1927年底,黄麻起义遭到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敌人到处张贴告示,悬赏捉拿许世友,环境十分恶劣,但他坚信只要党还在,群众还在,革命就一定会成功。他白天转山沟、钻山洞,夜间打土豪、袭击清乡团,巧妙地和敌人周旋。1932年秋,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发动大规模“围剿”,红四方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面对敌人30万大军的铁壁重围和西征路上气候恶劣、山道崎岖、物质匮竭、进退失据的道道难关,许世友同志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革命一定会胜利的坚定信念,与广大红军官兵一起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终于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在川陕地区重新燃起革命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

  许世友同志具有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他胸怀坦荡、无私无畏、刚正不阿,敢于为修正错误、坚持真理而斗争。1936年,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后,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向陕北开进途中,少数受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影响的人阻止北上,他挺身而出,坚决斗争,使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与中央红军大学顺利合编。在批判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他一度产生过迷茫,经毛泽东同志启发教育,对张国焘错误的实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坚定地站在正确立场上。后来,他在《我的军人生涯》中写道:“毛泽东同志的教育,使我茅塞顿开,倍受感动,胸中苦思不解之疑一扫而光……从此,我对毛泽东思想坚信不疑,对毛泽东同志深为敬佩。”十年动乱中,许世友同志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坚决反对“造反夺权”和反党乱军行为,竭力维护社会秩序,保持部队稳定。林彪、“四人帮”视他为眼中钉,阴谋将他打倒。由于毛主席、周总理的关怀,他才幸免于难。1971年9月,毛主席到华东视察,途经上海、南京时,林彪反革命集团妄图炸毁火车,谋害毛主席。危急关头,许世友同志周密布置安全保卫措施,和林彪的党羽进行周旋,保证了毛主席乘坐的专列安全离开华东。林彪反革命阴谋败露后,他遵照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迅速隔离和逮捕了林彪在华东地区的死党,为人民除了害。在“四人帮”横行肆虐时,他正义凛然,无所畏惧,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当面怒斥江青等人篡党夺权的丑恶行径。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他无比兴奋,衷心拥护,随即带领部队迅速展开“揭、批、查”斗争,清除“四人帮”的流毒影响。在他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广州军区党委排除干扰,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先后为“文革”中遭受迫害的军区原副司令员文年生等200多名干部彻底平反昭雪,并为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错误处理的1000多名干部落实政策。许世友同志对工作中有过的失误,勇于承担责任,严格自我解剖,这种坦荡的胸怀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更增添了他思想品格上的光辉。

  许世友同志长期担任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他牢记毛主席的嘱托,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忠于职守,忘我工作,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加强军队建设和保卫国防安全上。他以丰富的治军经验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坚持从严治军,狠抓战备工作和军事训练,大刀阔斧地推进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20世纪60年代初,南京军区某部二连副连长郭兴福在单兵和小分队战术训练中,摸索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许世友同志十分赞赏,组织军区部队认真学习这一训练改革典型,还亲自担任军区普及“郭兴福教学法”集训队队长。“郭兴福教学法”得到叶剑英、罗瑞卿等军委和总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总参谋部先后两次在南京军区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有效地促进了全军部队的训练改革和群众性练兵运动。驻上海南京路某部八连,身居闹市,一尘不染,保持和发扬了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许世友同志非常重视推广该连的先进事迹,与南京军区政委杜平多次到八连指导,帮助连队总结提高。1963年,该连被国防部授予“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赞扬。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从国防战备的高度组织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指挥数万军民风雨无阻,日夜奋战,使这一我国自主设计、自行施工、当时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桥梁于1968年按时竣工。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召开后,他和广州军区党委“一班人”坚决贯彻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大刀阔斧地对军区机关和部队实施精简整编,在“消肿”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作风纪律整顿,着力解决各级领导班子中的“软、懒、散”问题,使班子建设和部队的精神面貌得到改观。他根据广州战区担负的作战任务,狠抓战场建设和战备工作落实,多次组织诸军兵种抗登陆作战、渡海登陆作战、山岳丛林地进攻等大规模演习,使部队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了边海防斗争的主动权。许世友同志担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期间,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常深入工厂、农村、部队调查研究,积极为改革开放建言献策,表现出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的赤诚之心。

  三

  许世友同志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是我军从战士逐级成长起来的高级将领。他的思想感情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始终保持劳动人民和普通一兵的本色。他心系人民、情注官兵的高尚情怀,立党为公、廉洁自律的高贵品格,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优良作风,形成了独特的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

