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7|回复: 8

足协,请别用德式足球赌明天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4 13: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10月,德国足协主席弗菲尔德10月份高层来访,中国足协更加依赖德国人,明年,国青队的大部分集训都在德国完成,包括重要的世青赛赛前集训,均由德国教练做指导。而德国人克劳琛也正在全国范围内选秀,准备让他们整体留学德国。


  阿里·汉估计也就这么着了,现在国人的心态是死马当活马医。阿里·汉与大家一起祈祷中国队能赢港脚7球以上,再盼望大马能以无私奉献精神,与科威特人顽强抗争到底。不管中国队能不能从坟墓里爬出来,一个问题是,当初是谁把阿里·汉带到了中国?他又给中国队带来了什么?荷兰人不都是希丁克,不是有个荷兰国籍就证明他可以创造奇迹的。

  2002年世界杯赛后,中国足协彻底否认了米卢,人们认为是米卢的快乐足球戕害了中国人的第一个世界杯。相反,日本请来了法国人特鲁西埃,韩国邀请了荷兰人希丁克,日韩在世界杯上的表现让中国人眼红,好了,选帅的标准就这样敲定,于是我们把新主帅锁定在法国和荷兰。

  中国足协开始满世界寻找法国人和荷兰人,其他国家的教练一概不考虑,仿佛找到了法荷教练,中国人就会再次进入世界杯,并且创造好成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足协不是没有碰到好教练,比如说特鲁西埃和阿德里安塞,前者对亚洲足球了如指掌,后者是荷兰现代教练领军人物,结果前者的工资吓退了中国足协,阿德里安塞工资倒是不高,但是中国足协又犹豫起阿氏没有带过国家队的资历,让阿帅在家听令,阿德里安塞一等就是两个月,他是等不下去了,去了不起眼的阿尔克马尔队。本赛季,阿尔克马尔队一骑绝尘,奔着荷甲冠军而去,阿德里安塞也是全荷兰最佳教练。

  因为理想的人选都没有得到,所以中国足协又开始着急,最终找到了早就没工作,在德丙斯图加特踢球者当经理的阿里·汉。请注意当时中国足协与阿里·汉会面地点,德国的杜塞尔多夫,阿里·汉已经拿德国当做他的家。阿里·汉出生在德荷边境,此后长期在德国踢球,他的足球血液里更多的是德国足球的理念。当时,中国足协明知道阿里·汉执教过7家俱乐部,但没有一家俱乐部是在合同期满后离开,都是中途被炒鱿鱼,但是为了满足当年要找荷兰教练的条条框框,病急乱投医的中国足协选帅组就拿阿里·汉当做希丁克二世了,实际上中国足协哪是找来了荷兰人,而是找来一个德国味十足的教练。

  德国人把足球上升到理论,这与日耳曼民族对理论的追求有关系,德国人甚至想写出放之四海皆准的足球教材,只要照搬这本教材来,球队就能达到世界水平。德国人后来还真写出了这样的教材,事实却不那么灵验,足球到头来是游戏,想把它一切用卡尺来衡量,它早就失去了自身魅力。德国队在2002年打进世界杯决赛,应该那是一次完全的意外,德国人自己都没有想到,按照他们的预期,他们能打进八强就烧高香了。那次强队意外落马,造成了德国人的世界杯亚军,德国队碰到了巴拉圭、美国和韩国队,他们在决赛之前,没有遭遇一支传统力量。在德国正规军面前,这些草莽英雄痛快过后就是死亡。世界杯赛后,德国足球陷入了全面衰退,以至于2004年欧洲杯没能小组出线,直至8月份,德国足协还没有摆平戡乱,群龙无首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克林斯曼才来救场。德国足球正陷入20年以来最低谷,缺乏技术超一流球星是该队致命硬伤,这也是德国人多年踢球的痼疾所致,强调整体,抹杀了个性的发挥。

  某种程度而言,中国足球的思维方式与德国很接轨,我们的足球太缺乏变招与灵气,球员已经在少年时期把两个最重要足球因子磨平。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足球曾经无数次彷徨过,每次迷惘过后,总要找出一个学习的榜样,先请来施拉普纳,并非一流的德国教练,当然我们把他供奉一流,除了说几句文革式口号之外,施拉普纳没有把中国带进世界杯。实际上阿里·汉正在重复施拉普纳的悲剧,施拉普纳在韩国队缺席、西亚球队不重视亚洲杯的情况下,把中国队带到了季军的位置,随后便是兵败伊尔比德,在预选赛小组赛就洗洗睡了。流淌着德国足球血液的阿里·汉,在别人不注意,又占了东道主便宜的大好形势,领着中国队到了亚洲杯决赛,但决赛输给了日本二队,现在阿里·汉面临着同样的出局命运。10年前那惨痛的记忆还历历在目,但中国足球又活生生要悲剧轮回,谁来负这样的责任?

