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1|回复: 7

二战中表现一流的军队只有两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5 16: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军和德军
  德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战斗力就得先提到兵器。德制武器质量上乘,精美自不必说,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影响至今的武器设计概念。大到弹道导弹、电力潜艇、喷气式战机,小到及单兵用的突击步枪——也就是当今各国军队用的全自动步枪、铁拳反坦克火箭等。这些战力倍增器在统计一国军队战斗力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决不能忽视。

   其次,德国建立有当时领先于世界的军事理论和思想。说到这,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德军的古德理安、曼斯坦因和隆美尔等一批纳粹精英将帅,但我却把目光放在###身上。历史老人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公平的。当时的世界上,苏联有图哈切克夫斯基,法国有戴高乐、美国有巴顿、英国有丘吉尔、赖因-哈特。但却只有###“慧眼识珠”选择了古德里安,选择了闪电战,总体战理论。西方在臭骂他那么多年后,也曾评价他是堕落的天使,是邪恶的天才。对此,我也深表同意(我将会在以后的短文里评价这个观点)。

   那么,既得益于曰尔曼人先天的纪律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又挟后天的理论之新,武器之利,终于才造就出一支为纳粹邪恶的理想四处征战的军队。
   再以以上顺序说苏联。有人总看不起苏联的武器,嫌它们“傻,大、笨、粗。其实说这些话的人根本就是不了解战争的残酷性,有些象德国人一样的“玩物丧志”了。苏联人设计武器的思想就是“最简单的也就是最致命的”:简单,就意味着可以大量制造;简单,就意味着方便了后勤和维护,提高了作战效率。同样的损失一辆坦克,精工细做的德国人可能还没有完成后备坦克一半的工序时,苏联人说不定又往前线送了一辆,两辆坦克甚至三辆了。这样的敌人,又怎样去打?同样,美国的坦克是新,是漂亮,说不定还有空调。不过这些精细的玩意要是上了如月球一般的战场,怎么维护?又要多少人去维护?而要求战时的Z F除了养一支庞大的军队之外,还要养一支庞大的技术维修队伍,在这个星球上除了美国阔佬勉强做得到外,哪个国家还能做到?比较了设计思想,再看武器质量,如苏联的T34/85,JS2,都能保证800米外贯穿德制虎1、豹正面装甲。而同样精细的西方盟军坦克敢打这个包票吗?

   苏军的战略理论和思想和他们的领袖,也有被很多人误解,甚至是恶意诬蔑的痕迹。苏军的大纵深打击,部队由行进间转入攻击等大量军事理论在经过了二十世纪30年代末的摸索,在得益于1941年到1943年法西斯德国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老师的教诲之后,终于在1944年修成了成果。从此,苏联对德进行的十次大规模战役,没有一次让德国人搞清了苏军的主攻方向。德国将帅从此到完蛋,能沾沾自喜,大书特书的,就只有在战术上占到的每一丝便宜;就只有面对不知什么时候集中在自己防线前面的苏军优势力量排山到海式的进攻中企图力挽狂澜,最终还是灰飞烟灭的个别“英勇”部队和个人。其实那些鄙视苏军的人完全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苏军要真是那么不中用,只会玩“人海”,犯得着西方搞北约,犯得着硬逼着我们中国人搞三线建设。

   同样的说斯大林在战争中搞暴政,不尊重士兵死活只重视筹码的朋友。中国有句老话:“乱世用重典。”象那种国家,民族的危难之际,你是不是还要拉住每一个逃兵,叛徒去“语重心长”的开导他。记得美国的一部大片《熄灯号》——又有译为《雷霆救兵》的,同样是阿登前线,影片里美国新兵面对德国的88大炮,关键时刻要跑,美军中士宰他没有任何犹豫。那些喜欢动不动就讲人权,讲自由,宣称上了战场逃跑是每一个人权利的人。我承认你是有这个自由,可是你的战友们呢?也许敌人就从你放弃的地方突破阵地而要了你朋友的命。你当然是有生命权的,可别人的生命权呢?就你是妈生的!同样是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决定了只有严酷而集中的政治制度才能稳定局面,团结人民;决定了只有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领袖才能带领人民去赢得最后的胜利。相反到是民主的英法,两个难兄难弟,一个打了一个月就民主地投降了,罪却没少受一丝一毫,战争中看人眼色,战后差点连常任理事国都进不了。另一个倾家当产,把当年先辈打下的江山败个一干二净。还是德国的将军总结的全面——“比较起苏联人,我们德国人还是显得太娇弱了。”