  许世友同志对毛泽东“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对人民群众和基层官兵感情深厚。任胶东军区司令员时,由于日本侵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扫荡”、蚕食和经济封锁,使胶东军民的生活和给养发生了严重困难,他满怀深情地对部队说:“现在,部队困难,农民更困难,军民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在他的倡导下,胶东部队一手拿枪杆,一手拿锄头,开展大生产运动,大大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1971年春,许世友同志与家乡河南省新县田铺公社党委书记交谈时,了解到有些地方干部为了捞取名誉虚报产量,使一些社员缺少口粮,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出生入死闹革命,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吃饱饭,过上幸福的生活。在粮食产量方面,可不能搞浮夸。”使这位书记深受教育和触动。战争年代,他和战士有饭分着吃,打仗争着冲。和平时期,他非常关心基层官兵的生活,重视抓好养猪种菜等农副业生产,改善连队伙食。

  许世友同志作风深入,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分反感,他坚持讲实话、办实事。任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期间,他经常深入边防海岛和纵深要地勘察地形、部署防务,到基层部队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足迹踏遍了所属部队驻地的山山水水。他下部队轻车简从,不准事先通知,不搞迎来送往,不听长篇汇报,不作长篇讲话。1958年9月,毛主席同许世友同志谈话时,提到领导干部下连队当兵问题。许世友同志积极响应,立即召开南京军区党委常委会作出决定,并第一个报名下连队当兵。他以一个上等兵的身份,和战士同吃、同住、同操课、同娱乐、同劳动,不允许战士给他特殊照顾,也不允许战士叫他司令员,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同志”。他同班里战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晚年还同当兵的连队保持着联系。

  许世友同志始终保持老红军和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艰苦朴素,廉洁自律。他一生过着俭朴生活,吃的是粗茶淡饭,最喜欢穿的是军装、解放鞋和草鞋,睡的是木板床,乘坐的是北京吉普车。机关管理部门先后两次给他更换高级卧车,都被他拒绝。在南京军区任职期间,一次彭德怀同志因公路过南京,许世友同志设家宴招待,桌上只摆了炒豆芽等4样家常菜,受到彭德怀同志的赞赏。他的主要家当是一口木箱,里面装着几套军装、几双布鞋和自编的草鞋,伴随着他从南京到广州,又从广州到南京,最后作为遗产留给子女们。他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很严,从不为他们的工作安排、职务升迁打招呼,也不允许打着他的旗号搞特殊,并经常告诫他们:“你们当过几次敢死队?受过几次伤?为人民作了什么了不起的贡献?好好学习,老实工作,干什么不是为人民服务?”

  许世友同志虽然离开我们20年了,但他的辉煌业绩和崇高风范始终铭刻在广大官兵心中,并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优良传统,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部队建设全局,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圆满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各项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00: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传奇将军许世友和邓小平的友谊 

   

编者的话:今年2月28日是许世友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寄托对一代名将许世友同志的思念。

  在我家里,有一张许世友将军与邓小平同志的合影。每当看到它,邓小平来南京看望许世友同志的一幕往事就浮现在眼前。

  1938年,许世友任八路军129师第386旅旅长,曾在刘伯承、邓小平直接指挥下进军冀南,连战皆捷。战斗的烈火铸成了他们革命的情谊。

  1982年,党的十二大决定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邓小平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许世友被选为副主任。

  此后,许世友便从北京西山搬到南京东郊定居,住中山陵8号。

  1985年1月底,正是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时节,邓小平南巡途经南京,要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韩培信当面告诉许世友:我到南京后,要看望世友同志。韩书记放下电话,即驱车到中山陵8号面告了许世友。许世友当即对韩书记说:“小平同志路过南京要看我,我要到车站去接。有句古话,‘住客看过客’,哪有过客看住客的道理呢?”韩书记见许世友执意要去接站,回到省委办公厅,即用电话告中央办公厅转报小平同志。小平同志听后,电告韩培信:“请即告许世友同志,他年龄虽然比我小,但身体没有我好,加上天气还冷,不要到车站去接,就在我到南京的住处等多好呀!”韩培信又将小平同志的原话面告了许世友。许世友说:“叫我在他住的地方等,也是个好办法,你可要随时告诉我到哪里去等呀!”

