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2|回复: 5

隆美尔--卓越,超群的战略军事才能(原作者:永乐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7 10: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前线军事>

纯军事角度出发,探索历史真象,不宣扬法西斯思想!


艾尔温.隆美尔 Rommel.Erwin [1891-194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名将。出身于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之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任连长。因战功荣获德国最高战功勋章[蓝马克思勋章]。

战后,曾在军事院校任教。著有《步兵进攻》(1937年)一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任希特勒大本营卫队长。1940年任第7装甲师师长。1941年2月,为援救意大利在北非之危,隆美尔率领德国非洲装甲军到达利比亚开使其辉煌的北非时期。沙漠之狐的外号,很好的表达了他在北非的成绩。1942年,晋升陆军元帅。之后荣获德国钻石橡树叶双剑骑士勋章。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隆美尔任驻法国西线陆军“B”集团军群司令。1944 年7月20日,隆美尔因希特勒被刺事件受牵连而被迫自杀。

战后,关于隆美尔的军事文学著作很多。对于隆美尔才能,评价褒贬不一。其中有一种说法;及隆美尔确实是一个高明的战术家,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战略家,目光不够高明深远。作为一名元帅。要有较好的战略能力才是当之无愧的。

--笔者注意到;这种观点的始作者和主要支持者大多是英国的军事评论家与军人。比如,英国元帅麦克尔.卡拂的[现代世界名将]一书。那么,这种观点是真实的吗?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吗?



      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

      ---法西斯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




其实关于‘隆美尔不是一个合格的战略家’的观点。不过是叫隆美尔打的溃不成军,丢盔弃甲,屁滚尿流的英国人;出于贬低隆美尔军事才能的目的,编制的谎言罢了。不过因为隆美尔确实十分优秀,无法全面否定,英国人只好断章取义乱谈所谓的战略问题。

我们只要少加分析,不难看出英国人的谎言漏洞百出。


      谎言1;
希特勒在指派他率领非洲军团出征的初衷是想支援意军在非洲的失利,顺便牵制英军。隆美尔不断进攻,导致德军在两条战线上作战而分散了兵力。[英国人著作《沙漠之狐》一书]      





这一条可笑到把‘德军在两条战线上作战而分散了兵力’的大帽子扣到隆美尔的头上。不错隆美尔出征的时候。希特勒是在积极的准备'巴巴罗莎'计划。但向隆美尔这样一位军长级的军官显然不会告之和参与'巴巴罗莎'计划。既然知道德国在一战的失败真正意义上在于,德军在两条战线上作战而分散了兵力。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提出反对与苏联开战的正确意见。可见叫胜利冲昏头脑的也不只希特勒一人!而德国当时是有人反对与苏联开战的;正确意见来自海军元帅雷德尔 Raeder, Erich 和帝国元帅弋林 G0ring。事实证明雷德尔;弋林的战略判断是正确的。

在没有对英国作战结束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动用当时德军一切的军事力量对苏联开战。使德军在两条战线上作战的根本原因是德国最高统帅部与希特勒的盲目乐观,战略判断失误造成的。

那么隆美尔在北非的进攻,在实际上对德军分散了兵力而作战有多大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记。

德国陆军在1941年6月22日,其兵力分布如下: 38个师驻在西欧,12个师驻在挪威,1个师驻在丹麦,7个师驻在巴尔干,2个师驻在利比亚。在苏联投入兵力为步兵师118个,机械化师15个,装甲师19个,共计152个师。其基本驻防欧洲大陆的德军有上百万。这上百万的德军在1941-1943年,基本上是无事可作几乎就是浪费。德军完全可以调出几十个师,用于对苏联开战。几十个师在那里无事可作不会影响德军分散了兵力吗?反而是隆美尔在北非的3个几乎从来没有满员师,会影响德军分散了兵力?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实际是对隆美尔3个师的支援远不会影响到对德国在东线战事!更不要说,隆美尔去北非初衷是帮助意大利作战,隆美尔消耗的大部军事物资是意大利提供的。





谎言2;
隆美尔不注重后勤。[是英国人编造的又一可笑的故事]


事实是隆美尔一向比较注重后勤。隆美尔早年出身于山地步兵,山地作战对补给要求远比平原作战高的多。隆美尔山地作战经验丰富。其会不知后勤补给的重要;[他的蓝马克思勋章就是在山地作战中获得的]。2战中,隆美尔指挥装甲师。隆美尔对装甲兵对后勤补给的依赖也有清醒的认识。在非洲1942年2月,隆美尔在日记中写到[德国最高统帅部看法,他们始终强调北非后勤补给的困难。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一回事,只要有一个才华出众的人坐镇罗马,赋予其解决困难的全权就可以解决问题。假使1942年夏季,能够提供我6个机械化师。我就可以使英军全军覆没。]隆美尔同时在1942年2月,返回北非时与德国南线空军指挥官会谈,希望他们支持自己的观点。隆美尔明确指出;必须首先占领马耳他岛,彻底解决其对北非德军的后勤补给线的威胁,然后占领托卜鲁克。



