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3|回复: 0

科学与人文的平等相处,将使世界变得越来越精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9 16: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可真
我对杨玲先生说:“我发现,自然科学家们普遍具有对科学力量的高度信任,以至倾向于相信科学力量才是唯一的真实力,这种观念也反映在人才观上,就是认为,科学人才才是真人才,而科学又往往被狭义地理解为自然科学。这样一来,人文科学及其人才就自然不被看重。今天中国的情况,正是如此。”王鸿飞先生不同意我这个说法,认为说“人文科学及其人才就自然不被看重”是“把矛头指错了方向”,鸿飞兄说:



中国从来就没有科学家被看重的时候。那些当领导的都是不太相信科学而比较相信技术的工程师。任何相对比较集权的社会都是如此。这未必是坏事,但的确不算最好。



中国人文科学及其人才的问题是,中国的确没有什么多少真正有学问的人文学者。而且真正的人文学者对于自然科学是不会一窍不通的。中国自然科学及其人才的问题是,那些对人文一窍不通的人,也根本就不是什么科学家,最多是技术员而已。



当我说国内博导和博士十有八九不合格的时候,也包括文科的博导和博士,千万别弄错。我经常买那些国内将优秀文科博士论文出版的书来看,的确大部分水准很低,这绝不是我编造的。



我不反对鸿飞兄说“国内博导和博士十有八九不合格”,也不反对说“国内优秀文科博士论文大部分水准很低”,更不反对说“中国的确没有什么多少真正有学问的人文学者”,但如果这些结论不是从由于学风不正和学术腐败或其它社会原因而导致如此这样的角度得出来,而是依据科学(自然科学)标准来加以判断所得出的,我就未必能接受这些结论了。但是,我比较认同鸿飞兄所说的“那些对人文一窍不通的人,根本就不是什么科学家,最多是技术员”,而“真正的人文学者对于自然科学是不会一窍不通的”。这里涉及到一个如何看待科学与人文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加以最近那吴老先生根据我的有关文章和评论,必怀疑我不信科学,所以想借此机会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人文科学及其人才不被看重,这在今天的中国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官场到民间,包括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是如此。这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当然,鸿飞兄所说的科学家不被看重的情况也存在,但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情况,上世纪八十年则完全不是这样,那时“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知识界的普遍观念,但这种观念现在不再流行。



人文科学及其人才不被看重的情况,却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都存在着的。“文革”前“反右”和“四清”中的那些倒霉蛋,几乎无不是文科类的。这是从政治上打压文科人才。“文革”时也只是把文科人才当作政治工具来使用,其实完全不被看重,那时“臭老九”之名,就主要是针对文科知识分子的——这一点从当年毛泽东说“理工科大学还是要办的”就可明显看出来。“文革”结束以后,改革开放以来,文科逐渐被边缘化。先是“数、理、化”打头,后来“理科热”逐渐被“工科热”所取代,至今是技术、工程类打头了,所以现在高校的一些学院,往往要把自己称呼成“XXX技术学院”或“XXX工程学院”,以吸引考生的眼球。当今中国学术的学科地位状态大体就是这样。



文科及其人才不被看重,当然有许多原因,但从其深层的意识形态来看,我以为我国的执政党受科学主义影响极深!这种科学主义,起先是表现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门科学来看待的同时,把它看得高于其它一切科学,并认为这门科学已完全把握了社会规律或历史规律,因此掌握了这门科学,也就意味着可以在社会历史领域达到所谓“自由王国”的境界了。当初社会主义之所以实行计划经济,其思想根源实在于此。这种经济模式,其实就是误以为自己已入乎其中的“自由王国”的“自由经济”。后来它被实践证明为是失败的一种经济模式,这实际是宣告了所谓“自由王国”的破产,也就是宣告了“万能科学”(被科学主义地曲解了的神化马克思主义)的破产。



但是,尽管如此,科学主义依然盛行于中国。在人们对被科学主义地曲解了的神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发生动摇乃至于丧失的同时,原来被这种“万能科学”压着的所谓“具体科学”取代了前者的地位,并成为“新万能科学”。所谓“第一生产力”,所谓“知识经济”,在当今中国人的理解中,这些观念是与“发展是硬道理”、“最大的政治就是把经济建设搞好”的观念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联系中,它们其实不过是“新万能科学论”的具体表现形式。至今又提“科学发展观”,这也不是偶然的。为什么不提“人文发展观”?因为在科学主义依然盛行的当今中国,唯有科学才是人们所崇尚的,“科学”这个名词最有号召力!相反,在人们心目中,“人文”这个名词则和“文人”一样,则往往带有一定“酸味”。要去掉其“酸味”,得把它和“科学”联在一起,所以提“人文科学”了。“人文科学”这个提法,如今被中国人普遍接受,实是“人文”沾了“科学”的光——它让人们感觉到它也是属于科学范畴,具有“科学性”,从而相信它也应有“知识”的力量。



“人文科学”名称的出现并为国人普遍使用,这是表明,原本属于非科学范畴的人文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这种重视仍然是科学主义盛行条件下对人文的客观作用的不得已的承认和有条件的肯定——这个条件就是:人文必须成为科学!