  2月1日上午10时,天晴气朗。许世友的秘书赵春奎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韩书记在电话中说:“请立即报告许司令,小平同志快到了,住中山陵5号3号楼。”赵秘书将情况报告许司令员。许司令员说:“到底等来了,我胡子早晨就刮好了,穿上军装就走,你和摄影记者许家声跟我去。”这时,许司令员戴上棕黄色全毛将军帽,穿上军装,系好风纪扣,健步如飞,从中山陵8号走到5号小平同志住处,站在门外等候。很快,小平同志乘坐的卧车到了。待小平同志下车后,许世友笑声朗朗地迎上去大声说:“欢迎!欢迎!”并与小平同志紧紧握手。

  邓小平示意许世友进会客厅。两人刚坐下,服务员送上香茶各一杯。二人互致了问候,小平关心地问起许世友写回忆录的事。许司令员答道:“我写回忆录是您批准的,叫作在位时的工作总结吧!我想了两句话:‘戎马倥偬数十年,战斗一生谈笑间’。”接着,许司令员对邓小平同志说:“没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像我这样一个家境贫寒的人,很难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没有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我们的红军根本没有生存的希望;没有广大指战员的英勇善战,前赴后继,我们的革命斗争也早就失败了。同样,没有我们革命队伍中那种患难与共的深厚感情和无数先烈的流血牺牲,我也不可能作为一个幸存者,来回忆过去的艰苦紧张的战斗生活了。”

  当日下午,邓小平请许世友吃饭。小平同志说:“今天我为你祝八十大寿!带来的茅台酒是八十年陈酒!请服务员开瓶吧!”

  “太好了,我就喜欢喝茅台,酒越陈越香呀!”许世友笑着对小平同志说。席间,许司令员特别向小平同志谈了与“张国焘错误”斗争前前后后的经过。小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说:“你在反张国焘错误上是有很大功劳的。”许司令员听后说:“你这句话,使我最后解除了长期郁结脑际的心病,豁然开朗,死后也可以闭目了。”

  饭毕,许司令员对小平同志说:“今天太阳特别好,天空万里无云,我们合个影留念好不好?”小平同志微笑着说:“好嘛。咱们喝了茅台,脸色都泛起红润,可能都显得年轻了些,照出相来一定会好看,咱们并排照吧!”《人民前线》摄影记者许家声急忙按动相机快门,留下了小平同志与许司令员在南京最后的一张6寸合影。

  这张珍贵的照片,当时只洗了5张送给许司令员。许司令员拿着照片看了又看,说:“小平同志的头发比我多,身穿笔挺的中山装,看起来比我年轻多了,实际他岁数比我大两岁呀!”然后就将照片给赵秘书两张,叮嘱:“一张寄北京小平同志,一张你留作纪念。”因当时我也在场,许司令员说:“你当主任忙里忙外,勤勤恳恳,不容易呀,给你一张留着作纪念吧,最后一张我留着。”

  八个月后,1985年10月22日,一代名将许世友在南京不幸逝世。这些年来,我一直将这张照片珍藏在身边,以寄托对老司令员的思念。 (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00: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小平点将许世友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00: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00: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牵连许世友延安被囚 毛泽东解矛盾得爱将  





        许世友在新生洲农场


具有特殊性格、富于传奇色彩的许世友上将,当年在延安曾被囚禁受审过。关于这段史实,说法很多,真情到底如何?曾经在许世友身边工作过十几年的李永春道出了其中的真实缘由。李老多次聆听许将军对自己在延安被囚禁那段历史的回忆,对许世友在延安被囚禁的来龙去脉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受到张国焘偏爱,可以直接出入其卧室

  1932年秋,许世友任红4方面军第12师34团团长,后相继担任红9军副军长兼红25师师长、红4方面军骑兵司令员。许世友能打仗,特别能打大仗恶仗,作为红4方面军总负责人之一的张国焘对许世友十分赏识和偏爱。一般的红军官兵是不能随便进出张国焘卧室的,而许世友例外。许世友天天要喝酒,有“海量”之称。张国焘那里有烟有酒,许世友看到就随手带走,有时还在张国焘住处与张国焘对饮几盅。

