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3|回复: 3

武大赢了武汉,那么湖大VS长沙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4 10: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座高架桥背后的人文景观与城市规划之争

武汉vs武大:谁为谁“让路”?

一边是百年名校的人文景观,一边是九省通衢的市政规划。当一座高架桥将在武汉大学侧门拔地而起时,激烈的博弈发生了。

与校方数次沟通未果后,武汉市政府决定开工。但工程随即被武汉大学成功阻止——武大与武汉市同样位列副部级单位;4.7万名学生中有人提出了“游行申请”;这些都成为博弈的重要砝码。

本来,高校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更多是互相依存。比如,武汉市现任市长就是武汉大学的毕业生;始于1999年的部署高校“省部共建”,则让地方政府在资金和新校区扩建等方面,对高校有着制约能力,而校方调整本地生的招生比例,可能作为维护关系的回报。

2008年7月初,当《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来到现场时,高架桥工地仍未复工。武汉大学正在组织专家,对高架桥方案进行论证。人文与交通,地方与高校——双方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仍是悬疑。

“中国市场经济变革的大环境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有评论指出,“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尊重、沟通和协商已为现实所必需,以往的多次经验和教训皆已反复证明:无条件牺牲个体和局部利益,并不能给社会带来真正的公平、效率和进步。”

★ 本刊记者/杨时旸(发自武汉)

曾经忙碌的数百名工人撤出了,轰鸣的推土机声停止了。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中央——那个巨大的高架桥工地里,没有任何施工的迹象。一位项目经理正让保安在工地周围安装铁丝网,防止小偷的光临。

工地中央,约两层楼高的数十个水泥桥墩已拔地而起。而在施工挡板约10米外,就是武汉大学的围墙。

紧邻百年老校的宏大工程

这座设计中的高架桥主体桥身及相关匝道全长2235米,采用全封闭快速路的方式。它属于武汉市二环路改造的一部分,是该市史上最宏伟的路桥工程之一。武汉市民对这座高架桥寄于了“天堑变通途”的希望——按照市政府的说法,竣工后可以解决数十万人的出行难题。为此,包括武汉大学在内的理工大学到车湖宾馆段,总投资已达12亿。

洪山区街道口——这个高架桥的施工处,一直是武汉“最著名”的交通拥堵点。如果乘坐出租车经过这里,司机通常会询问是否可以绕路,否则,一段50米的路或许需要20分钟才能通过。

但对于比邻大桥的武汉大学来说,这个钢筋水泥的巨型建筑如同噩梦。高架桥位于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一部分经过武汉大学侧门。一旦成型,将有几十米长的桥身横跨于武汉大学侧门外,桥身高约10米。

“一旦高架桥建成,百年老校风貌不再。”在这所著名高校反对下,2008年6月4日,工程被叫停。

武汉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从1958年毛泽东视察到2006年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近百名国家领导人曾经光临这个“中国最美的大学”。武大坐落于著名的珞珈山,北门正对东湖。每年春天的樱花也是这里的一景。“不敢想象,在樱花林中抬起头就看到一座高架桥的感觉。”一位武大学生抱怨道。

“武汉所拥有的公司、工厂、哗众取宠的小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昙花一现。只有武汉大学在大浪淘沙的历史激流中,成为见证人类文化的中流砥柱。”武汉大学城市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在元曾表示。

“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复工。”施工方的一位项目经理说。因为工地约占整条马路宽度的1/3,停工加剧了拥堵,工地两侧——分割珞狮南路和北路的十字路口,非高峰期也会排着约30米长的车队。因为拥堵,经常有汽车突然开上行人便道。

而在此时,武大校方正在紧急搜集这座高架桥的资料,准备与武汉市政府再次“沟通”。

“为什么事先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

武汉大学基建部副部长刘宇舟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最初获悉建高架桥消息是通过2006年11月3日的一封公函。这封信来自武汉市城市投资集团——它是武汉市所有市政建设的投资方,其下级桥建集团则是代建单位。公函明确提出,因为要在武汉大学旁边实施高架桥工程,“特向武汉大学借地改造排水系统”。

因为疑惑,武汉大学并没有回复。作为工程代建单位的武汉桥建集团,很快派一名工程师到武大接洽。“先找到武大基建部,基建部说不接待,要我们找校长。”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桥建集团副总经理刘伟说,“后来,武大方面又要求武汉市政府再出个文件。我们觉得犯不着,就没再找武大借地。”在刘伟看来,借地的目的只是用来堆放施工材料、搭建临时设施,武大不同意,他们可以另找地方。

