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82|回复: 12

[设计艺术学院] apple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7 11: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或设计师能从 Apple 学到些什么?这里的 Apple 不仅仅指 Apple 的设计,还包括其他,或者说是从“整体上”来说。另外,里面的看法只是个人的体会,而且重视的是“什么”,而不是研究 Apple 公司,所以结果仅供参考。主要是围绕着几个词:

1,我

这里的“我”并不是指“以自我为中心”之类的意思,而是指独立于“你”“他”的属性。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PC 一般可以笼统的划分为两类,即 PC 和 Mac,即使是不了解 Apple 和其他计算机公司发展历史的人,也会有这种感觉,在购买品牌机选择哪一个品牌比如 Dell 和 HP 是一件很难下决定的事。对于设计来说,面对别人评价,诸如“设计的和什么一样”“有某某的味道”之类的话,是非常丧气的,如果说“什么”“某某”代表一些你敬重的品牌或者设计师呢?一样是丧气的,有时犹如说这是“抄袭、模仿”一样,只不过是模仿的高明一点而已。

2,真诚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词和 Apple 完全没关系,他们过分榨取消费者的钱财,封闭的产品,还时不时有财务丑闻之类的。但是从另外一面来看,我们是否可以看到 Apple 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努力追求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完美产品,至少两者是可以平衡的。相对于设计,如果对于一个产品或一个项目,我们只是完成任务或者没有全力去追求,那么只能靠其他东西(甚至是谎言)来掩饰其中的不足,就谈不上真诚,如果是有心无力,一样是变了质的,如何去谈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在“真诚”这一点,往往有一些误解,一个谦虚的设计往往会比一个外向的设计更容易获得“真诚”的赞誉,其实应该将两者放在同一起跑线上。

3,前进一步

在去年1月9号的公布 iPhone 的 Macworld 2007 上,Steve Jobs 在他演讲的最后引用了冰上曲棍球球星 Wayne Gretsky 的一句名言“ I skate to where the puck is going to be, not to where it’s been。”(我溜向冰球要去的地方,而不是它在的地方),说这也是 Apple 努力要做的。我们可以看一下 Apple 不断推出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让消费者满意的,而且它还朝着你满意的这一条线向前跨了一步,正是这一步给消费者带来了品牌认可的价值,是激动,是喜悦甚至是幸福。比如 iPhone ,在 Apple 公布之前,无数人在猜测它会是如何,甚至有很多爱好者的设计了充满创意的效果图,当我们回过头去看的时候,蓦然回首,她在前面笑。在设计上,其中的“前进一步”就是决定它优秀的程度,如果说一个设计师只能满足消费者明确提出的需求,那么他的价值就和工具一般。我们前面一篇文章《理想的设计在你第三次思考之后》表达意思和这里所说的观点类似。

4,清晰、确切、彻底

把这三个词语放在一起,因为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从 Apple 的产品层面(形式、美学)还是产品的外延(产品战略、策略)来说,它们都有这个特点,人们都可以清晰的理解 Apple 产品确切的价值,而且 Apple 还做的很彻底。“清晰、确切、彻底”也和上面的“真诚”相关联,个人认为“真诚、清晰、确切”是一个好设计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而我们做设计的时候,往往会陷入“模糊”的境地,有时甚至不敢确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靠先努力说服自己来说服别人,说虎头蛇尾,消费者对产品的看法也是摸不着头脑。或者一会儿向东,一会儿朝西,还寄希望于运气,实在不行,再来编织一些粉饰的外衣,蒙混一些没有主见的消费者。而且“清晰、确切、彻底”还可以具体到设计工作的执行上,比如造型,画线条,“大概差不多”,“看上去可以了”,“应该没问题了吧” 这些往往就决定设计最后走向模糊不清,就是“随意”,这是创造性活动追求自由与生俱来的影子杀手。