  部队作战缴来的酒,张国焘明确提出,先让许世友挑个够,并特许许世友的警卫员背酒、炊事员挑酒、战马驮酒。

  许世友是直性子人,说话难得绕弯子,有时话说得又很不雅,还动不动发脾气,张国焘从来不计较。许世友每次打了大胜仗回来,张国焘总是和红4方面军的负责人一道前往看望慰问。张国焘不仅格外器重许世友,还经常利用各种场合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谈起许世友,为许世友大扬英名。许世友由此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


张国焘寻欢作乐,形象大打折扣

  当时,有人私下议论张国焘好色,许世友出于维护首长的威信,怒斥过一些同志。然而,1933年夏,红4方面军在徐向前总指挥的领导下,连续发动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进攻战役期间,许世友不相信的事赫然在目。



  一天傍晚时分,许世友带着战场上的硝烟,匆忙赶回报告情况。他径直推开张国焘的卧室,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张国焘坐在炕上,与两个女文工团员闹得起劲,正在放荡调情,没想到许世友会突然出现在眼前,十分尴尬。许世友万万没想到,自己尊敬的首长张国焘竟然在前方战事正紧的时候,不顾官兵生死,寻欢作乐。从此,张国焘的形象在许世友心中大打折扣。

  包座战斗后,张国焘让红4方面军南下,许世友所在的红4方面军不得不再过草地。路上,许世友目睹大批红军战士长眠于茫茫水草地里,不禁对张国焘的“南下路线”发生怀疑,遂生抵触情绪。

  1935年10月5日,张国焘在卓木碉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公然宣布另立中央,打出了分裂主义的旗号,并疯狂攻击毛泽东和党中央,许世友万分痛苦,他对张国焘的霸气和野心认识得更清楚了。

  张国焘南下碰壁后,仍不思悔改。许世友经常看到他骑着铁青马,转来转去,伺机找人谈心进行拉拢。一天下午,张国焘“碰到”许世友,说:“咦,是老许啊!来来来,现在革命形势严峻啊,你要注意碍中战、河川战。老同志了,要带个头啊……”

  “什么这个战那个战,就怕打起仗来打惮惮。”许世友没有好气地回话,意思是说张国焘光叫人家打仗,他自己怕死。

受张国焘被批判牵连,许世友酝酿”逃跑”计划

  1937年3月中旬,传来了西路军挫败的消息。西路军的悲剧,点燃了清算张国焘分裂中央、分裂红军的右倾机会主义的导火索。同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号召开展对张国焘的错误进行批判。



  对这一批判,中央严格把握方针政策,把张国焘的错误与指战员的功劳和贡献区别开来,明确指出,红4方面军所犯的错误,应该由张国焘负最主要的责任,对红4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献身于苏维埃事业的忠诚,表示深切的敬意。对中央的决定,当时正在抗大学习的许世友等红4方面军干部表示理解,并参加到了揭发批判“张国焘的错误”斗争中。可是,有的部队在揭发批判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偏差行为和过火言语,,“牵连”到整个红4方面军,“牵连”到许世友。许世友甚为不满。

  在许世友看来,张国焘犯了分裂党分裂红军的严重错误,在生活作风上也不够检点,但对革命也作过一点贡献,尤其是他刚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那阵子,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这应该功过分清。张国焘蜕化变质,显然与自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必须界限分清,各走各的路。但我老许不能昧着良心同意别人对他全盘否定,更不能容忍那些对红4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无理指责,许世友忿忿不平地“跳了出来”,以至酿成了囚禁受审事件,还差点丢了性命。

  1945年许世友在一份名为《反省自传》的材料中就这件事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剖析:“到延安后,就有人说张国焘如何长如何短,我也不作声,只要你不说到我的头上我就不管。以后西路军失败,我非常痛心,半月没好好休息。反‘国焘路线’时听了不少胡言乱语,有的说我是托洛斯基,有的说我是土匪。我非常生气,病得吐了血到医院休养。我想,从前反陈独秀、李立三时,我们这些干部只知道他们错了,至于到底怎样错,什么路线、方针错了,我们是不知道的。我也没参加过这么大的斗争会。这样有斗争会实在害怕。当时我想赶快打仗,我到前方与敌人拼死,也不愿开这个斗争会。加上下面又谣传要枪决周纯全、何畏、张国焘,我也是张国焘军级干部之一,也不能没有我的事。我自己也觉得在这里枪决太冤枉了。我南征北战带了八处彩,没有功劳还有罪吗?那时认为党中央在争权夺利,要把我们搞掉,我这个认识是大错特错了,所以,基本上就动摇了,我的态度是非常不满,在病中苦闷到极点。我病休中,斗争会一天比一天开得厉害。这时,4方面军的营、团、师、军级干部都来看我,没有一个不哭的。一连3天,尤其是军级师级干部的哭,对我影响很大,过去都是老同事,都感觉没有出路。我想了几天想出办法来了。他们来看我时,我对他们说:我们回四川去,那里有刘子才,他们有1万多人,又是我们的老部下,在这里天天说我们是反革命要枪决,我们到四川去叫他们看看我们到底是不是革命的。愿去就走,不愿去的也不要告诉中央。到第3天,有20多个团级干部、2个营级干部、5个师级干部、5个军级干部都愿意走。当时,我们决定不带张国焘、何畏、周纯全,因为他们都要骑马。我们准备步行7天7夜通过汉中、巴山会合刘子才部队再说。一切计划都是我作的,路线也是我画的,还有给毛泽东主席的信都在我身上,准备4月4日夜10时出发。”