  如果中国队没有办法进军德国,那么在2007年亚洲杯前,中国国家队除了一些小的比赛,基本上就和世界隔离了。现在,中国足协已经想到了2008年,他们也特别想在家门口做点事情,这回不用打预选赛,但让人想不通的是,德国人早就证明救不了中国足球,它也与世界发展潮流不相吻合,从施拉普纳到阿里·汉,都充分印证了此点,但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也许有人说人家的青训可能不错吧,那么来看看吧:他们的国奥队已经20年没进过奥运会,自从1981年以后,德国队没有在世青赛进过四强。德国足球缺乏个性化球员。中国足协现在是以国家名义,硬性让这些未来之星放弃国内高薪,到德国当4年苦行僧,可是足球不是习武,需要更实际的大赛经验,从这点,也与足球发展背道而驰。阿里·汉一旦离任,德国足协随时可能推荐刚下课的福格茨或者沃勒尔来华执教,这两人对中国执教均表示出浓厚兴趣,可是福格茨在苏格兰赢过几场球,沃勒尔不但在德国没站住脚跟,在罗马也只待了两个月。

  其实我们可以看看我们的邻居,尤其是日本队,他们的成功经验也许可以告诉中国足协该怎样选择教练。不管下一任教练是谁,中国队必须踢技术足球,哪怕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技术,下一任教练也必须是进攻与技术足球的结合者,很担心一个阿里·汉可能毁掉中国足协对荷兰足球的信任,然后掉头又去追求德国人,一个自己都救不了自己,一个已经落伍的足球部落
发表于 2004-11-5 02: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看来,我们根本就不适合一味靠身体靠冲击的德国足球。现在国内的球队选材的标准首先就看身高体重,仿佛身高没有1米8,体重没有80公斤就不会踢足球。看看现在一系列国字号的球队吧,哪一支不是充斥着四肢发达的糙哥!

看看韩国人的转变:90年代初凭着高丽人的粗壮在亚洲见谁灭谁,90年代中后期呢?亚洲杯被伊朗灌个2:6,在与日本的多次对决中更是连球都抢不到!正当我们开始庆幸太极虎即将虎落平川的时候,希丁克的出现以及韩国足协富有实效的大反思扭转了韩国足球的颓势,在本土充当了草民革命的领袖。而在那一届韩国队当中,除了抓狂的整体疯抢,更为重要的是有一批像李天秀薛琦铉这样非常有特点的技术型队员,他们才是面对强敌犀利反击的保障!

再看看日本的坚持:自从80年代末以来就一直始终不移地走技术路线,10年的坚持换来了亚洲足坛的日本时代。无论是成年队,还是青年队、少年队,技术始终是他们选材的首要标准。至少在亚洲,他们始终能够保持技术优势,因此在和亚洲队比赛中(虽然他们以不屑和亚洲队打比赛)最经常出现的画面就是凶悍的对手围着他们抢,而场上的局面始终被日本人控制着。控制比赛才是赢得比赛的关键啊~!

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就很难再找到像当年贾秀全,彭伟国那样灵性四射的技术大师了。偶尔出现一个张效瑞也被教练扔在板凳上,取而代之的就是那些高大威猛的肌肉男。肌肉男们在少年、青年级别的比赛中所体现的身体优势无疑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对手的身体和我们相差无几甚(日本)至超过我们(韩国)时,他们的技术优势就凸现出来。国字号球队随着年龄高开低走的现象就不难解释了。

球员扎实的技术功底才是落实先进战术的基础,一切训练和选材都应当以技术为标尺。有了技术,无论哪国教练,德国的,荷兰的,法国的,甚至我们自己的都能很快走上正轨,因为那只是水到渠成。没有技术,就算卡佩罗、穆里尼奥这样的战术大师来执教都是白搭!
发表于 2004-11-5 20: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不要为中国足球伤心了,它已经死了
发表于 2004-11-6 02: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什么式样的足球对中国都没用,你们想想在中国有哪个优秀的孩子会去踢球?他们的父母如果脑子不进水会让他们以足球为职业吗?
发表于 2004-11-8 22: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中国足球的当家人还是那些一天到晚开会的人的时候,中国足球就只能面对黑暗.他们不会认为自己的 体制有什么不对,只会做一些表面的功夫.要知道,中国足球要革命就要把最根本最底层的东西革掉,但是那样有魄力的人哪里去找?
发表于 2004-11-9 23: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担心有道理,但似乎还有点超前,或者说高估了中国足球。
这么多年来,中国足球表现出了“德式”“英式”“意式”之类的风格吗?一切都还是“中式”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0 10: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什么式,我们都洋为中用。取其糟粕,弃其精华。
发表于 2004-11-10 15: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脚踏实地,学学近邻日本是怎么培养青少年的吧
发表于 2004-11-13 19: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晕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5-21 03:36 , Processed in 0.06551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