5,克制

做到上面一点的手段之一,我们可以从 Steve Jobs 回到 Apple 后的产品来看, Apple 的产品线越来越清晰,iPod 也只有那么几个分类,而且分割的很明确,如果放到其他一些公司,随着市场的成功,都不敢想象会演化出多少的系列。Apple 的产品也一样,没有多余的元素,始终围绕着核心。设计中,细节往往是很多设计师喜欢把玩的东西,而且自己的表达欲望驱使自己盲目的增加增加,特别是当一个设计者开始关心细节的时候,就会以增加细节为乐。很多人开始认识设计(当然包括我自己)时,就把设计和多功能等同起来。如同开始认识“少即是多”的时候,不分事理胡乱将设计砍的剩一个裸体。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克制住自己欲望或杂念,为了克制而克制也是一种欲望,即所谓“禁欲”。

6,一丝不苟

做到“清晰、确切、彻底”的手段之二,也是上面说到的追求真正细节的手段。这一点 Apple 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偏执狂”的CEO到每一个产品零件的特殊工艺要求,到 Steve Jobs 的每次大会演示,零售店,网站等等,几乎流传的那些 Apple 新闻轶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丝不苟就是追求完美。这一点在设计上是不用解释的,但要时时提醒和严格执行的。

7,坚持

这一点也不用解释。1997年 Michael Dell 曾对当时正陷入财政危机的 Apple 用调侃的语气评价:“要是让我来管理苹果电脑的话,会立刻将苹果电脑关闭,将资金还给股东。” 不知道几年后 Dell 是否还是在坚持卖电脑。

理想的设计在你第三次思考之后
关键词:设计路径
设计,也许可以简单的说成“用一种艺术的途径去解决问题”,这里的“艺术”的意思可参考我们常见的描述性句子,比如“什么什么是一种艺术”。

我觉得大多数的“问题”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很多的“途径”等待着,而是如同一个“根系图”一样,开始时粗线条,主干,然后慢慢生长出不同的细线条,分支。而“艺术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就在这些分支中,有的可能在主干附近,有的可能在遥远的分支中。总结一下,这些“艺术的解决问题的途径”的分布可能是有规律的。

理想的设计在你第三次思考之后,是建立在这样的猜想中。

第一次思考,就是刚进入主干,就是谁都会想到而且是第一个想到的解决方法,包括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和所要面对的消费者。这样的结果只是解决了问题。

第二次思考,就是更进入一层,有很多人和你分道扬镳了,但是仍然有很多和你走在一条道路上。这里出来的结果就可以称上“设计”了,在市场上看到的最多的产品集中在这一层,或者可以说是流行过,流行中的产品,虽然从单体来看很不错,但是流行就能很快淹没一切特点。

第三次思考,或者更深的进入了主干的周围,或者偏离主干了,独特性变很明显,可读性也更加丰富。有能力可以独树一帜,甚至引领下一个流行,趋向“理想的设计”。这是出来的结果也许可以叫做“经典的设计”了,有乐于接受的“独特性”,在程度上并没有远离主流。

至于第四次,第五次……,情况就很复杂了,根系变得错综复杂,充满风险,也许更加“经典”“个性化”“特立独行”,或者“荒诞”“刻意”“晦涩”“叫好不叫座”。是选择“适可而止”还是“奋勇前进”就要考虑自信心和承受力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11: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一点点 大家随意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20: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来 ?真可悲 东西很好的~
发表于 2008-3-8 21: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回复不代表没有人看啊,后面的人气就代表有多少人看了这个帖子。
发表于 2008-3-9 22: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APPLE~
想起来就流。。。
不知道湖大有好多台apple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飞翔的鹰于2008-03-08 21:50发表的 :
没有人回复不代表没有人看啊,后面的人气就代表有多少人看了这个帖子。

谢谢这个家伙的提醒 好久不见 老鹰~   很老的笨鹰。。。
发表于 2008-3-10 21: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苹果的设计应该是最牛逼的了,这个产业也正是因为有了苹果才变得那么有利润。
做设计的真的应该感谢苹果~
发表于 2008-3-10 21: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专业人士来凑个热闹。
发表于 2008-3-10 21: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苹果太贵 哈哈
发表于 2008-3-13 19: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买电脑的时候,一款苹果笔记本挺好,要26000,我凑了个台式,一样的配置刚4000.......
发表于 2008-4-10 18: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BS直接从ID公社偷帖的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22: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只要好怎么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3 21:48 , Processed in 0.12035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