不甘被抓飞身上房,刘伯承循循善诱

  许世友精心策划的“逃跑”计划不久暴露了。4月3日上午,原计划跟许世友一道回四川的抗大保卫处处长王建安(曾任红4军政委),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不走了。他感到问题严重,向上级做了报告。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得知此事后,极为重视,果断决定,立即将许世友等相关人员逮捕,以防止事变的爆发引起恶劣后果。



  下午4时,抗大吹响紧急集合号,召集学员在各队开会,以会的形式集中学员,宣布许世友等人密谋拖枪逃跑的罪行和中央的逮捕决定。与此同时,陕甘宁边区保安处长周兴已组织人马把许世友等人所在的教室包围了起来。

  当保安人员根据要求赤手来抓许世友时,许世友脸红脖子粗地走出教室。他见保安人员没有带枪,心中宽慰一些。他想使出拳脚功夫进行反击,但想到都是红军兄弟,就尽力克制自己,收回了手,尔后转身一个鲤鱼打挺,借助一垛矮墙,“呼”地翻身上了房顶,并大声喊道:“有种的上来,你们上来一个,老子一脚扫一个。”

  协同来抓许世友的抗大警卫排长邓岳(1983年从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岗位离休),当时还不足20岁,他和保卫处、警卫处的战士,看着许世友飞檐走壁,没有一点办法。许世友不下屋顶怎么办?刘伯承等人闻讯匆匆赶来。刘伯承在张国焘南下时,和朱德一道,保护了红军,维护了红军的团结和巩固,许世友对刘伯承印象不错。刘伯承和颜悦色地对许世友说:“世友,下来嘛,有问题下来讲,呆在屋顶上,总不是个事啊。”在刘伯承的循循善诱下,许世友才勉强地从屋顶上飞身跳了下来。

  许世友跳下房顶后,气呼呼地任保卫人员将自己五花大绑地带走关进了窑洞。许世友在自己《反省自传》材料中写道:“这时,延安讲得很厉害,说我要领导暴动,又说我要把延安怎么样。我知道事情不好,以前我想这是小事,这时知道不小了,就等着死吧,没有想活的余地。我想,大家把我讲得这么厉害,我就是遍身长嘴也没有我说的,我就什么也不说了。当时思想上是知道自己骂中央,我也亲口骂了两次,只求死得快点,认为这样骂了一定有人报告党中央,我就能快死,结果没有达到目的。”



   毛泽东两次看望化解矛盾

  许世友等人被逮捕后的第2天,延安最高法院开设特别军事法庭,公审许世友等“组织反革命集团”、“拖枪逃跑”、“叛变革命”一案。其间,有人主张,鉴于许世友是“主谋”、“首犯”,态度又极其恶劣,该判枪决。方案报到毛泽东那里后,毛泽东认真琢磨了这个事件,琢磨了许世友的情况,感到案子有出入,行使了否决权。在许世友被囚禁期间,毛

泽东首先托人给许世友捎去一条“哈德门”香烟。徐向前从西路军大败的前线回到延安,毛泽东就叫徐向前去看看许世友等人,做点打底工作。见时机成熟,毛泽东先后两次到禁闭窑洞看望许世友并与其促膝谈心,令许世友大觉意外,大受感动,大为振奋。

