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6|回复: 1

吃,中国人的生死经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3 10: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0年后,广东的大多数人将丧失生育能力!”钟南山院士的话令人震惊,但绝非危言耸听,因为这是在食品安全日趋严重的背景下说的。
   原本,吃,是为了健康和生存。而今,吃,却可能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原本,人们投资吃的行业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今,忽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却等于自掘坟墓,甚至可能葬送整个中国的食品经济。
   吃,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杀手”。对中国人而言,吃,已切切实实地成了生命攸关的生死经济。
  
   消费者,在死亡的威胁下吃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安全,则理所当然地是对吃的第一要求。但在今天的中国,有谁不认为这一最基本的需求没有受到严峻的挑战?有谁不是生活在吃的危机中?毕竟,有毒食品万一进肚,我们付出的代价将是宝贵的健康,甚至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生命。
   曾几何时,各种假冒伪劣甚至含有致癌物质的食品横行于“市”,劣质有毒餐具也在市场上大行其道。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赖以生存的“面包”变成了随时都可能引爆的“炸弹”,我们脆弱的身体也成了威胁的“弹药库”,因此而毙命成为“吃下鬼”的人实在不是少数: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显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呈现上升势头,仅仅去年第四季度,卫生部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44起,中毒4922人,死亡36人,与2005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增加33.3%,中毒人数增加42.3%;2005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256起,中毒9021人,死亡235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18起;2004年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造成13名婴儿夭折、近200名婴儿患重症;2004年的广东“夺命酒”事件致使69人中毒,9人死亡;1998年的山西朔州特大假酒案,几天之中就导致千余人中毒,27人死亡……
   一个朋友以前很喜欢吃银耳,但现在却对其望而生畏了,因为她了解到:有些不法商贩用福尔马林浸泡银耳,而医院里用来保存尸体标本的药剂就是福尔马林。“我还听说有的海鲜、牛百叶、猪大肠等为了保鲜,也使用福尔马林。”她想起来就皱眉,“我现在真是觉得吃什么都不安全了。”
   有一位山西农民工朋友,他的一个堂兄在山西假酒案中就因误喝假酒而命丧黄泉,那事对他的触动很大,时不时地刺激着他那敏感的神经。谈到对假酒及其制造商的恐惧和憎恨时,这位农民工朋友说,他也担心有一天会喝上假酒,但没有办法,他不了解,也无从了解分辨真假白酒的科学方法。由于买不起品牌酒,只能喝廉价的。万一碰上假酒,也只能怪自己倒霉。这种面对假酒束手无策、听天由命的无奈令笔者无语良久。
   在吃的生死危机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老百姓在吃的魔爪下战战兢兢,政府官员们也同样逃不脱吃的威胁。2005年的PVC食品保鲜膜事件之所以连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惊动了,就是因为举国上下,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达官显贵,无数人都在使用这种能致癌的保鲜膜。
   吃,不再是安全的“天”,而是危险的“地狱”,尤其对普通消费者而言。
  
   食品经济,在死亡的悬崖边游走!
  
   吃的危机,是黑心商贩对经济利益过度追求而直接造成的。他们屡禁不止地制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餐具,一些公司甚至连知名企业也忽视食品质量问题,都是为了攫取更多的钱财。物极必反。事实证明,那些过于猖獗的不法分子难逃法律的制裁,终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那些视消费者生命健康为儿戏的企业也会受到市场的惩罚,甚至连一些无辜的知名企业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几年前的山西假酒案和2005年的光明牛奶事件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导致山西假酒案的罪魁祸首们财迷心窍,大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白酒,结果,自酿的毒酒不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最终落得锒铛入狱、人财两空的下场。由于那场悲剧非常惨重,消费者对山西白酒产生了恐惧,无辜的著名企业杏花村汾酒集团也被殃及,受到了市场冷遇,利润大副下滑,以致两年后才达到案发前的水平。
   2005年,光明牛奶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做法被曝光后,立即受到了市场的无情报复:光明牛奶在郑州丧失了90%的市场,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长春,光明纯牛奶的销量下滑约60%~80%,下滑幅度是该产品进驻长春以来最大的一次,光明酸味奶开始降价25%销售,但几乎无人问津,此次受此牵连,光明的其他奶制品销量下降幅度大约也在50%以上;光明牛奶在沈阳、广州、深圳、重庆等地也遭遇了消费者的冷遇,销量大跌,大量市场份额被同行不费吹灰之力就瓜分了;搜狐财经所做的调查显示,91.39%的网友表示,不再购买光明牛奶;短短4个交易日里,光明乳业的股价就下跌了0.42元,跌幅高达8.6%,缩水1.008亿元……光明集团由此陷入了信任危机和声誉危机,企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真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忽视食品安全,漠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不仅会影响到具体某个商贩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生死存亡,还会危及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比如,2005年发生的啤酒“甲醛事件”,就使消费者们一时对国产啤酒产生了恐慌,差点对我国啤酒业造成重创。山西假酒造成的教训更加惨痛:文水是个年生产能力达12万吨的产酒大县,曾经辉煌地撑起山西白酒生产的半壁江山,但在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围剿山西假酒”的行动中,文水的造酒业彻底瘫痪了。
   吃的安全问题解决不了,除了关系到人的生死、企业的生死、行业的生死,还会殃及中国食品出口经济的生死。
   仍以啤酒“甲醛事件”为例。甲醛传闻刚被国内媒体曝光,韩国就要求有关方面紧急回收并检测当年进口的中国啤酒。随后,日本也要求境内的啤酒进口商,全面验证进口的中国内地啤酒成分,确保啤酒不含甲醛。毋庸置疑,如果这不是某些人故意策划的一场虚假事件,整个中国的啤酒出口经济很可能会陷入全线崩溃的死地。我们的前车之鉴已经不少:
   2002~2003年,日本对中国出口的禽肉、冷冻蔬菜(菠菜)和鳗鱼进行化学品残留物质检查,曾经采取了全面禁止中国禽肉进口、停止进口、命令检查等各种严格措施;日本国内媒体甚至把中国进口的肉类、蔬菜称为“毒肉”“毒菜”。
   2002年1月28日,由于中国水产品被检测出氯霉素超标及其他药物残留,欧盟宣布:“自1月31日起禁止从中国进口供人类消费或用于动物饲料的动物源性产品。”这一禁令意味着中国每年丧失6.23亿美元的水产出口额;受损的中国企业超过95家,平均每家损失300~500万美元;同时让4.96万中国劳动力直接受到牵连,十几万农户受到损失。
   2001年11月,欧盟在来自中国的褐虾中检验出氯霉素,由此确定中国动物饲料中含有欧盟禁用药物。2002年2月,来自中国的蜂蜜在被检测出含有氯霉素残留物而被禁运欧盟。欧盟因此发出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食品的禁令。
   事实证明,如果我们还不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会使我国在国际上留下忽视食品质量的坏印象,从而重创我国的食品出口经济。
  
