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类太空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卫星技术的重要性,特别是侦察卫星在海湾战争和北约对南联盟战争中的突出表现,进一步表明侦察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许多国家从中看到了空间的军事价值,纷纷准备或加紧发展军事航天技术与系统,其中侦察卫星是各国优先或重点发展的项目。
朝鲜龙川火车站发生火车相撞事故后,英国广播公司(BBC)在网络版上公开了卫星照片,事故发生18个小时后,龙川车站地区的上空依然黑烟冲天,从中可以感觉到爆炸威力之强。清晰的卫星照片使消息封锁成为徒劳,也反映出遨游在太空中的侦察卫星,将使这个世界再难保守秘密。
目前,美、俄、英、法等国,尤其是美国,其卫星侦察装备代表了当前卫星侦察装备发展的最高水平。卫星侦察装备是指装备有光电遥感器、无线电接收机或雷达探测器等人造卫星。它是美国陆、海、空三军侦察装备体系的核心。平时美国用它侦察、监视世界各国,尤其是热点地区国家军事行动的情况。战时用它为陆、海、空三军提供战场、敌方战区和全纵深内的战略及重要战术目标的有关信息与图像。
海湾战争中,为多国部队服务的军事卫星至少有32颗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突然袭击并占领了科威特的国土,由此拉开了一场持续半年之久的海湾战争。40多万美国及盟国军队云集海湾,伊拉克的重要机场,武器库,战略设施受到了美国导弹和飞机的狂轰滥炸,损失惨重。美国何以能准确地掌握伊拉克的军事机密呢?其中侦察卫星功不可没。
11侦察卫星是美国最新型的数字成像无线电传输卫星,它是用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拍摄地物场景图像,地面收看的效果犹如看电视片。它的地面分辨率为1.5—3米,它最早发现伊拉克军队向科威特推进的行动。还有一种更先进的锁眼12侦察卫星,它的地面分辨率高达0.1米,足可以清点沙漠中伊军的坦克、帐篷和人员。
“长曲棍球”号侦察卫星是一种雷达成像型卫星。海湾地区地表沙漠多,最适合雷达全天候监视。雷达成像卫星与可见光照相侦察卫星不同,它不受光照条件限制,可以昼夜工作,不间断地提供地面目标图像。这些卫星传回了大量数据,经过处理的信息输入美国海、空军的导弹制导系统中,其结果是伊拉克一个个精心伪装的战略重地大多进了多国部队的轰炸清单。
海湾战争中,美国侦察卫星的作用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战后各国尤其美、俄、英、法等国都以研究开发21世纪初的侦察卫星技术作为航天技术的开发重点。美国在总结海湾战争的经验时,十分强调电磁信息制控权,即电磁信息的侦察、获取、控制、使用权的重要性,它将是21世纪初战争制胜的关键和争夺的焦点。
小卫星是今后侦察卫星发展的重点
美军现役的kh-12光学成像和“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以及“大酒瓶”和“折叠椅”电子侦察卫星都是美国最新一代军事侦察卫星。Kh-12和“长曲棍球”卫星是美国目前航天侦察装备的主力,“大酒瓶”和“折叠椅”卫星是美国21世纪初航天侦察装备的主力。目前美国正在发展的军用侦察卫星有“8X”大型照相侦察卫星、“国防支援计划”卫星、“天基红外系统”预警卫星、用于战术侦察的小卫星星座。由于小雷达卫星具有研制周期短、更新快、造价低(每颗星不到1000万美元)、工作寿命长(7~10年)、可快速发射等优点,因此,小卫星是今后侦察卫星发展的重点。
欧洲以法国为首,在21世纪成为世界第三大军事空间集团
冷战的结束和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进一步认识到控制空间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由于侦察卫星具有无缝隙、及时获得全天候、全天时和全方位的敌方情报能力,能掌握敌我双方动态变化的一切情况,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显著影响战争的胜负结局,使其战略威慑作用日益突出,因此,欧洲决定研制自己的侦察卫星。其策略是:以法国为首,瞄准建立军用卫星侦察体系的目标,在21世纪成为世界第三大军事空间集团。
法国特别重视发展军事空间系统,计划建立包括“太阳神”光电成像侦察卫星及下一代雷达成像卫星、“樱桃”和“泽农”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的军事卫星侦察体系。但军用卫星体系需要高投入,出于经费的考虑,法国努力争取西欧联盟加入该体系的开发。
到2005年,欧洲将发射第3代卫星,这一代卫星可见光遥感器分辨率将达到0.1m,同时装载红外遥感器和合成孔径雷达(SAR)。
中国继苏美之后,成为第三个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的国家
中国很早就认识到返回式侦察卫星的重要性。早在1965年制定中国卫星系列规划时,就把返回式侦察卫星确定为中国卫星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并于1975年获得首次飞行试验和返回成功,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的国家。