隆美尔事实上多次在后勤补给不足的情况下发动进攻,但这不等于隆美尔忽视后勤补给的重要性;任何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全会明白在事实上,你永远得不到,你想得到的,那种近乎完美理想化的客观条件。天时,地利,人和。一名优秀的指挥官要具备在客观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发挥个人才能取得胜利的能力。
隆美尔可以说是做到了这一点。反观蒙哥马利是在那种近乎完美的理想化的客观条件下,取得阿拉曼的胜利。所以对蒙哥马利才能的评价历来不高。[英国人对蒙哥马利的评价,当英国需要一位打胜仗的将军时,他碰巧成为了那个人。]当然个人才能也不可能无限发挥作用,客观条件也是必须的,敌人客观条件优势压倒你的个人才能时失败是必然的。所以说拿破仑,隆美尔,随败尤荣。


隆美尔事实上组建了一只有效的维修保养分队。北非德军的坦克修复率远远强于英国人。这一点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将军的《隆美尔文件》中也是肯定的。

隆美尔事实上多次在后勤补给不足的情况下,发动进攻的作法。英国人的解释是隆美尔看到了战术机会,他只擅长战术。这也不过是英国人贬低隆美尔的可笑谎言。其实隆美尔真实的想法是根据较高的战略层次上的厉害关系,作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定。笔者这样说是有根据的,在下一个问题将详细说明。


谎言3;
隆美尔在北非得到命令是防守,而他不断的进攻,不符合德国的战略部署。

这是一个典型的,驼鸟政策的胡言乱语。在很多英国人关于隆美尔的书中,基本都是这一论调。其实英国人酸溜溜的话后面是想说,假如隆美尔不主动进攻,那么英国人叫隆美尔打的溃不成军,丢盔弃甲的光辉灿烂形象,也许不会永远表明史册了。连在美国人的历史书中也有嘲弄英国人的好笑文字。[三万的英国乌合之众打败了格拉齐亚尼元帅指挥的十万意大利军队]。[美国人著作《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

我们不仿来假设一下,隆美尔在北非是老实的防守不进攻。会出现那样的情况!


英国人那几位因指挥不力丢官的将军,就不会丢乌纱帽了。用于抵抗隆美尔的几十万军队,几千辆坦克,大量的军事物资也不会出现在北非战场。至少后来加强蒙哥马利的大量英美装备和登陆北非的[火炬计划]也不会举行。道理很简单;丘吉尔坚持在欧洲软下腹,意大利开辟第二战场的跟本原因是隆美尔在北非不断的进攻行动。威胁到英国在埃及利益与苏伊士运河的安全。一但隆美尔占领埃及,英国的海运要绕道好望角,航程多出上万公里。英国海运船物资的损失将大增。一但隆美尔占领埃及,前出与日军会师并占领中东。法西斯国家将获得大量石油资源,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将大为加强。隆美尔占领中东之后。当时的土耳其与伊朗名义上是中立国,但其政府是倾向法西斯国家的。德军可以威胁到苏联的高加索地区[这是苏联的石油地区]。将会使苏德战场出现有利于德国的大转变。

假设隆美尔在北非是老实的防守。以上问题也不会出现,丘吉尔也不会坚持在欧洲软下腹,意大利开辟第二战场。大量的英美军事力量也不会出现在北非战场,因为有更加需要他们的地方;

那他们会在那里?英国人有三种选择;1支援苏联,很明显不大可能。2在亚洲对抗日军,也不大可能因为英国的本土在欧洲。3用于英国的本土,这是英国人唯一的选择。在苏联;法国要求开辟第二战场的政治要求情况下,将直接威胁德国的大西洋方向,兵力所指无疑是法国本土。也就是说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将会在1941--1943年进行。德国失败的日子将至少提前一年到来!

对与德国来讲,盟军在法国登陆与意大利登陆;那个有利那?从历史事实来看,盟军在法国登陆!那里地形主要为平原,不利于德国防守。盟军的优势兵力可以快速展开。几乎是盟军一但在法国登陆成功,德国也就是输掉了战争。

盟军在意大利登陆!对于德国来讲好对付一些。意大利两岸是海岸线地形狭长,陆地中部多山。盟军的优势兵力难于展开。德国可以有较长时间进行防御的能力。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而造成这一对德国有利的战略态势出现的是——隆美尔在北非不断的进攻行动。