   危机公关,在负责的幌子下欺骗?
  
   食品商们对吃的安全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可以说他们掌握着消费者的生杀予夺大权。但当其生产的食品出现质量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时,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道德良知的拷问,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2005年6月6日,变质光明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的黑幕被揭开;第二天,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断然否认加工过期奶,并称每个奶品企业都有回奶罐;第三天,光明乳业发布告消费者书,信誓旦旦地称郑州光明山盟公司从来没有做过将变质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的行为,请消费者放心;但接下来的一天,光明乳业杭州生产基地再曝黑幕,乱标生产日期,6月9日生产的奶产品上的生产日期为6月11日;时隔几日,上海市也出现光明“早产奶”。
   2005年3月16日,百胜餐饮集团声明,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同时宣布,国内所有肯德基餐厅即刻停止售卖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但是,三天后,北京某肯德基餐厅的原料辣腌泡粉中又检出“苏丹红一号”。
   2005年3月,联合利华立顿茶涉嫌氟含量超标,联合利华将样品送往我国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中心依据一份农业部2003年的茶叶行业标准宣布立顿茶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而实际上,立顿茶的氟化物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应标准的6.5倍。为此,新华社大声疾呼:“希望我国的某些政府部门不要成为跨国公司赚中国人的钱的道具,希望政府部门的某些官员不要成为跨国公司‘危机公关’的牺牲品。”
   商家们处理危机的公关能力和速度不由得人们不佩服,但也不免使人产生这样的疑问:这种表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做法,究竟是在为消费者负责,还是在欺骗消费者?他们这么做是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信赖,赚取了更多的利润,还是在自掘坟墓?光明牛奶的下场给出了无声的答案。对这种视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如同儿戏的公关行为,我们的政府部门是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该运用铁碗彻底地加以整治和打击?
  
   中国人,在吃的危机中还要挣扎多久?
  
   为了杜绝吃带来的生死危机,我们的新闻媒体一直在马不停蹄地曝光,老百姓一直在声嘶力竭地呼吁,专家们一直在绞尽脑汁地出谋划策,食品商们一直在拍着胸脯说“我们的产品绝对安全”,各级政府一直在千方百计地寻找解决办法……但由吃导致的威胁不仅没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像洪水猛兽般越来越猖獗。对此,人们不禁要问:“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产生吃的危机的根源是什么?这些安全隐患为什么迟迟铲除不了?相关部门难辞其咎!”
   吃的生死危机一日不绝,我们消费者的感慨、担忧甚至愤怒也会一日不息:“我们在不停地被告知,这有毒,那也有毒,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但所有的办法又不管用,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要不吃不喝,坐着等死吗?”
   “居安思危”——古人如此教育我们。但令人悲哀的是,我们已身处吃的生死危机中,而对此担忧的人却只是少数,有许多人不仅没有“思危”,反而变得习以为常、麻木不仁。有不少人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有的甚至说:“我也知道有的食品可能含有致癌物质,有的一次性餐具是用工业药品处理的,但既然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那我只管吃就得了,总比饿死强吧?再说了,哪会那么容易就死?全国十几亿人都在这么吃着,有多少人是因吃而死的?吃死的还是少数。”这种“视死如归”的话语令人不寒而栗。
   “居安思危”尚且难保安全,“居危忘危”只会自取灭亡。这种麻木心态是非常可怕的,如果这种消极对待吃的危机的漠然态度在社会上蔓延开来,会导致一些见利忘义的人更加肆无忌惮地制造、销售有毒食品,为了获得金钱而更加忽视别人的生命。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可能会产生社会危机,影响社会稳定,还可能威胁到中华民族的整体体质,影响到中国的未来发展。
   吃,你还要威胁中国人多久?!你还想毁掉多少中国人的健康?!你还想夺走多少中国人的生命?!(作者:傅兴文)
发表于 2007-6-3 11: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以食为天

PS :楼主的签名很有个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9-21 00:45 , Processed in 0.19129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