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1|回复: 2

<万历十五年>一波三折的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6 12: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2006/09/15 出处: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孙展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早已被学界和读者接受,但当初,《万历十五年》的出版却差点夭折

1975年9月,时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历史教授的黄仁宇,携带妻儿进行了一次耶鲁之行。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他刚刚写就的一部书稿——《中国并不神秘》,寻求该校历史系教授亚瑟·莱特(芮沃寿)的帮助。亚瑟·莱特是美国著名的史学家兼评论家,有了他的推荐,黄仁宇书稿的出版将会变得顺利许多。

但这却并不是一次愉快之旅。

那是一个大雨的午后,黄仁宇与亚瑟·莱特进行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沟通,却没有得到这位学术权威的肯定。在亚瑟·莱特看来,这位华裔学者的书稿立意过于宏大,它试图仅仅用数万字告诉读者中国历史兴衰罔替的秘密,而这几乎是徒劳无功的,莱特建议黄选择具体的研究时段进行细节描述。但黄仁宇所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一直试图用一种“望远镜”的观点,也就是宏观视野的“大历史观”来诠释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脉络。两人最终也没能达成一致。

数年之后,黄仁宇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用“悲愤交加”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亚瑟·莱特的否定不但断送了这本书的出版之路,也对他的教职产生影响——此时的黄仁宇急需出版一部有分量的著作来证明自己的学术价值。

但有一点让黄仁宇感到鼓舞,莱特肯定了黄所提到的“一部反映16世纪末某一年发生在中国的事”的写作计划。这本来是黄仁宇为《中国并不神秘》撰写的姊妹篇,按照黄仁宇的构想,《中》描述的是中国历史的纵切面,概述两千年来中国历史的高峰和低谷。而《中》的姊妹篇则是中国历史的横切面,以帝国晚期为切点,叙述帝国内部的运作状况。黄仁宇准备用这个时代的几个人物的综合传记来反映帝国统治的方方面面。而莱特则提议让他参考朱东润撰写的《张居正大传》,同时提醒黄仁宇要避免著作成为小说和历史的混杂体。

一年之后,黄仁宇的新书稿完成,取名《无关紧要的1587年:明王朝的衰落》,但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大学出版社认为这部书过于文学化,而商业出版社则认为这部书过于学术。

无奈之下,黄仁宇自己动手将书稿译成中文,并定名为《万历十五年》,托人带到国内寻找合适的出版机会。这已是1979年,距离成稿已经三年。

书稿先是交到了著名画家黄苗子手中。黄写信给时任中华书局古代史编辑室副主任的傅璇琮,提到“这样做对海外华人知识分子会有好影响”。

傅璇琮拿到书稿后立即进行了审读,这的确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稿,在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史学研究还深受意识形态影响,出版这样一部非内地学人,同时观点与传统迥异的著作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傅璇琮在审稿意见中提到“书名虽然是万历十五年,但实际论述的是明朝中期的社会情况,着眼点是较广的。”他和编辑室的另一名副主任魏连科共同向上写了报告,“原则上同意出版”。

报告虽然提交,但是中华书局的一位领导却表示何必要出外国人的书。这样,出版计划耽搁下来。正在困境之中,中华书局副总编辑赵守俨看完书稿后却力主出版此书,就这样,《万历十五年》最终列入了中华书局的出版计划。

由于黄仁宇长期在海外生活,他自己翻译的稿子当中有不少晦涩难懂之处。傅璇琮就请了大学时代的同窗好友沈玉成对稿件进行润色。每当沈玉成修改完一章,就交由傅璇琮寄给黄仁宇。黄仁宇对沈玉成修改后的书稿极为满意,双方书信往来,商定修改长达三年之久,直到1982年,书稿才最终定稿。

《万历十五年》英文版也在历经波折之后,终于在1979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出版立即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美国著名作家欧蒲台专门写信给黄仁宇说,“我从《时代》周刊获悉您的大作。虽然它与我的知识范围相距甚远,但我还是请求在《纽约客》上为它写一篇书评。”他在评论里评价说,《万历十五年》尽管是一部严谨的学术作品,但却具有卡夫卡小说《长城》那样的超现实主义的梦幻色彩。

中华书局版的《万历十五年》第一次印刷就有2.5万册,结果一销而空。即便是放到今天,这样的销量在学术书籍当中也是相当罕见的。为了表达对中华书局和沈玉成的感谢,黄仁宇提出自己不要稿费,同时将稿费的三分之一交给沈玉成,但沈玉成却执意不收。中华书局最终将稿费折价为样书寄给了黄仁宇。

让黄仁宇感到遗憾的是,中文版缺少了插图,他本意是通过文字和图像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历史。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在《万历十五年》成书三十年之后,中华书局又推出了增订本,配上了插图并修订了一些错误。遗憾的是,黄仁宇2000年去世,无法看到新书的发行。而如今,他生前一直力推的“大历史观”已经为世界各地的读者所熟知。
发表于 2006-9-16 12: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s:7]  [s:7]
发表于 2006-9-16 13: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仁宇普及历史确实有功~~~只是在一般著作中其大历史观模糊不清,缺乏学理~~不知其学术著作是如何论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15 06:18 , Processed in 0.16532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