   大战里二流的军队就比较多了。这里主要还是说说美国、中国、意大利

   有人说美国人在战争里是两线作战,把他归在二流似乎有点大不敬。那么我问一个问题,请你公平的回答:“如果德国把库尔斯克战役中投入的力量转向北非或者意大利方向,你认为美国人顶得住吗?”一个帝国末期的阿登战役就把美国人打得称其是历史上最残酷的战役,殊不知东线的战役严酷过阿登多少倍。美国人会做生意,他不过是挑对了参加战争的方式(其实我相信就是没有珍珠港,美国也会参战的。就象它在一战里一样。既然要领导世界,当然先得为这个世界流点血。在这一点上,美国人是和意大利人想到一块去了。)又挑对了登陆法国的时间——在把德国的精华耗得差不多的时候。这样生意当然稳赚不赔了。不过比起前两个家伙,论武器质量精细,做工的上乘,比不过德国。论做工简单,便于制造,又比不过苏联。唯一的优处就是能烧钱。在大量美圆黄金的刺激下,才造就了一支庞大的海军、空军和空军地面引导队——陆军。话虽说得有点刻薄,但我觉得美国人在二战中的斤两,也就是如此。
中国能入二流吗?论中国当时的国情,恐怕比现在非洲的索马里好不了多少。拿破仑曾说:“没有大炮的部队就不能称其为军队。”而当时的中国,就是老蒋引以为豪的中央嫡系,很多师级单位也仅仅装备着西方列强营团级单位才装备的80口径迫击炮,而且往往数量还很少。红军八路就更不说了,单兵要是有杆能打得响的步枪,那还不得跟过年似的。没有办法啊!旧中国的工业造不了炮,也就不要说坦克飞机军舰了。没有先进的军事理论,也就不奇怪“国军”的防守阵地永远都是长蛇阵(就是在解放战争中都很少出现环性形防线),曰军集中力量一捅就破,一破就溃。

   “国军”敢打却很少打好,八路能打却只能打打虾米,这也许是一些要和当代所谓的“主流”与时俱进的国人们的看法。但这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请让我先举一个简单的,能令我们很多人都能理解的例子。打“CS”的时候,你只有手枪匕首,难道会跳出去跟拥有AK、M4等全自动武器的对手打对攻,明摆着找死嘛!同样简单的道理,在有些人,而且还是现代的,受过教育的人士看来就变味了。什么共军游而不击,保存实力等等过去的陈词滥调居然又能拿到今天的桌面上来言之凿凿,真不知是当我们广大网友们白痴呢还是发表这种言论的人本身就有智障。我只问您,既然共军是狡猾地,而且是带着“自虐”性质(请大家想想,这种保存实力的法子不仅仅要突破鬼子防线,而且曰后还要面对鬼子无数次残酷的扫荡,居然这还是一条保存实力的妙计。对此胖子不能怪别人,只怨自己“才疏学浅”,居然不知还有这么,这么……我想,我只能用“自虐”来代替这种新奇的计谋了)去敌后发展实力,那么已经看出来的委员长为什么就不能依葫芦画瓢呢!我们生意人常说机会均等,自己没有能力做却还要去怪有能力去做的人,这也未免太不厚道了吧。

   当然,闲话先聊到这。目前是“咸与维新”的时候,胖子也就不多说这个话题。言归正传,我想说,就我们当时的那样一个国家;一个没有现代工业的国家、一个没有石油、橡胶、钢板等等支撑一场现代战争所必需的战略资源的国家、一个没有公共卫生和福利政策的国家、一个没有现代的空军和海军,正规陆军也只相当于列强们保安队的国家、一个还在打内战的国家;居然都还能把一个已经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半个多世纪,早已跨入列强行列的小曰本死死的钉在中国大陆;打出了最后的歼敌数(包括毙、伤、俘)超过美苏在太平洋战争中歼敌数总和的战绩。难道这还不能令我们每一个华夏子民为之而自豪吗?这又是多少仁人志士,多少真正的社会精英流血流汗,打落门牙和血吞而换来的胜利。在此,胖子首先向过去在那场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不论他是国民党的、***的还是海外华侨—致敬。其次,我想说,既然美国人打赢了一场阿登反击战就能把牛皮吹上天。那么我们又有何理由自轻自贱,把大量勇士们用鲜血换来的伟大胜利贬得一无是处。美国人不过是用钱来买胜利,而我们,确是实实在在地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流血牺牲。