我不知道“科学”这个概念如何界定,只知道它在人们心目中的一般含义,是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等的自然科学;而在中国人心目中,它的外延则更为宽广,不只是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和自然科学有内在联系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工程——一种“大科学”的概念。但无论如何,“科学”概念都是不包括人文类学科的。传统上被纳入“人文”范畴的哲学、文学、史学等等,它们何以可能成为科学而变成“人文科学”,这是需要论证的,而不是给它们加上一顶“科学”的帽子,它们就是毋容置疑的科学了。



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上,我主张科学与人文的会通与融合,强调“科学的人文化”,即努力使科学成为服务于人文的科学,成为服务于实现人类利益的人文工具。(参见拙文:《学术的科学化和科学的人文化》)



但是,科学与人文的会通与融合,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的界限的消失,就像当今人们提倡中、西文化的会通与融合并不意味着是要消除它们之间的界限,使它们达到“文化大同”境界一样。所以,我虽然可以在名词的使用上接受“人文科学”这个术语,但在思想上,我对这个术语所表达的概念是存疑的。如果这个概念可以成立,则科学的内涵将发生革命性变化,同时哲学、文学、史学等等也将发生革命性变化,只是我不知道这种变化的结果将会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等最后变成了诸如哲学、文学、史学之类的东西,还是哲学、文学、史学等等最后变成了诸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之类的东西,虽然我相信如今提“人文科学”的用意应该是希望使哲学、文学、史学等等最后变成诸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之类的东西。



依我对诸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之类的科学的粗浅理解,这些科学无不运用普遍的逻辑规则来进行推理,即逻辑性是它们的共性;而除数学以外的其它科学,则无不运用数学和实验来进行研究,即数理性与实证性是这些科学的共性。然则,逻辑、数理、实证应为传统科学的三大特征。可是,难道哲学、文学、史学之类的东西也都应该成为具有逻辑性、数理性、实证性的东西吗?哲学原本就具有逻辑性,要具有数理性也许还行,但要使哲学成为实证性的东西,我就难以想象了。文学呢?如果让它变成了具有逻辑性、数理性、实证性的东西,那样的文学作品还会有美感吗?至于史学,它的对象大多属于文字资料,如《史记》之类,它们记载的那些史事,其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能否用逻辑或数理或实证的方法来分辨清楚呢?我表示怀疑!



问题还不在于哲学、文学、史学之类究竟能否成为具有逻辑性、数理性、实证性的东西,而是在于人类社会的现象,是不是都必须运用逻辑方法、数理方法和实证方法才能认识它们?是不是运用了这些科学方法就足以认识它们?还有,人活在世上,是不是除了认识这个世界以外,就没有其它精神生活了?如果还有其它精神生活,还有不属于认识范畴的精神生活,那么,这类精神生活是否必须运用逻辑方法、数理方法和实证方法才能达成呢?进言之,人类究竟有没有或是否应当有一种唯一合理的精神生活?假使有这样的精神生活,是不是只有逻辑的、数理的和实证的精神生活才是人类唯一合理的精神生活呢?



我是信奉生活应该丰富多彩的,因此也愿意精神生活具有多样性,而不愿意仅仅生活在逻辑、数理和实证所构成的科学世界中。所以我宁愿哲学、文学、史学这些人文的东西保持着它们固有的特性,以便从中获得科学所不能带来的生活乐趣。



然而,这决不意味着我反对科学或不相信科学。我绝不反对科学,也绝不是不相信科学,而是坚决反对科学主义,坚决不信“科学万能论”。因为我相信,科学主义的“科学万能论”不能使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相反会使它变得越来越单一、乏味,枯燥、无趣,最终当科学绝对占据人类心灵世界的时候,人类也许会因此而发狂!我相信这一点。



总之,人们对待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的态度与看法,这根本上是涉及人们的生活观念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不过是两种相反而极端的生活观念。我主张科学与人文平等而和平地相处,因为这样的世界才会变得越来越精彩!


转自周可真的博客:http://www.stimes.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414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3 21:31 , Processed in 0.16870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