隆美尔在北非失败的根本原因--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战略短视与意大利的无能。

首先谈一下,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战略认识。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讲的很详细了。希特勒认为德国在一战的失败真正原因是德军在两条战线上作战而分散了兵力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希特勒认为德国是一个陆地国家。应当在德国附近的欧洲大陆,进行陆上争霸抢夺大量的土地。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说,抢夺大量的土地的主要目标是俄罗斯,因为那里有广阔的土地;对于法国,他是德国的死敌,德国要于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决战,永远的解决问题。对于英国,他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希特勒认为,德国最好是能于英国成为盟友。德国只要陆上争霸。愿意让出海洋承认英国的海上霸权地位。[希特勒在三十年代,多次试图与英国结盟,但英国回决了他]

应当说,希特勒总结一战经验的战略认识,如果放在1914年还是比较正确的。但是到了1939年,不只是时间发生变化,各国的情况也在变化。希特勒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德国二战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一变化是英国的快速衰败与苏联的快速上升。

英国在一战结束之后国力快速衰败。到了1939年,英国已不是1914年那个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剩下的只不过是日不落帝国夕阳下最后的余辉了。德国;苏联;美国不断发展的速度以远远超过了英国。

特别是苏联;当1929年,经济危机重创西方国家时。苏联因为是社会主义国家,跟本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苏联象一个旁观者一样,看着西方国家叫经济危机折腾的死去活来。苏联这时候,拿出来沙皇几百年积攒的黄金;钻石。从西方国家那里买回因经济危机,变得和垃圾一样价格的大量工业设备。高薪聘请因经济危机,失业的科学家;技术人才。开始建设自己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沙皇办不到的事,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有了充足的工业,为苏军提供了足够的武器。苏军已不再是1914年,那支每个士兵,人手一只步枪也无法办到的沙皇军队。而是拥有世界上最多火炮数量的红军。指挥红军的也不再是沙皇的佞臣;宫廷小丑;神棍。而是伏龙芝;图哈切夫斯基;朱可夫等军事家。苏联的综合国力快速上升。与因经济危机,综合国力大为倒退的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缩小了!



希特勒基于错误的战略决策,在法国战败后立即对英国发出和平建议。只要英国承认德国的陆上霸权地位,德国及于英国停战。德国承认英国的海上霸权地位。也就是说,英国只要出卖自己的盟友可以立即得到和平。不过这时的英国首相已不是喜欢出卖自己盟友的张伯伦。而是丘吉尔!他回绝了希特勒。还挖苦的回信说;德国要和平,要先从它占领的所有国家撤军,特别是法国。显然英国不想承认德国的陆上霸权地位。即使德国承认英国的海上霸权地位。[英国,丘吉尔著作《他们最美好的时刻》一书;记载丘吉尔拿到德国的和平建议后,立刻表示反对。]

希特勒急于与英国停战的原因是他要开使进攻苏联的准备。当时英国一连串的政治;军事上的失败。并没有使希特勒从一战时形成的英国,它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这一错误认识中清醒过来。希特勒的英国情结,在今天看来是多少有一点病态。

   丘吉尔先生这一次也许会相信我的预言...一个伟大的帝国,一个我从来也不想毁灭甚至不想伤害的伟大帝国,将遭到毁灭。

   我看不出有继续打下去的任何理由。

------1940年7月19日,希特勒在德国国会的讲话。




1940年下半年,德国的战略部署在两个方案之间动摇。希特勒在一门心思的想进攻苏联。[这被后来的历史证明是错误的]。

海军元帅雷德尔在9月6日与9月26日两次,与希特勒会谈。雷德尔认为;[英国人一贯认为地中海是他们世界帝国的中枢...因此,地中海问题要在冬季的几个月里予以澄清。]


雷德尔的具体方案:必须占领直布罗陀,

            必须由空军占领加那里群岛
        
            必须占领苏伊士运河

对于占领苏伊士运河之后的情况。雷德尔乐观的分析的说:[必须从苏伊士通过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向前推进。远至土耳其。如果我们达到这一点...那时俄国的问题就不同了。...是否还有必要在北方向俄国推进就有疑问了。]

雷德尔认为,英国会在美国与戴高乐的支持下,在西北非洲占领一个立足点。作为对德意进行战争的基地。德国应当先占领这一地区以防止这一着。

帝国元帅弋林,这时也明确表示反对与苏联开战。弋林支持雷德尔的看法。

海军元帅雷德尔,于11月14日交到希特勒手里的文件里指出;意大利的无能。无法进行对埃及的进攻。--因此这个任务必须由德国来进行。[以下是海军元帅使用加重体的文字。--争夺非洲的战斗是德国整个战争中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它对于战争的结局是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但是,希特勒不相信这一点。他反驳。[地中海,非洲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战区]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下达了&#39;巴巴罗莎&#39;,作战计划。

[德国武装力量部队必须准备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俄!为此目的,陆军必须动用一切可以调动的部队。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保卫已占领的领土以防突然袭击。]

