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7|回复: 1

中青报:我国中青年“职业枯竭”严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3 21: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国际心理学大会”议程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许燕作了名为《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的公众科普报告。讲座结束后,许多听众当场找她,希望得到帮助。在随后电话互动中,不少人问她同样的问题:“我现在的症状跟您说的完全一样,我该找什么样的大夫治疗?”

  对此,许燕教授表达了她的忧虑:在职业枯竭逐渐成为“流行病”的今天,大多数人对它还缺乏必要的了解,也缺乏应对能力。

  所谓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1961年,一本名为《一个枯竭的案例》的小说在美国引起轰动,书中描写了一名建筑师因工作极度疲劳,丧失了理想和热情,逃往非洲原始丛林。从此,“枯竭”一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样的事现在越来越多地在我们身边上演,中国社会已经进入职业枯竭高发期。”

  许教授告诉记者,职业枯竭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我国学者20世纪末才开始关注。

  不久前,北京安贞医院公布了其历时10年在70万人中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脑梗塞、脑出血等急性脑猝死,35岁年龄组的男女发病率分别增加了136%和220%;急性冠心病,45~49岁年龄组的男性增加了50%,55~59岁年龄组的女性增加了32%。同时,青年心理与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心脏病发病年龄降至30岁。

  几年前的一个报告也让许教授记忆犹新。报告中说: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寿命比10年前缩短了5.18岁。许教授说,这说明,我国目前的中青年群体,尤其是知识分子中,职业枯竭现象十分严重。

  许教授介绍,职业枯竭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助人工作者、工作投入者、高压力群体及自我评价低者。调查显示,作为心理从业人员的心理咨询师,因其工作的助人性质,反而是最容易患枯竭的行业,占总比重的40%;其次是教师,占20%;此外是新闻工作者、警察,医护人员等。

  在许教授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记者看到这样一个例子:2002年,陕西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患严重心理疾病,服毒自杀。她在遗书中说:“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心里很难受,感觉压力太大”。

  许教授介绍说,职业枯竭主要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攻击性行为等。她说,如果某人出现精力不济、极度疲乏、以及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极有可能是患上了职业枯竭。许教授提醒,并非一切身体的病变都是因为职业枯竭———当你出现身体不适时,首先应去医院进行排除检查,如果病理上找不到任何异常,就应该考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谈到职业枯竭的危害,许教授忧心忡忡:除了容易出现因业绩差、热情下降而带来职业道德缺失、消极怠工等状况外,还容易引起家庭危机。谈到日益强化的社会压力对个人的影响时,许教授说,社会的发展是一己之力所不可控制的——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的进程,但可以调整状态,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于 2004-12-5 19: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还没职业呢
就觉得上面的症状都有了
难道是“学生职业枯竭”?? [s:7]  [s: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7 13:14 , Processed in 0.18076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