   最后,再谈谈意大利。很多人一说到他在二战中的作为,就往往拿来当笑料。其实意大利军人并不差,差的是意大利的最高当局,是管理者。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的表现鲜有亮色是事实。但有几个小小的战例却能让我们公正的看待这个国家。意大利海军往往被后人指责是消极避战,经常不敢出港为轴心国商船护航。而实际上按照战后英国做的调查,意大利海军却是二战参战国中最为负责的海军。每一个轴心国船队都能得到意军舰艇护航,其护航概率甚至超过了英美盟国(当然,43年后就用不上了)。问题是出在德国而不是意大利,我想熟悉二战史的朋友是不会听不懂这话玄外之音的。同样的意大利陆军,好象在北非表现很不中用。但在斯大林格勒的炼狱里,从苏军的重重包围里杀出的却是5000名意大利人。而他们的德国盟友,相同的距离,依靠自己跑出来不过2000人。最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整个战争里,唯一动过要战略轰炸美国本土并予以实施的就是意大利空军(注意,我说的是战略轰炸,可不是小曰本糊的那几个过家家的玩具气球)。意军在很多战场上怯战的表现,与其说是懦弱,不如说是器不如人。本来嘛,一个大陆国家,在武器设计上居然跟小曰本一样斤斤计较。具体点说:陆军,坦克舍不得用钢,大炮舍不得重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意大利国内没多少资源——那同样德国国内资源也不多啊,意大利再好歹当时手里还有几个殖民地吧;海军到是舍得,可惜又赶不上潮流。一个诺大的海军,居然连航母都没有。白造那么多巡洋舰和战列舰。所以,要嘲笑意大利人,不如去嘲笑墨索里尼。这个笨蛋,就他那斤两,还想恢复昔曰罗马的光辉。??们也曾经“英勇”地为他们的理想献身——而且经常是在自己武器和战术都落后于对手的情况下,这就更加难能可贵。反正不管怎么说,至少比英法这两个动不动就投降的国家要好。

   三流的军队我会加上法国和英国。

   有人说英法不会堕落到这么个地步吧。可我说,就这两个宝气在战争中的表现,没划去跟非洲的土著为伍都算开*。首先在战略思想上,尽管两个都是装甲作战的发起人——英国人发明了水柜,法国人制造的雷诺坦克基本奠定了曰后坦克发展的道路——但两个的愚饨真是有得一比。其次,在政治上,你说你不如###懂军事,那没人怪你。斯大林也还不是从卫国战争里才开始学到了现代军事战争理论。可你政治家居然连政治都搞不好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本来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两个列强一让再让。让得让我这个事后诸葛都有点垂涎三尺:“妈MDe,这洋人什么时候这样让过咱们。”至今英法还能厚着脸皮参加二战胜利纪念,英国还拍个什么大不列颠空战,歌颂这一二战的第一个转折。在我看来,当时英国人的表现纯粹就是“狗急了跳墙。”战后战胜国之间相互吹捧一下情有可愿。最怕的就是吹到不知自己的骨头有几两就有点麻烦了。


   战争期间的表现就不说了,法国可以忽略不计。英国却是自己打仗无能还加上专害盟友。打仗无能,欧洲战场就不说了,反正罪名有德国那个邪恶的天才和能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实力来抗。亚洲就得算算。新加坡,8万英军向6万曰军投降——这也是西方盟国中创记录的最高被俘数——结果幻想得到人道待遇的英军军官团被变态的曰本人发配到东京去掏下水道,斯文扫地。缅甸仰光,7000英军被曰军俘虏——当中有相当部分是从北非调去的老兵。在缅甸的另一个什么地方(地名字我忘了),不是国民党孙立人率部驰援(编者:当时孙立人只带了1000人左右,用了中国古老的计策,救出7000英军,孙立人也因此战世界扬名),恐怕又有7000英军要去东京扫下水道——尽管这次包围如果能叫包围的话)他们的曰军不足5000人。而英国人又是怎样报答我们的呢?缅甸曼德勒防线,英军率先逃跑,由此缅甸战局衰败。英军为什么要跑?因为我们中国人说:“宁赠外敌,不与家奴。”英国人也无师自通了。中国不是缅甸的前任宗主吗?英国人怕中国人趁机恢复影响,于是卖了缅甸,临了还耍了中国人一把。“美国人是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这是一个英军军官在美军兵败凯塞林后说的。综观二战史,仅凭美国人几乎独力抗下了整个阿登反击战役,而在整个战役期间英军却无所作为的事实,我也只能说:“亏他龟儿说得出口。”看看英国人主导的“市场花园”行动打成什么样子就明白了,那可是在D曰以后,盟国已渐占上风的形势下。丢脸!
发表于 2006-11-15 17: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美军的作用认识不足,前后期美军,特别是陆海军都创造了战后战争范式的雏形,从二战后期到韩战是人类战争大转型时代,而主角都是美苏,特别是海军,美军开始成形的航母战斗群海战形态现在依然是最好的海上攻守模式