这一成就重要性在于:从此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战略侦察手段,可以为中国的战略导弹确定目标,并能监视别国的军事部署和调动情况,还能检查中国自己军事目标的伪装情况,军事上的价值无法替代。到1997年底,中国已发射了自行研制的40颗卫星,其中返回式侦察卫星17颗。迄今,中国共研制成功了3个型号的侦察卫星,成功发射了17颗侦察卫星。
中国第二代侦察卫星的研制成功,使中国侦察卫星技术更加完善。中国第二代侦察卫星不仅本身先进,由于它重量和容积都有很大增长,设计上留有余地,其公用的服务系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所以它还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有能力应付新一轮“星球大战”
正由于侦察卫星在军事方面性能重要,近期美国出现了垄断航天侦察的企图。
1997年10月17日,美国进行了一次激光打卫星的试验。目前美国因技术限制,尚无击毁别国卫星的能力,但它发射的激光束可对光学侦察卫星的光学部件造成伤害。
中国不会参与空间军备竞赛。但中国在高能激光方面已具水平,虽然不具备击毁卫星的能力,但破坏光学侦察卫星的能力还是有的,这将足以威慑别国对中国侦察卫星的干扰和非法激光攻击。
如今,电子侦察卫星正向多功能、长寿命、实时性强和适应范围广等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星上电子侦察设备的信号处理能力与处理速度,提高电子侦察卫星的抗干扰能力、变轨能力及抗摧毁能力,是目前电子侦察卫星的发展趋势。
随着航天力量的迅猛发展和天基平台系统的日渐完善,空中作战向空天一体作战转变的趋势不可逆转,天基指挥控制设备、器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预警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等成为空军作战指挥控制必不可少的指挥手段。
新闻背景
五月二十一日,台湾的一颗高分辨率遥测卫星“华卫二号”凌晨一时四十七分在美升空。
“华卫二号”是台湾首颗自己设计的拥有高分辨率的遥测卫星,它的对地分辨率是黑白影像两米、彩色影像八米,像幅宽二十四公里。此外,据报道这枚卫星可作军事用途,但台湾当局未有正面响应。
卫星照片是什么样?
卫星照片图像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像点组成,像点越细,照相辨认的细节的尺寸越小。照片上像点的密度常用每毫米多少条线来表示,线越多表示照片质量越高。例如,卫星照片每平方毫米的纵横线数各二百五十条,也就是每平方毫米内排列62500个像点,其相邻两像点间的距离只有四微米,这样微小的间隔,即使放大十倍,肉眼也是看不出来的。
四微米是多少?
这与照相机的焦距和卫星的飞行高度有关。如果焦距为二米,飞行高度一百五十公里,那么,根据简单的几何学关系就可求得地面距离为零点三米。这个长度就叫做照片的地面分辨率。通俗地说,地面分辨率是能够在照片上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间距。地面分辨率是衡量卫星侦察技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它并不代表能从照片上识别地面物体的最小尺寸。一个尺寸为零点三米左右的目标,在地面分辨率为零点三米的照片上,只是一个像点,不管把照片放大多少倍,依然只是一个像点。所以,要从照片上认出一个目标就得有若干个像点在照片上来构成该目标的轮廓。
卫星照片能看到什么?
美国的“大鸟”侦察卫星照片的分辨率一般公认为零点三米。这代表了当前卫星侦察的一定水平。一般说来,从照片上能够识别目标的最小尺寸应等于地面分辨率的五至十倍,即一点五至三米。人的肩宽约零点五米,在“大鸟”卫星照片上占一至二个像点。从照片上可以发现这儿“有”目标,但这个目标是人,还是物,靠一至二个像点是确定不了的,当然更谈不上区分是男还是女了!如果想从“大鸟”卫星的照片上识别报纸的标题,那么标题上的字的笔划应至少达到零点三米粗细才行。反过来说,要从照片上看清报纸的标题,地面分辨率必须达到三毫米左右,比现在要提高一百倍。
当然,判读卫星照片是一项专门技术。能否从卫星照片上认出目标,不单单取决于地面分辨率,还与判读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对目标的先验知识以及目标周围的环境条件等都有一定关系。
地面分辨率的不同要求
第一级是发现,从照片上仅仅能判断目标的有无;第二级是识别,能大致看出目标的轮廓;第三是确认,能从同一类目标中指出其所属类型;第四是描述,能识别目标的特征和细节。在这四级中,“发现”要求的地面分辨率最低,“识别”和“确认”要求越来越高,“描述”所要求的地面分辨率最高。例如,要能从照片上发现飞机,要求地面分辨率为四点五米,而描述飞机则要求零点一五米的地面分辨率;发现汽车要求一点五米,描述汽车则要求零点零五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