红色的字是希特勒自己使用加重体的文字。这是‘巴巴罗莎’作战计划的第一句话。这可以看出德国战略部署的失误。结果是苏联没有在一次战役中被打垮,德国自己选择了两线作战。


雷德尔的计划无疑是正确的,它是德国能取得战争最后胜利的战略部署。优点在于坚持
德军在一条战线上作战。德军到达土耳其之后还可以对苏联形成战略包围。一但需要对苏联开战,德军可以快速占领苏联的高加索地区[这是苏联的石油地区]。然后前出至斯大林格勒。[从土耳其到斯大林格勒的路程比欧洲近多了]

能使德国取得战争最后胜利的正确战略,只有雷德尔,弋林认识到了。德国最高统帅部没有采用。这对于德国来说是不幸的,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万幸的。

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知道和参与计划的德国人中,除雷德尔,弋林。全部支持希特勒使德国失败的战略.他们是--------
           冯.博克 von Bock, Fedor

           冯.勃劳希契 von Brauchitsch, Walter
           
           凯特尔 Keitel, Wilhelm

           冯.克鲁格 von Kluge, Guenther

           弗朗茨.哈尔德 HALDER, Franz

           冯.莱布 von Leeb, Ritter Wilhelm

           冯. 赖歇瑙 von Reichenau, Walter

           冯.龙德施泰德 von Rundstedt, Gerd

           古德里安 Guderian, Heinz


等人[其他人不详细介绍]。[笔者注明]判断德国将领是否反对与苏联开战。以德国战时文件为证据。不以德国将领战后回忆录为主.


1941年2月15日,隆美尔接到命令出征非洲。

希特勒在指派他率领非洲军团出征的初衷是想支援意军在非洲的失利,顺便牵制英军。[这是希特勒战略上的短视]

隆美尔在非洲战略上的看法是什么?隆美尔不同意希特勒[地中海,非洲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战区]的观点。

隆美尔在1942年2月的日记中写到[德国最高统帅部看法,一如1941年,认为非洲是一个得不偿失的地区。若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这个战场是划不来的,这真是一种短视。]

隆美尔的看法--非洲是具有十分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必须占领苏伊士运河。很明显隆美尔的看法与雷德尔,弋林的看法是一样的。

进攻非洲比进攻苏联优势在于;德国占有取胜的把握。只花较小的代价可以取胜。同时坚持德军在一条战线上作战的基本原则。

1942年,隆美尔建议只要6个师,他可以完全消灭英军。希特勒再次拒绝了隆美尔的建议。

希特勒不愿意用6个师来使德国取得战争最后胜利的正确战略;而愿意用三百个师进攻苏联,使德国失败的错误战略。


隆美尔,雷德尔,弋林的个人努力最终无发弥补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战略短视与意大利的无能。

隆美尔,雷德尔多次要求占领马耳他岛,但是希特勒反对‘大力神’行动计划,( 轴心国入侵马耳他).意大利也无力独立进行该计划。是希特勒一直拒绝为隆美尔提供充足的补给,造成隆美尔处于补给不足的境地。

弋林曾经亲自跑到罗马,劝说墨索里尼加强对隆美尔的后勤补给,墨索里尼也同意了。但是其中大部分物资叫英国人击沉了。意大利全部的海军力量在地中海也无法有效的对抗英国人。不能不说意大利的无能,真是一个问题。

英,美的领导人反而是十分重视非洲,最后盟军在阿拉曼的数量优势[八比一]压倒了隆美尔。

英,美在非洲登陆之后。希特勒下令占领突尼斯派去了25万德意军队。如果早半年只派出这五分之一的兵力,隆美尔早以占领埃及了。

以后的历史,地球人都知道。

关于诺曼底的故事。英,美的历史书。说隆美尔对盟军进攻方向判断失误。不过在隆美尔的参谋长斯派达尔将军的《1944年的入侵》一书里,指出隆美尔一直认定盟军会在诺曼底进攻,是希特勒和德国最高统帅部的高参们要他把兵力布置在多拂。

虽然我们无法知道那种观点是可信的,因为双方全没有可以证明的历史文件。但是不管诺曼底事实是怎么样的,隆美尔的军事成绩都是卓越的。



相信,大家对于隆美尔的的战略军事才能,已有了一个符合历史真实情况的结论了!
发表于 2006-11-7 17: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比较喜欢 沙漠之狐 隆美尔    北非战场的失败不是军事上的原因  应该是德国内部指挥系统的错误
发表于 2006-11-8 11: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那时候苏伊士运河陷落了,那战局也就改变了
发表于 2006-11-8 14: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东西都是一步之差就改变了整个历史啊
舒一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1-8 15: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11-15 13: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隆美尔是一个职业的军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5-22 04:30 , Processed in 0.06216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