2007年1月16日,武汉大学再次接到了武汉市政府办公厅要求借地的函件。此时,武大觉得,应该搞清可能出现在自己身边的庞大工程。校方以对二环线与学校规划用地相交之处建设方案不清楚为由,于2007年2月8日致函市政府,“邀请市领导莅临学校指导工作”。

除了影响学校的人文风貌之外,距高架桥旁十几米远是一个被称为茶港社区的教师宿舍区。校方认为:高架桥建立起来将使得三楼以下终年不见阳光,而四楼以上长期遭受24小时的汽车噪音以及粉尘污染。在这个小区的850户人家中很多是武大教师。

但最重要的是,“这么大的一个工程,武大又是被涉及的最大的单位,为什么事先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刘宇舟表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和《环境评价法》规定,一个大型市政项目需要经过环评才可上马。而环境评估要求所涉及单位的法人代表发表意见。

涉及的单位范围为,生态评估需要纳入项目周边300米内单位的意见,而噪音和大气污染应纳入周边200米内单位的意见。这座高架桥其中的一段,与武汉大学杨家湾校区几乎擦身而过。

“规划前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这绝对是事实。”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李光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这位教授被武大任命为高架桥“校内评估小组”组长后,曾多次向武汉市规划局申请查看环境评估报告,但“对方一直默然处之”。最后他通过个人渠道,拿到一份只针对珞狮北路一段高架桥的环评报告。“至于二环线整个规划的环评到底做没做,我们不清楚。如果一个项目没做环评,那么就一票否决。”李光说。

这份报告显示,相关规划部门曾随机选择46名武汉大学校内人员进行问卷,7人不同意建设高架桥,其中包括两名学生。“环评中随机抽取是一种最低级的办法。选学生本来就不对,因为学生是流动的,而且环评没有武大法定代表人的意见。”李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对于高架桥方案事先是否征求武大意见以及有关环评的情况,武汉市城市规划局宣传部书记何孝齐给出的回答是,“高架桥这个事情还在协商之中,我们不好私自接受采访。”

借事说事?

2007年3月2日,湖北媒体《长江商报》刊发了武汉二环路建设规划方案详情。武汉大学方面称,这是他们首次得知高架桥的具体情况,和大多数市民一样。

根据武汉大学的要求,4月24日,武汉城投公司来校介绍高架桥具体方案。按照城投公司下级单位桥建集团的说法,为武大讲解规划方案“是出于对学校的尊重”。但这并不属于桥建集团必须的义务——此前,桥建集团已派工程师与武汉大学接洽说明情况。

“那次,我们的工程师回到公司很气愤,说武大蛮不讲理。”桥建集团副总刘伟说。刘伟觉得很奇怪,“怎么蛮不讲理呢?那下次开会我也去听。”于是,4月24日,他和自己的上司——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起来到武汉大学。

这个会议主要是由城投公司介绍方案具体情况。在刘伟的记忆里,武汉大学有一位分管基建的副校长出面。武汉大学明确提出反对建设高架桥,原因是破坏百年老校的文化以及风貌。但是刘伟认为,他还听出了“隐含信息”。

“校方隐约提到,校门口八一路的环境状况很差,对面中科院三角地要建高楼会影响武大等。”刘伟说。于是,这位桥建集团的副总向其上级耳语:“武大的意思,我看不在反对高架桥。”网络上也有传言,武大一直试图让市政府将校门口的一块原属于中科院的三角地划归武大,并改造为绿地——此次反对高价桥,就是“借事说事”。

但这些说法均遭到了武汉大学的否认。“我们从开始就很明确地反对建高架桥。如果说给什么样的条件,我们就可以让建高架桥,那还有必要和市政府沟通20多次吗?”武汉大学基建部副部长刘宇舟说。

该校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光也表示:“武汉大学从来没有说要做一个交易或者怎么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7-4 10: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的市府工程因为武大的强烈抗议而搁置了下来,也许结果是武大赢得胜利。
个人觉得这是高校向当地政府叫板,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说不的案例。
回头看看湖大,我不知道在长沙市,湖大说话的分量有多大。
湖大校内的交通状态真的不容乐观。
同样是城市的利益和学校的利益,为什么武大就能叫停武汉的城市工程,
而湖大的境内还是奔跑着长沙市的车呢?
发表于 2008-7-4 11: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地位真的是有不同的
或者人文环境氛围不一样

觉得湖大少了那么一股学者敢与人争的学者之气
发表于 2008-7-5 00: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大与长沙行政级别也是一样的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7 16:58 , Processed in 0.46984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