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营出营时间安排:
1.出营时间为7.26日--8.6日;
2.每人缴纳费用暂定为300元;
3.省内营员在7.19日报到;
省外营员在7.19日报到。
7.20日湖南省大学生绿色营两支队伍的所有营员开见面会,进一步熟悉了解湖南营和即将一起共事的队友。
7.20日----7.23日进行团队培训、安全培训、拉练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时间较短请所有营员认真对待,为培训内容与形式积极献计献策。其中专业知识培训两制队伍分开,湖南大学营员每天有2—3小时的知识培训;同时进行相关的开营仪式的准备。
7.24日为25日的开营仪式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
7.25日正式开营,学校(院)团委老师、赞助商代表、带队老师讲话;营员代表发言;读马霞老师的信;队员宣誓;唱营歌;授旗。
湖南大学绿色营活动行程:
7月25日:上午举行授旗开营仪式,安排媒体报导,进行临行前准备;下午队伍整合;晚上23:50火车N703出发26日早晨6:45至猛洞河火车站
7月26日:9点左右在罗依溪镇上船约11:30到达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安排食宿(吃住在老乡家里)
7月26日下午—7月28日:从火车站出发到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对营员进行分组,调研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对周围居民进行环境教育宣传(详见活动内容)
7月39日:上午从小溪自然保护区出来,前往花垣县城;约14:30左右到达花垣县城; 安排食宿(住在花垣县民族中学)
7月39日—8月4日:先对营员进行分组,然后着手对花垣县的锰矿区进行调查(详见活动内容);联系当地的区政府领导,对电解锰等工矿企业进行参观考察,并与花垣矿业部门的领导进行座谈
8月5日:上午乘长途汽车到达吉首,安排食宿;下午整理资料,就我们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与州政府相关领导进行座谈
8月6日:中午12:16乘N701出发约20:24到达长沙,下午我们将对三个地点的调研活动所得的结果进行整理,汇总所有营员交流此次湘西之行的心得体会,队长进行活动总结,举行闭营仪式
活动内容:
一、在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我们将分为自然资源调查小组、人文小组和环境教育小组,针对不同方面展开调查。
自然资源调查小组
1. 记录从猛洞河火车站到小溪水路沿途两岸自然风貌;
2. 在当地林业部门的指导下对保护区内的原始次森林进行认知考察,认识、拍摄保护区内的动植物;关注保护区内的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适当采集植物标本;对保护区内珍贵的动物资源进行了解并记录;了解、认识保护区内的昆虫;
3. 调查了解当地相关管理机构(群工科)是否有对国家《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进行宣传教育;当地居民对国家法律、地方规划政策有什么程度的了解;当地是否有对保护区内的树木有滥砍滥伐的现象;当地退耕还林情况;
4. 了解珍惜植物园和野生动物救护繁殖场的规划和建设进展情况;
5. 调查了解生态旅游区内是否有有污染的工业或其他行业和有碍自然景观的农业生产用地;
6. 实际调查真切了解当地旅游规划建设与自然环境是否和谐,是否能确保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可用文字影像等方式记录下来,在回长沙后请教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家教授);
人文小组
1. 调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观念和民风民俗、家庭人口结构
2. 当地政府转移居民时,对征用土地的补偿情况
3. 退耕还林后农民对土地的占有和使用情况
4. 完成下表
开发前 开发后
当地居民受教育情况
家庭人口数量
与外界的联系(交通、通讯)
农民对土地的使用
生活来源
人均收入
政府财政收入
生活条件(衣食、生活用品、家电)
※ 综合评价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环境教育小组
1. 对当地居民宣传国家《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
2. 对当地居民进行环保知识教育
3. 对旅游者、附近小学、农户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调查
4. 倡导从小事做起,一举一动保护环境
5. 以游戏、表演等形式加强当地儿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在花垣县城,对电解锰等工矿企业进行参观考察,并与花垣矿业部门的领导进行座谈。
在花垣锰矿区,营员分成生态组、矿产开发调查组、历史人文组、社会经济组、环教组共五个小组,侧重不同的方面分别进行调研。
生态组
1. 着重考察、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
2. 了解森林覆盖面积的变动、土壤的盐渍化及水土流失程度
3. 调查了解当地居民对环境状况的反映及所持态度
4. 调查了解当地政府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政策
矿产开发调查组
1.深入锰矿企业内部,从矿产开采及管理、冶炼、电解等过程中了解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环节和其采取的防止污染的措施
2.掌握该企业每天的锰矿开采加工量、锰矿的远景开采量
3.用文字、影像等记录锰矿企业的真实情况,回长沙后邀请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家教授作出生产评价,并尽力寻求最佳生产方式
历史人文组
通过对企业职工、当地的居民(尤其是老人)、学校教师等以走访、座谈的形式侧重当地居民近年来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的变化进行调研,从中了解当地传统文化的保留与变迁;
社会经济组
以企业领导、当地政府为主要的调研对象,结合矿产开发调查组了解的信息,着重就当地的经济收入中锰矿所占比例、锰矿的可持续利用情况、政府与企业对环保资金与设备的投入等方面进行调研;
环教组
深入当地的居民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在交流中感悟体味当地的民风民俗,通过调查问卷、游戏、表演等形式进行环境教育宣传; |
|