  毛泽东第一次看望许世友,看到许世友还戴着手铐,他心痛地大声要求随行的警卫人员“快解开”。然后,毛泽东坐到土炕上,给许世友点上一支烟,和他推心置腹地谈起革命道理,说明张国焘的错误所在。第一次看望谈话,许世友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他有了安全感,对毛泽东已经充满感激之情。

  不久,毛泽东又来到关押许世友的窑洞看望许世友。这次,毛泽东一见面就脱了帽子说:“世友同志,你打了很多仗,吃了很多苦,够辛苦了!我向你表示敬意!”毛泽东的开场白,再次拉近了与许世友的距离。

  毛泽东接着说:“张国焘对鄂豫皖有过贡献,这是事实,但他分裂党、分裂红军,这也是事实。红4方面军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他张国焘的干部。张国焘是中央派到4方面军去的,他犯的错误给革命事业带来损失,性质是严重的,这应该由他自己负责,与你们这些同志没有关系。”

  毛泽东还特意对许世友说:“你不要背思想包袱,中央相信你,我毛泽东相信你。你和一些人想回四川去,不是搞什么反革命集团,不是要造反,是一时思想想不通罢了。”许世友听到这里,不禁心头一热,他没有什么苛求,只求别人理解,感动的热泪夺眶而出。那天,毛泽东和许世友说了很多,临别时,还和许世友一起轻轻唱起了红军歌曲

   从此紧跟毛泽东至死不休

  多年以后,许世友回忆起这幕仍很激动。在毛泽东逝世两周年之际,许世友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怀念毛泽东的文章,记叙了他当时的心情:“毛主席的这几句话,一下子解开了我的思想疙瘩,使我感到非常舒畅,非常温暖,毛主席多么了解我们这些工农干部啊!我郁积在内心深处的苦闷情绪,被毛主席温暖的话语一扫而光。”



  也就是从这一次起,许世友真正彻底认清了张国焘这个满口马列主义、却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他以义割恩,最终从思想上、立场上、感情上与张国焘决裂,与广大指战员一起投入了清算“张国焘错误”的斗争。当年7月,在毛泽东的提议下,中央撤销了对许世友等人的禁闭处分;1938年1月,党中央又撤销了对许世友的党内处分,给他恢复了党籍。

  经过这次事件,许世友也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毛泽东,他铁心紧跟毛泽东,保卫毛泽东,至死不休。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00: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世友越战前“喝酒选将” 打下谅山不想撤兵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 13:47 千龙新闻网

  1979年,中越开战,中央军委任命许世友上将为我军东线前敌指挥。为选副将,许世友拿出三瓶茅台和一位将军对饮,酒尽菜光,两位将军握手结盟……

  1974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到了广州。军区管理处陈良顺负责接待。许世友和军区干部见面,秘书准备了发言稿。他照着念过两句就显出不耐烦,把那几张纸扔到一边,自己随意说,干脆明了,有啥说啥,没一句修饰或客气话,5分钟完事。以后,凡是开会,
他总是这样:人越多,讲话时间越少。陈良顺跟随许世友日久了,了解也不断加深。许世友除了睡觉,平时只穿军装,在穿衣问题上无须任何人操心。

  吃饭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难在餐桌上顿顿要有酒,而且只喝茅台和古井。他的工资大部分是买酒喝了。下酒菜最好是野味。

  社会的发展已经提出生态平衡和保护野生动物,许世友对此也难以接受。军区拟定下发禁止打猎杀生的文件,要让许司令认可才能真正起作用。文件到了许世友手中,他大笔一挥,批上个人意见:不许打猎,打鸟还是可以的吧。文件批下来,军区的“秀才”们目瞪口呆,哭笑不得。

  许世友出门从不进剧院、商店、宾馆,不是奔野外就是进兵营。

  花木与庄稼比较,他喜欢庄稼;舞场和操场比较,他喜欢操场。

  许世友盛年之际,喜欢与战士比武,一条木枪神出鬼没,练对刺,常把战士的木枪磕上天去。来到广州后,他还喜欢同战士较量。拼刺时,他确实余威犹在,普通战士不是对手。他喜欢与强者比试,盛名之下,那些剽悍的“尖子”也不免有点心虚,何况他又是司令员,动手之前战士先失了锐气,所以比试的结果仍是他胜利。实在说,许世友手里确实有些“绝活儿”,比如对刺时磕飞对方手中枪,那是类似关云长的“拖刀计”,岳飞的“回马枪”一样的“绝活儿”。但是,在他70多岁之际,仍然把战士的枪一条条打飞,其中也有战士相让的因素在里面。每当许世友磕飞战士手中木枪时,便开心地哈哈大笑。

  “哈哈,怎么样,宝刀不老吧?”许世友横枪大笑,指战员们便齐声喝彩:“许司令不减当年!”

