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科技界造假事件似乎渐渐多了起来。这些造假现象是偶然还是必然?如何抵制和杜绝“科技造假”,还科学界一片净土?围绕这些问题,科技界委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造假是偶然还是必然?
作为国内第一批博士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一院专家李潜委员对科技造假深恶痛绝。“古时候的人都讲‘清高’,以前知识分子都知道洁身自好,但现在有些人没有品味了,丧失了作为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道德底线。”李潜说。
李潜认为现在科技界出现的一些造假事件应该还是个别现象,是偶然出现的,但是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制止,偶然就会发展成为必然。他告诉记者,目前在科技界内部确实存在一部分行为不端的人,这些人“会说话、能忽悠”,很容易申请到一些科研项目。“不能否认他们会做一些科学研究,但他们善于投机取巧,动机不纯,取得一点成绩就对外宣扬。对于取得的科研成果宣传是对的,但不要说太多。搞科研,要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
李潜还认为,现在社会上对科技工作者要求较高,一些导师也要求自己的学生快出成绩,这就容易滋生“短平快”思想,造成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都想走捷径。“从事科学研究是一个长年累月的过程,要做好长期准备,正所谓‘十年磨一剑’,‘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想一下子出头是不对的。”
评价体系是主要原因
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万宝年委员认为之所以现在造假现象越来越多,根源在于科技人员评价体系。他说现在许多评价都不切实际,而且与利益挂钩太紧密。“没有论文评不了教授,没有成果申请不了项目,所以很多人就热衷于这奖那奖,只做表面文章。”
长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原所长朱敏慧委员也表示科技造假与科技评价体系有很大关系。她指出现在许多科研单位考核太频繁,个人和部门都要考核,年中和年尾要考核,考核也从定性变为定量,最关键的是考核与利益挂钩,这就难免导致急功近利而造假。朱敏慧举例说:“现在的考核规定必须要发表多少论文,而且还要发在核心期刊上,这就造成了本来只做出一篇论文,却分两次来发的现象。做出论文的还好,没有做出论文的,可能就会拼凑包装,甚至抄袭剽窃。”
朱敏慧认为,对于科技工作者,尤其是搞基础研究的,要做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不能有丝毫分心,因此需要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而且要避免外界各种功利因素的干扰。她建议对一些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不要过早提升从事行政性事务。“科学家就是要踏踏实实,不能一有成绩就离开,过早离开是很大的损失,哪怕一辈子待在岗位上也没有什么。”朱敏慧说。
“打假”机制需完善
对于当前科技界的一些造假现象和不端行为,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卢锡城委员也显得颇为无奈。他认为科技造假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抵制和杜绝科技造假,单纯在科技界内部“整风”不足以解决问题,要考虑从社会层面上建立一套完备的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卢锡城建议,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减少利益化导向,抛开行政管理上的“政绩工程”的影响,正确评价科技人员业绩。对出现的问题单位和个人要严厉追究,包括造假者和评审专家以及相关部门都要追究,即使是有一定名望的人也不能姑息迁就。只有严肃处理才能起到更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卢锡城同时指出搞科研要允许有不同声音,“越是争论,越能把问题讲明白,年轻人要勇于挑战权威,哪怕是自己的导师。”对于如何建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卢锡城说:“可以宽容失败,但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能宽容。如果确实付出努力了,但由于技术不够而造成的失败要原谅、理解、鼓励,但由于主观不努力,不踏实研究而造成的失败就不能宽容。”
对于科技界来说什么样的制度才是好的制度?万宝年委员认为,“能让所有科技工作者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搞科研的制度就是好制度”。他举例说:“在美国,政府很信任一些课题组,允许他们3年、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研究同一个课题,这样他们就能深入踏实地做研究,也很少受到一些利益的诱惑。这值得我们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