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迎新晚会得到了院里同学和老师的一致称赞:炫酷的轮滑、劲爆的歌舞、诙谐的小品,使其无愧于一场视听的盛宴。尽管少有人留意舞台设计、会场布置这样的幕后工作,但作为本场晚会的“大内总管”,我依然感到光荣和自豪。我们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大家的笑容,这就足够了,哪怕我们是演职员团队里最不起眼的一群。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For the night,为了迎新之夜。
说起来,迎新晚会舞台背景的设计方案就像个难产的婴儿:面对着舞台后墙这面积超过十平方米的巨大“画布”,就连专门邀请来的海报组的同学们都感到有些无所适从。画什么,怎么画,这些看似很基本的问题直到开工的那一刻也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来。时间紧迫,我们一干人也只好各显神通,摸着石头过河了。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开始的:几个人共同完成一大幅画,思路断了就停下来盯着画布“沉思”。多亏了海报组的同事们,在她们集体智慧的作用之下,舞台后墙的“处女背景”诞生了。也多亏了她们,我们才在时间极不充裕的情况下按时完成了这第一部分的工作。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直到我们进入会场进行实地布置的时候,才发现真正的难题并不在于画,而在于摆置。怎么把巨大的画纸固定在墙上不掉下来又得兼顾美观?每张小的分画纸中间留不留空隙?留多大?这样的问题几乎每分钟都在出现。但是大家并没有灰心等等的消极情绪,而是主动地坐在了一起,想对策。我们有的拿笔,认真地画;有的拿尺,默默地量。有句话叫“众人拾柴火焰高”;果不其然,问题一个个解决了,整个流程也重现了转机。
我们的工作确实充满了未知的艰难,但是我们从未感到孤单或恐惧,因为我们总能在一些关键时刻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关怀和帮助,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松了口气。看,在我们面对着大大小小上百个气球正在担心无法按时完工时,他们来了。他们是学长学姐们,他们是热心的同学们,还有许许多多我压根没见过的人。看着他们憋足了劲揪着个气球猛吹的样子,我感到很欣慰:即使他们对大局起不了扭转性的作用,但是他们的关心使我们感到了关注以至温暖,给了我们继续下去的劲头。
转眼就是下午四点半了,由于五点钟就要开始清理会场,我们的行动必须赶快完成。为了赶进度,我们连排节目和串主持人台词的同学也动员上了。舞台上顿时一片热闹。我们负责幕后工作的同事们看着自己的作品眼看就要完成了,一个个都忘记了疲劳,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收宫工作中。他们有的收拾气球,有的给快要脱落的壁纸再补上一层胶。这时候,作为幕后组小组长的我感到十分幸运,也感到十分幸福;因为我有一个团结而去有激情的团队,我甚至根本不用去干预他们的工作,因为一切都如我想象的那样有条不紊。
在我们十几个同事们齐心协力的努力下,迎新晚会会场终于在指定时间内布置停当了。我来到会场的正后方,仔细端详这个我们从设计到布置,为之奋战了一个多星期的作品。不得不承认,它将成为我们大学生涯中一笔宝贵的经历和财富。从它的身上,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上演的欢乐和感动。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我感到很满足,这种满足远比受到表彰什么的要来的深刻。我们终于体会到了某学长引用的那句话的真意:“为人民服务。”是的,为大家着想和做事真的是一种快乐,就算再多的付出也值得……
For the night, for the people.
[s: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