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说:“不追求名利,可以使自己的志向被人接受。”
诸葛亮还向后主表白说:“家里在成都还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四十五顷,死的时候,不让家里有多余的财物,以免辜负陛下。”
这一看就是个志向得不到伸展,担心遭到疏远的小臣,在罗里罗嗦的自我表白。可这是诸葛亮说的。由此可以知道诸葛亮为了实现志向的苦楚和困难了。
后主对诸葛亮的了解不深,之所以信用诸葛亮,是因为刘备的遗命。但是刘备取而代之的话,深入到刘禅的心里。诸葛亮如果不剖白自己来表示自己的忠诚,刘禅怎么会不生疑心呢?
诸葛亮一个人在蜀汉,他的兄弟分别在魏国和吴国,三个国家的重望集于一家,关羽张飞不明事理的嫉妒,刘备的猜疑,一生都是如此。到了后主的时候,内掌百官,外统全军,不避嫌疑的坚定把持,又不向人诉说志向,谁可以体谅他的用心呢?
后主坚定的任用诸葛亮,是迫于当时的形式而不是出于道义的考虑,这是十分明显的。诸葛亮于是表明自己的家资和倾诉自己的忠心,以及他的于世无求。忠心耿耿却遭到怀疑到如此地步,还想北伐成功,恢复汉室江山,不也太难了吗?
由此可知,刘备知人善任比孙权差远了。孙权任用周瑜、顾雍、陆逊不如刘备任用诸葛亮,可是十分信任。
刘备的居心和曹操差不多,可是诸葛亮却不会像司马懿那样包藏祸心,这就决定了他一生都要受到牵制,不能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志向。
所以说,诸葛亮实现自己的志向是十分困难的,要不然,他的志向不用表白,天下的人都知道,又何必要大讲特讲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