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5|回复: 8

以后还敢不敢吃小龙虾~~~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0 15: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龙虾是\"克氏螯虾\"的诨号,也叫\"蝲蛄虾\"或者\"螯虾\",严格地讲,蝲蛄是原产于我国的,而现在市场上常见的那种小龙虾,其实还是舶来的物种,还不能被叫作\"蝲蛄\",生物学家已经将其列为\"中国入侵物种\"。
    克氏螯虾作为生物入侵物种,它最初引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更确切地说,是随同侵华日军一起入侵中国的,是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带进中国的生物实验品。日本则是更早时期从美国引种,而引进中国的品种已经是被经过遗传改良的,日本人当时抑或是至今都是把克氏螯虾作为处理城市污水的一种生物工具来使用的。
  众所周知,日本是食用淡水匮乏的岛国,如何处理淡水的净化问题关系到他们国家的命脉。\"731\"细菌部队的刽子手石井就曾经发明了淡水净化的装置,获得过军界的高度关注和褒奖,克氏螯虾进入中国也有着同样的历史背景。克氏螯虾主要生活在水塘、渠沟等地,生存和繁殖能力都很强,随着天然水域的日逐减少,又开始转为大面积人工养殖。由于它适应性强、在强烈污染水质中都能生存的特点,日本人将它培育并进行生物改良,主要的用途就是处理城市污水,用它来吸收污水中的重金属元素,作为绿色的第一道污水处理程序来使用的……
   悲哀啊,明明是别人的垃圾,我们却把它当作大快朵颐的美味。野生小龙虾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植物秸秆、水草、螺蛳、小杂鱼和死掉的鱼类或同类的尸体,由于螯虾有吃腐尸的习惯,它们的身体中携带了大量的细菌和有毒物质。
   那么,大量的养殖小龙虾从南方运往北方市场销售,我们所吃到的就安全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大城市里的水产市场确实都是要对新运到的小龙虾进行检验的,但不是由卫生防疫站,而是专业市场的化验员每天对所出售的水产品抽样进行常规性化验、检查,所能保证的仅仅是小龙虾活体携带有害病菌的角度要比野生的低。
   小龙虾离开原生活的水域,很快就会死亡,不法商贩就将隔夜的死虾冷冻起来,再压低价格或者掐去腐败的虾头出售,细菌依靠死亡后的小龙虾大量繁衍,其产生的毒素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一点,加工环节上问题更多。规模大些的饭店,都把大量的小龙虾饲养在大号的塑料盆里,客人点叫,就直接从里面捞出来,放在自来水下面随便冲冲,入锅炒熟也就端上了桌。加工后的小龙虾都是整只,壳爪完整无缺。这样的做法看似美观,避免了不新鲜的嫌疑,其实一点也不卫生。小龙虾不论人工养殖还是野生的,生活的水域中都充斥大量的浮游生物,被生物学家寄生虫的\"宿主\"。小龙虾的头部是起过滤作用的,由于加工前处理工序过于简单的原因,许多浮游物的尸体都在头部的鳃里堆积。吃过小龙虾的朋友都知道,剥小龙虾的时候,会看到一条类似于虾线(泥肠)的东西,一直延伸到小龙虾的排泄口,里面的脏东西就是它还未排泄的废物。大家不要认为把小龙虾炒熟就可以杀死它身体内的寄生虫和细菌,小龙虾是甲壳类水生物,是肺吸虫的携带者,如果生吃或吃半生不熟的小龙虾人就有可能得上肺吸虫病,轻者咳嗽、胸痛、咯血,严重的还会侵入到人的肝胆、肌肉、眼睛甚至脑部,发生癫痫或偏瘫。
   各位吃家,这小龙虾还敢不敢吃呀?!
发表于 2004-12-21 22: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办部分不足信!
后半部分一定要参考!
发表于 2004-12-23 17: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寒。。。。。。。
发表于 2005-1-2 20: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逼我吃高级虾
发表于 2005-1-5 18: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除掉前肛门和后肛门……照吃~~哈!
发表于 2005-1-5 19: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是虾,偶就不吃
发表于 2005-1-5 19: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pping于2005-01-05 19:25发表的:
只要是虾,偶就不吃
也不必如此吧
发表于 2005-1-5 19: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豺狼医生于2005-01-05 19:26发表的:

也不必如此吧

楼上的误会了
只要是海鲜,偶都不吃
因为过敏,呵呵
发表于 2005-1-13 16: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把口味虾给戒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2-19 03:53 , Processed in 0.06543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