不要只看战绩,战争是个很复杂的东西,我就不觉得苏军在战争中后期表现有多么特别,很大程度上是资源换时间换空间,得益于他巨大无比的后方纵深还有国家制度,也得益于小日本的手软(试想1941到1942年苏联陷入两面作战的话~~~~~,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关东军事实上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如果它也搞一个第二战场,那么事情就很不一样了),战役层战术层陈善可乏

至于英军,至少空战,后勤系统的发挥上它达到了那时候的极致水平,甚至超过了德国,不要忘了当时盟军一大半的后勤支援运转是由英伦三岛完成的,没有英国在后勤上的发挥,也就没有后期盟军作战的顺利,甚至没有了苏联的反攻,北方航线毕竟是英国在维持,而防空上,同样级别的空中打击,日本和德国都迅速失去了防空组织,但是英国却扛住了,这就是一场很伟大的胜利,试想不列颠空战如果德国目标实现,那么战争也就改写了
发表于 2006-11-15 18: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咀嚼历史的余味
军事斗争真的很残酷
也很复杂
发表于 2006-11-16 19: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那时侯 各国的军力都很强 只是他们的作战的思想不一样啊
发表于 2006-11-16 20: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纵深战役理论究竟是什么?
发表于 2006-11-16 20: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苏军战役军团的一种作战样式。苏军20世纪3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战役理论。实质是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方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然后将发展胜利的梯队投入交战,并以空降兵实施空降,迅速把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以求尽快达到预定目的。大纵深战役理论是苏军在大纵深战斗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经济、技术和军事科学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新,组织编制的改革和战斗经验的积累等情况提出的,并明确地将主要突击方向上的突击集团军所实施的战役称为大纵深战役。按照大纵深战役理论,突击集团军为对敌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和迅速扩张战果,采取纵深梯次的战役布势,包括1个冲击梯队、1个发展突破梯队、各种预备队和航空兵、空降兵。冲击梯队由数个加强有坦克和炮兵的步兵军组成,用以突破防御的战术地幅;发展突破梯队由几个机械化军或骑兵军组成,又称快速集群,任务是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进入交战的时机通常在突破敌人防御的战术地幅之后。突击集团军进攻地带的宽度为50~80公里,战役纵深为70~100公里。30年代后期,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各项原则被运用于方面军进攻战役。方面军通常编为3~4个突击集团军、1~2个合成集团军、1~2个机械化军、坦克军或骑兵军、15~30个航空兵师。方面军实施大纵深战役时,通常建立1个强大的战役第一梯队(由若干集团军组成)、1个快速集群(由坦克军、机械化军和骑兵军组成)以及1个航空兵集群和各种预备队;进攻地带宽度达300~400公里,纵深达200~300公里,主要突击地段宽达60~100公里;主要突击地段平均每2~2.5公里正面1个师,每公里正面有50~100门火炮和50~100辆坦克;战役持续时间约15~20昼夜;每昼夜进攻速度,步兵10~15公里,快速集群40公里。卫国战争前,苏军认为,大纵深战役不仅可以由1个方面军,而且可以由几个相互协同的方面军级军团在大量海军、空军兵力的配合下实施。方面军作为战略战役军团使用,集团军则主要在方面军编成内行动;特殊条件下,集团军也可单独实施大纵深战役。卫国战争中,大纵深战役理论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和发展。战后,苏军压制对方整个防御纵深、高速度突破防御和迅猛发展胜利的能力大为提高,大纵深战役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60年代起,苏军已不再使用“大纵深战役”这一术语,但一般原则仍广泛运用。现代条件下作战纵深大的战役,也泛称为大纵深战役。
发表于 2006-11-16 21: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理论对于现在早就已经过时了 用自己的土地拖跨对方 但自己受到的伤害就更大
发表于 2006-11-17 15: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纵深是第二个机械化战役级理论,也是第一个立体化全战场作战理论,要比五十年代美军提出的地空一体战理论早很多,也先进很多,但是它并没有用过,因为它应对的是大规模机械化战争,二战中苏军战役级操作没有完整的用这个理论,在机械战争上还是采用二三十年代通行的大装甲群战术(最典型的是库尔斯克会战),甚至比德军的闪击战还落后一些,立体程度和纵深程度都很差,到后来转攻后也只是不彻底的少量运用,攻克维也纳是一个典型,但规模都不大了。当然了,闪击战其实是一种很雏形的战役级理论,它没有考虑高强度机械化对抗情况下的运用,所以战争后期转入相持对抗的时候很吃亏,实际上没怎么用了。

大纵深理论是战后所有机械化立体战争模式的原型,一直到海湾战争美军的陆地突进都有它的影子(一百小时之战其实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机械化立体作战范例),之后战争形态转入信息化时代,这种层级化的战役级体系已经不合适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5-22 04:07 , Processed in 0.41966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