  不减当年的许司令,壮怀激烈地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在广西前线,他是司令,还须选个副司令。许世友捏着下巴踱步,回想他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一个一个在脑子里过筛,终于点出一个名字。

  “刘昌毅现在怎么样?”

  “可能快退下来了,听说已经半休……”

  “妈拉个×的,这一仗不让他打,以后就打不上了。就请他来!”

  许世友虽然点了将,心里也不无犹豫,“但愿他宝刀不老。”

  当时,刘昌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被许世友请来广州。人看上去还是老了,但双目炯炯,心气很高。

  “许司令,刘副司令到了。”陈良顺安置好刘副司令,去向许司令报告。“晚上我在家里请客,你多准备些酒,”许世友这样吩咐。

  谁也没见过许世友询问刘副司令的身体状况,更没见许世友和他谈谈对于现代战争有什么研究和考虑,只听到让准备酒。

  喝掉三瓶茅台,还让上酒。他们开始只是叙旧情,回忆当年的九死一生。喝到后来,两人已是无话不说,敢争敢抬杠。

  许世友酒气逼人地问:“酒喝三瓶了,还敢开瓶吗?”刘昌毅豪气冲天地说:“天下没有会喝不会喝的事,只有敢喝不敢喝的人,九死一生过来的人,死都不怕还怕喝酒?许司令喝到哪儿我就喝到哪儿!”

  这场酒喝下去,许世友云山雾罩,睡了一天。刘副司令醉了两天。

  许世友感动地说:“真是好汉一条,不怕死。副司令就是他了!”

  不能简单地由此而言“许世友喝酒选将”。那是多方面考虑比较的结果,喝酒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何况,许世友对此也讲了很有哲理的一段话:学会打仗并不难,难舍命对敌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选将之后就是出兵。许世友带兵有大将风度。部队向前推进,遇到困难很多,不断有报告来,事多得叫人发毛。许世友不紧张,不着急,甚至根本不操那份心,把报告扔一边。他只管大的军事行动,下达命令让各部队执行,完不成就军法论处。

  部队打下谅山后,中央命令撤兵。许世友望着军用地图沉吟,迟迟不下命令。他伸出小胡萝卜粗的手指头在地图上比画:“全是平原了,坦克大炮正好发挥用场了,不要两小时我就能到河内。”

  可是,从整个国际形势来看,我们不无后顾之忧,要防备有人在我们后面捅一下,沈阳军区方面压力很大,中央一再下令后撤。

  许世友表示服从命令,同时又坚持拖一下:“拱一拱,我再拱一下……”

  许世友是希望将越南主力从柬埔寨牵回来。他对部队领导说:“我们再前拱一下,吓唬他们一下子!……”

  他派兵出谅山几十公里。当时,越南的政府机关纷纷撤出河内。

  接到报告,许世友哈哈大笑,捋起袖子,晃动着粗大的胳膊说:“吓屁了不是?撤了,屁滚尿流!”

  战罢凯旋时,许世友阴着脸下令:“我回去不许通知人,不许搞迎接。谁走漏消息我毙谁!”

  可是,一位部队领导想,这么大事不报告中央怎么行?便将许世友回来的日期报告了中央军委。于是,广东的领导同志都知道了,提前赶到机场热烈欢迎。

  许世友乘飞机回广州,刚走到机舱门口就骂出了声。因为他看到了欢迎的人群。

  前来欢迎的首长,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是位老资格的党政领导人。他满脸是笑,热情地上前迎接,伸出手握手。许世友上前一步,一把握住那只手,猝不及防地用力握去。“哎哟!”那位首长痛苦地叫了一声,几乎要倒下去。“妈的,叫你们欢迎。”许世友大步而去,钻进了汽车。

  许世友就是这么一个人。

  开庆功大会,中央派王震同志前来参加。派年轻人来不行,许世友不买帐,只能派王震这样的元老。许世友倔头巴脑只尊重老的。

  许世友是我军一位有着特殊经历和功绩的又富有个性、特色的传奇式将军,所以,人们对他的某些弱点都能善意地给予谅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17 05:34 , Processed in 0.62229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